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秦风学老师

《心声》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2. 认识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培养爱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设计:

●导入:(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一.整体性阅读

1.学生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沙哑( ) 发窘( ) 抽噎( ) 恍惚( )( )

窸窸窣窣( )( ) 妒忌( ) 簪子( ) 撒娇( )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示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卡和自己的心声。

3.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二.突破性阅读

1.学生自主阅读(重在体验感悟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所应把握的基本点:李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设计原则:在多数同学能够提出“想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揣摩,根据关键语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把握李京京情感倾诉的需求。

预期成果所包含的实质: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三.探究性阅读

1.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究竟要表达什么深刻含义呢?(对主题的理解与把握)

2.《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桢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四.巩固性阅读

阅读《弯弯的月亮》一文,回答文后习题。

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学们的喜欢。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像——小——船儿——”

年轻的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高兴地说:“好,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

这时,坐在前排的星子举起了手,可是老师没有发现,星子就仍举着手,还喊了一句:“老师!”

老师听见后,说:“星子同学,有什么问题请讲。”

星子站起来,眨动着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说:“老师,我看弯弯的月亮像豆角。”

老师听完星子的话,一脸的不高兴,她对星子说:“你的回答是错误的。全班同学都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你为什么偏偏要说像豆角呢?难道就你特别有见解吗?”

班上的同学一阵哄笑,星子的眼窝里满是泪水。

回到家后,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做过小学老师的奶奶,奶奶说:“星子,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弯弯的月亮是像小船,我从前教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也都是这样回答的。”

星子听完奶奶的话,眼窝里又一次含满了泪水。

这件事情以后,星子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她很不喜欢这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在课堂上再也不敢向老师提出“特别”的问题……

很快,几年过去,星子考入一所师范学校;又很快地,星子从这所学校毕业,她回到故乡的小镇做了教师。

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星子老师穿着朴素、整洁的衣服,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首先提一个问题——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静默一会儿后,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像——小——船儿——”

星子老师没有说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充满期待地注视着大家,接着,她又问:“同学们,有没有和这个答案不一样的?”

一个叫田菲的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星子老师听后很高兴,说:“田菲同学的回答正确,当然,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正确,我只是想启发同学们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大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多想出几个答案。比如弯弯的月亮除了像小船儿、像镰刀之外,还像不像弓?像不像豆角?”

学生们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星子老师的脸颊上,浮现出一种从心窝里涌出来的笑容。

几十年过后,已退休闲居在家的星子,接到女作家田菲寄来的她自己创作、刚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弯弯的月亮》。

星子急忙翻开书,见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 送给我最敬爱的启蒙老师:

感谢您给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您的学生:田菲

星子看后,脸上浮现出当年那种很愉快的笑容……

(选自《中学语文》2000年第6期 作者袁炳发 有改动)

1、第5段画线语句中“仍”和“喊”这两个词,表现了星子当时怎样的心情?

2、星子当老师后,又提出“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问题,是想让学生________。

3、隔了若干年后,同学们对“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回答为什么惊人的一致?

4、面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星子的老师与星子老师的态度有哪些不同?

5、文章最后说:“星子看后,脸上又浮现出当年那种很愉快的笑容……”星子为什么会笑?她有什么想法?请你发挥联想或想像,写一段话,表现出星子此时此刻的内心想法。

《心声》课堂教学实录

《心声》是一篇新课文,但它却悄悄传达着一个信号:曾几何时,那个一直被教育工作者、被全社会所忽视的问题已走到了我们的面前:教师——那个在传统意义上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重大职责的“绝对权威”的地位,正在新的背景、新的对象面前悄悄动摇着:社会生活如滚滚洪流,冲击着学生的心扉,他们带着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经历与体验走进我们的课堂,他们对生活有着自己虽然稚嫩但却珍贵的思考与感受。

作家与常人的不同在于,他总是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人生。作者正是透过这节不同寻常的公开课向我们发出了沉重的质疑:“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她一次又一次借助细致的心理描写表达着李京京的心声,表达着她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她是成功的!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而这一观点不正是作者力图通过她的作品告诉我们的吗?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关注作品的主人公李京京的形象,力求通过对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深刻的主题含义,进而结合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师生观。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将在学生的眼底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你给学生二个冷眼,收获的将是无数个轻蔑;你给学生一张笑脸,收获的将是无数个尊敬。特别是在新课改下,老师,请推倒心中那堵已并不牢实的“师道尊严”的篱笆,给每个学生以宽容和爱,让师生成为一对相互尊敬、“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行知语)吧!

