一年级语文教案1
《草》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王愿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2、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及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走进课本
1、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3、字词积累:(找出重点字词与易读错的字)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养成查资料的好习惯)
朗读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流畅,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语气、停顿、节奏、重音,并通过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人物和情节。当然,读出情感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借助于表情、动作和声音的设计。
1、请同学们用你的理解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1) 读对话,准确把握不同人物的心理、语气。(如“人群和担架都停下来……僵住了”。)
(2) 读语言,表现人物的神态、语气。(如“吃草。嗯,说得好……吃得胜利了”。)
(3) 读描写,读出情感,读出节奏。(如“杨光不安地走过去……敬礼也忘了”。)
2、 默读全文,说一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让我感动的理由是
活动三:(学法指导:扩大阅读,追求个人感悟,创作并大胆地把它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小组竞赛,读书后第一题
2、学完这篇文章,你对草有怎样的理解,写一写。
三、小组合作总结
学法指导: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四、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蔫巴( ) ②蒜苗( ) ③背阴( )
④绽开( ) ⑤瘦弱 ( ) ⑥火燎( )
2.句中有错别字的是( )
A.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
B.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身躯往担驾边上移开了些。
C.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D.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3.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一位藏族同志指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说:“就在这里,在奶粉厂旁边,我们要建一
座糖厂,这里是最甜的地方。”
五、巩固、拓展延伸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的线索。
2、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3、学习周总理的高尚人格。 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知识链接:
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3、小说的特点: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
4、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原形的一些特征加以综合而成。因此,比现实中原形更为典型。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5、小说的情节:(序幕、)开端、发展、__、结局、(尾声)
6、小说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7、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8、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特殊类型-微型小说)
9、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读情节——析人物——揭根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一:(自学书后2、3题,小组合作讨论)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找出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
二、学会赏析重点或精彩语句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两个“就会”强调了什么?
2、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3、我认为其他精彩的语句有
三、小组合作总结
四、当堂训练
1、你一定有课外读书笔记本吧!请你为它写一副对联式的自勉语。现已拟出上联:“天天阅读乐趣多多”,请续写下联。
2、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3、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赞美草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完整的两句。
五、巩固、拓展延伸
一年级语文教案2
《草》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理清本文的线索,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3、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4、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但是,请同学们记住的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在这些先烈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位,能否给大家介绍他的故事呢?(学生讲故事)今天我们再跟随当代作家王愿坚,去结识一些为我们取得幸福生活而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的人们今天,我们学习王愿坚的《草》,看这篇小说里作者是怎样把红军战士过草地的艰难,又是怎样把周副主席和草联系在一起,从而表现周副主席的伟大人格的(教师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焦灼( ) 薄雾( ) 愠怒( ) 惶惑( ) 湿漉漉( )
蔫巴( ) 飒飒( ) 抽噎( ) 一霎( ) 踉踉跄跄( )
2.作者简介
王愿坚,现代作家1944年参加革命,1953年深入老根据地,采访了许多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从而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王愿坚连续写了10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一个尝试”本文就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他从1954年开始,陆续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反映苏区人民斗争生活的;也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反映长征路上战斗生活片断的;还有《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表现革命前辈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精神风貌的
3.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高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四、自主活动,指导自学(学生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
2.请按照概括故事情节的脉络“开端—发展—__—结局”来概括这篇文章的结构
【明确】开端—战士误食毒野草 班长摸黑去报告(误食毒草)
发展—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持草求救)
__—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尝草辩识)
结局—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议草救人)
小结:由此来看,本文所展示的野草已不再是我们以前所读到的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草,也不是所看到的滚着晶莹的露珠的朝气蓬勃的草,而是和国民党反动统治者一样要争夺红军战士生命的毒草,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还要以“草”为题呢?
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常见的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某一事件、某一事物、某一人物、感情发展变化、所见所闻等
3.结合引文的内容,理解全文以“草”为题的作用
【明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4.这篇小说描写了哪些人,作者想要刻画的人物是谁(主人公)?
【明确】 周副主席(主人公) 战士杨光(线索人物)
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毒草而中毒的险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野草,而且亲口咀嚼野草,果断做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正确对待困难的故事,突出展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
五、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杨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明确】立刻惊住(因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惶惑(疑惑而不知所措)、不安(心神不定而深感内疚)、大吃一惊、心头像刀在绞
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的描绘了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复杂的心情变化过程,充分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2.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明确】动作: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闭住、抖动、吐掉、还给
神态: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眉头
这些词语,充分地表现了作为红军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贵品质和伟人的气度
3.请你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一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4.说说你以前对周副主席的有哪些了解,结合本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的副主席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 鉴赏文本
大家读完文本,周副主席的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语言虽平淡无奇,却使人感受到巨大的力量请大家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
1.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
【理解】周副主席指引红军战士要承认困难,更要能面对困难
2.(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理解】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理解】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惟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七、课时小结 布置作业
1.“总理的惊人之处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去不留言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梁衡《大有大无周恩来》
2.以“吃草”为话题,联系今天的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2)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3)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4)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5)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一年级语文教案3
《草》
教学目标:
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一、课前预习
1、当你看到这一题目时,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故事?