教学设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学习本文,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文中主要的矛盾冲突,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矛盾冲突的分析,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教学方式

尝试多种阅读方式: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速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情节,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而达到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目的。

培养表达的勇气和习惯:能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能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适当地运用联想和想像表达丰富的内容。

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观念和方法。

■教学构思

导人新课,激发阅读表达的兴趣。

速读课文,感知情节,梳理结构。

小组讨论,由表及里:主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小说为什么命名为“心声”?

师生交流,阅读延伸: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学生?

讲述故事,倾诉心声。

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激发阅读表达的兴趣

师: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我们就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来自父母的无微不至地呵护与关爱,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渐渐发现:在享受这份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各种考验和困惑。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想说给爸爸妈妈呢?能不能放下心中的顾虑,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呢?

生l: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女儿已经长大,请您松开您的手,让她自由地飞翔吧!

生2: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的成绩总是没有达到您希望的目标,请您不要伤心,我会继续努力的!

生3:我想对爸爸说:爸爸,那天我确实没拿您的钱,您应该信任您的儿子!

生4: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们很久都没坐在一起聊聊天了,你们能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轻轻松松地陪我吃顿饭吗?

师:(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看来,面对人生,面对爸爸妈妈,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静静地聆听黄蓓佳阿姨的“心声”吧。

速读课文,感知情节,梳理结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尽量记住主要情节。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理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及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

师:通过阅读,你发现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了吗?

生齐答:小说。

师:关于小说你知道些什么?

(生举手回答)

生1:小说有三个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

生2: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短篇、中篇、长篇和小小说。

生3: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生4: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人物描写必须具有典型性。

师: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看来大家对小说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几个同学用简练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的复述是否完整,是否有疏漏。

生: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局要到校听课,程老师为了学校的荣誉,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准备。她提前安排了几个同学朗读《万卡》这篇课文。李京京很想读,可程老师却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最后,在公开课上李京京面对突然发生的变故,勇敢地举起手朗读了这篇课文。

师:你认为这个同学对课文主要情节的复述完整吗?你觉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内容吗?

生:小说写了李京京班上要上一节公开课,老师预先指定了六个她信任的学生朗读课文。李京京很想朗读这篇文章,因为李京京和课文《万卡》中的主人公有着许多相同的经历和感受。可老师却因为他声音沙哑,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京京的请求。李京京只好躲进小树林里去读这篇深深打动了他的文章;他情不自禁地为同学纠正不正确的朗读却遭到同学无端的嘲笑。公开课上,老师预先指定朗读的同学由于f去场没有站起来,京京却勇敢地举起手朗读了这篇文章,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师:比较两个同学的复述,我们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第二个同学的复述更完整,他补充了两个重要情节,一个是李京京在小树林里读课文,另一个是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师:很好,大家听得很仔细。的确,经过第二个同学的补充,故事的主要情节我们就基本上整理出来了。通常我们学习;小说,可以将小说情节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哪四个阶段?

生: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师:好!本文的开端是……?

生:区教育局要在“我们班”组织一次公开教学课,李京京想朗读课文,可是遭到了程老师的拒绝。

师:故事的发展是……?

生:李京京躲在小树林里朗读课文;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师: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往往联系在一起,本文呢?

生:本文的高潮和结局是:李京京勇敢地举起手,在公开课上用真情朗读课文,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师:综观情节发展的全过程,你找到小说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了吗?

生:本文主要的矛盾冲突是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却以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为由不同意他读。

师:不错。一个想读,一个不让读,课文好像正是围绕这一矛盾冲突展开情节的。果真如此简单吗?那么,这个看似简单的冲突与课文标题“心声”有什么关系呢?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究竟要表达什么深刻含义呢?

小组讨论。由表及里

师:请大家先思考两个问题:李京京为什么渴望有机会朗读这篇课文?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李京京读课文?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将你的依据提供给大家。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纷纷举手)

生: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这篇文章,是因为李京京与万卡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文章中万卡的经历与李京京相似,读《万卡》,李京京可以找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师:你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我是根据课文第19—24段中的叙述得出这个结论的。

师:那么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让李京京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呢?