2、相关知识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3、作者简介
4、检查字词 正音
蔫( )巴 酸涩( ) 抽噎( ) 背( )阴
绽( )开 火燎( ) 愠( )怒 霎时( )
焦灼( ) 飒飒( ) 踉( )踉跄( )跄
三、合作探究
(一)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有表情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学生讨论、交流)
(1)理清本文记叙的线索;
(2)根据时间顺序划分课文的层次。
(二)主要人物及刻画方法
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他们的评价如何?
2.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举一些例子说明。
(三)继续探讨人物
1、思考: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
2、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四)理解句意
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五)自我发现
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有较深层的含义,请说出你的理解。
(六)思考
1.课文以“草”做题目,有什么含义?
2.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有什么含义?
四、拓展训练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五、仿写训练
找出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与神态描写,模仿这一段,写一段类似的描写。
一年级语文教案4
《蚂蚁和蝈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直接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
2、强调蚂蚁和蝈蝈的读音。(再读课题)
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夏天真热。指名读 。齐读。
是呀,夏天真的很热,太阳像火一样,这就是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汗流浃背 大汗淋漓。
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吧。齐读。
2、整体感知: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你觉得小蚂蚁搬得累吗?自己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辛苦、累。
(3)是呀,小蚂蚁搬得很累,汗都流出来了。用一个词表示就是满头大汗。
(4)读好满头大汗。指名读,齐读。
(5)小蚂蚁背呀、拉呀,有没有偷懒的,谁来读好这个词?个个满头大汗。
4、同学们想一想:小蚂蚁除了用背、拉的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呢?(推、抱、扛、抬、顶、举、咬、拖)交流。(动作演示)
5、是呀,小蚂蚁非常辛苦,天气这么热,还在卖力地搬粮食,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
6、小蚂蚁真勇敢,真勤劳呀!用我们最美的读书声来夸夸这群小蚂蚁吧。
三、品读文本,感受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蚂蚁在烈日下起劲地搬粮食,干得热火朝天,蝈蝈们在干什么呢? 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想象一下,蝈蝈们除了唱歌,睡觉,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干什么?
2、对比总结,引导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
3、蝈蝈们的生活如此自由自在,怪不得在看到蚂蚁搬粮食的时候都笑蚂蚁是傻瓜。
(1)蝈蝈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嘲笑,讥笑)
(2)蝈蝈会怎么笑话蚂蚁呢? 可以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说说。
(3)(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蝈蝈嘲笑蚂蚁的语气。
4、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蝈蝈看见蚂蚁在搬粮食,不但嘲笑蚂蚁是傻瓜而且自己都躲到了大树下乘凉。你觉得这是几只怎样的蝈蝈?
5、让我们拿起书,摆好读书姿势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蝈蝈自由自在的样子。
6、朗读比赛:同学们,同样是在夏天,蚂蚁和蝈蝈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请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做勤劳的蚂蚁,读第一自然段,第三、四组的同学做懒惰的蝈蝈,读第二自然段,比比哪一组读得棒。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
(1)听,(课件播放风声)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看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天气这么冷,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4、此时的蝈蝈:
(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真是一群可怜的蝈蝈呀!
5、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女生读蝈蝈的句子。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六、课外作业,延续语文的快乐
1、背诵课文。
2、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一年级语文教案5
《地球爷爷的手》
【学习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语句的不同语气。
3、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有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学习课件,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的动画。
2、“磁石引力实验”“两个地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用具。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地球爷爷的手)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领会内容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⑴请小朋友用吸铁石来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⑵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⑶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四、读文记字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学生自识生字的情况,并进行正音。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引(yǐn)。
3、用生字组词扩词。
4、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第二课时
一、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师巡视辅导。
四、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高三家长会学生主持词五篇
中秋节的传统小学作文五篇
中餐的吃饭礼仪有什么要点
共青团感想感悟【精选10篇】
长春版三年语文教学设计和说课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长春版授课教案五篇
北师大一年级最新版教案手输语文下册份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沪教版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语文长春版授课教案高效模板五篇
四年级语文冀教版下册教案及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教师优秀计划
二年级语文妈妈睡了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初中语文课时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人教版优秀教学计划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心得体会五篇
初中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