生:因为李京京声音沙哑,程老师认为他读不好,会影响班级和学校的荣誉。

师:在我们看来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原因真的如此简单吗?那么大家想到过另外一个问题吗?课文为什么被命名为“心声”?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充分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提供相关的依据。教师通过巡视,参与讨论,综合了解讨论的进程和倾向性的观点)

师:现在请各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推荐一个发言人大胆陈述你们的见解。

生1:课文15段中“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表达了李京京想要在公开课上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心声。

生2:课文32—41段写李京京纠正同学错误的朗读遭到同学嘲笑,表达了他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的心声。

生3:课文18—2l段,写李京京在小树林里读书,表达了李京京想念爷爷、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的心声。

生4:李京京与文章中的万卡有着相同的经历,而《万卡》正好道出了李京京渴望得到友谊、亲情的心声。

师:大家都能从阅读文本出发深入挖掘,形成自己的观点,很善于阅读。大家讨论过程中是否还注意了一个问题,你认为程老师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真的就只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吗?从程老师身上你看到了哪些问题?

生:不是。

师:那么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呢?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依据。

(生选读相关叙述和描写后,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生1:“一声呵斥”“程老师不满地盯住他”,说明程老师对李京京是“另眼相看”的,持的是不平等的态度。

生2:李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他喜欢的课文,却遭到程老师的严词拒绝,“不行,……念不好”,说明程老师在乎的不是学生的感受,对学生抱的是不信任、不尊重的态度。

生3: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程老师不惜弄虚作假,表现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注的还是教师个人的表现、学校的荣誉,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生4:文中还有一个地方不是直接写程老师,可也看得出程老师教育的结果。课文38段,“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39段:“对呀,只有老师才有资格说这个话。要是程老师说不对,那就是真的错了……”,这说明在孩子心中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说明平时的教学就不是民主的教学,学生的思.

想感情从未得到关注和尊重,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没有被老师当作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

师:说得多好啊!学生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因此,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的焦点。师生交流。阅读延伸

师:请结合课文,发挥想像,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用一句精练的话回答: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

生1:我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老师,请你离我们近些吧,请弯下身子来倾听我们的心声吧!

生2:我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老师,我们之间不仅需要知识的传递,更需要感情的交流。

生3:我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老师,请不要因为我们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否定我们,我们需要的是您无私的帮助!

生4:假如我是程老师,我会客观、公正地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同等的机会。

生5:假如我是程老师,我的公开课一定和平时一样,我要让我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绝不做秀!

(生鼓掌)

师:是啊,作为受教育者,我们对教育有着许多切身的体会与感受,请用精练的语言,讲述你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表达你的心声。讲述故事。互诉心声

生:小学的时候,老师总是根据我们的考试成绩编排座位。于是全班很容易就被分成了两个阵营:好学生坐前面,后进生坐后面。有一次,我由于考试失误,也落人了“后进生”的行列。虽然坐在后面的时间不长,可那一次的经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阵,我始终抬不起头,仿佛满眼是老师鄙夷的眼光,满耳是同学窃窃的私语……老师不是告诉我们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吗?我想说,老师,在我失败的时候,请你伸出温暖的手拉我一把吧,因为我不是后进生!

师:说得多好啊,成绩可以用来检验我们一段时间学习的状态和效果,可它绝不应该成为判断好生、后进生的标准。

生: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是一个胆小的人。不要说上课举手发言我不敢,就是下课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我也不敢。所以语文成绩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有一次,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胆怯与逃避,没想到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反而对我甜甜地笑了。我觉得我心里的负担一下子没了。从那以后,我感到总有一双微笑的眼睛在注视着我。我好像突然开窍了,课堂上思维越来越清晰,回答问题也越来越自信。我很幸运,我碰到了这样一群好老师,我衷心地感谢他们!

师:看来,我们今天的这节课远比程老师的公开课精彩,我也远比程老师幸运!那么多同学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老师谢谢大家!这些话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告白,是送给老师的最好礼物,老师一定把它们珍藏起来。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再多一些心与心的沟通,让我们成为彼此尊重、彼此信任的好朋友,好吗?

生(齐答、鼓掌):好!

教学反思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重要内容。解读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理清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深刻的主题。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才能真正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明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通过分析、揣摩程老师的语言、神态描写和李京京的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表达的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教师、评价教育,才能促进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通过速读、跳读、选读、品读等阅读形式,充分发挥读在现代文教学中的作用。

《心声》字词归类复习

心声

(1)读一读写一写

捻( niǎn) 噗(pū) 蜷 (quán) 簪(zān) 琅琅(láng) 发窘(jiǒng )

抽噎(yē) 恍惚( huǎnghū ) 抽泣(qì)棱角分明(léng) 窸窸窣窣(xīsū)

妒忌(dùjì )

(2)多音字

哄【(hōng)哄笑 (hòng)起哄】

(3)释义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