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2021范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生字词,积累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在孩子讲述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品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感受孩子对自然的好奇之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纯真之爱。
3.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体会作者用词精准、恰当。
【过程与方法】
在中心话题的引领下,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词语,自读、自悟体会情感,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准。通过师生谈话、生生交流等方法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孩子们将课文读得入情入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文中父母对孩子的无言的关爱以及孩子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纯真无邪的爱。
重难点分析:
l 本课故事情节鲜明,文章布局巧妙,父母与孩子的心境变化交替描写,结尾设计独具匠心,教学中围绕中心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积累描述心情的词语,同时能用上文章中的词语及自己已有积累的词语讲述这个故事。
l 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关爱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浅显处学生容易理解,但含义深刻之处需要反复品读领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并借助工具书解决。
B.思考:这篇课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
C.查找有关金翅雀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入新课:
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关于“金翅雀”,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课文,看看作者围绕“金翅雀”,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检查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小组中轮读课文,互相倾听,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小组内交流易读错及不理解的生字词情况。
树冠 树巅 蜷腿 气氛
硬邦邦 毛茸茸 战战兢兢
心不在焉 聚精会神 提心吊胆 天真无邪
3.小组代表汇报遗留问题,全班交流。
4.教师出示整理的生词和容易读错的词语,指名朗读。
检查预习第二项:
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脉络
发现鸟窝——开始爬树——发现鸟蛋——亲吻鸟蛋——放回鸟巢(小金翅雀)
四、捕捉直觉
了解了课文内容,从中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孩子特别喜欢金翅雀;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全……)
五、细读课文,感悟孩子对金翅雀的爱。
默读课文,找到孩子在讲述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心境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发现鸟窝
“孩子高兴了,指手划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雀从一棵大白松树树冠里飞出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杈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引导学生从“看呀看呀...终于”等词体会孩子的好奇心,从“指手划脚”体验那份高兴的心情。读出了孩子的自豪和强烈的好奇心:高兴、指手画脚:因为喜欢,沉浸在兴奋之中。觉得自己做的事很了不起。
突然:看似突然,实际说明孩子一直在想这件事!对他来说印象非常深刻。重复“我找到了一个鸟窝”是为了引起大家注意,因为他要大家分享他的快乐。
2、开始爬树
“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慢往上挪动,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蜷,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中间在结实的树杈上休息三次。现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
抓住孩子一系列的动词如:贴、挪、抱等词语体会孩子爬树的艰难,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好奇,看看那里到底有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很危险艰难)感情朗读。
3、亲吻鸟蛋
在高高的树冠,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没有?
抓住“情不自禁”“吻”体会孩子对鸟蛋的无比喜爱。
饶有兴趣、情不自禁:不曾意识到危险,缘于对金翅雀的喜爱!
吻:这天使般的吻啊!体会到了孩子怎样的内心世界?这时候,如果是你的话,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鸟会怎么想?怎么做?孩子呢?也许也是,可他又是怎么做的?读出了什么?
孩子并没有注意到父母心情的变化,只是陶醉在自己发现鸟蛋的欣喜中,也完全意识不到危险的处境。让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孩子那份纯真的喜悦和淳朴的爱心。
4、放回鸟巢
孩子为什么没有把小鸟带回家?
抓住“满怀怜爱”“心境坦然”体会孩子的爱心。
知道他为什么坦然了吗?放回,一切只为了发现!充满了童真(孩子那份纯真的喜悦和淳朴的爱心)
说一说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孩子对金翅雀是一种怎样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葡萄牙作家米?托尔加笔下的《金翅雀》,还记得文中的孩子为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2、在讲述这件事的过程当中,孩子的心境是怎样的?(板书:饶有兴趣、心境坦然)
3、谁能像文中的孩子一样把这件事再给大家讲一讲呢?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对金翅雀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板书:天真无邪的爱)
在孩子的讲述过程中,父母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本,感受父母之爱
1、提出中心议题,学生自读自悟。
中心话题:
默读课文,找到在孩子讲述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父亲、母亲的心境是怎样变化的?勾画出相关语句,认真地读一读,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1-3)
“母亲瞪大黑黑的眼睛”
“父亲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
“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聚精会神的开始听儿子说话。”
母亲:抓住“瞪”让学生体会母亲从开始就关注孩子。
父亲呢?为什么一开始“心不在焉”?可能父亲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了不起。也可能因为太累了。儿子太渴望父母一起倾听时,抓住“聚精会神”体会父亲虽累但为了孩子高兴也开始关注孩子。
小结:母亲总是关注着自己的孩子,无论再小的事,总能牵动她的心,而父亲由心不在焉到聚精会神,同样流露出对孩子默默的爱。
(5-7)
“母亲把儿子的话句句吸入心田,还用整个心灵吻着可爱的宝贝”
抓住“吸、吻”体会母亲听得更认真,全身心的投入。
“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
父亲又开始吃饭可见父亲真的没有什么兴趣,但当孩子开始爬树时同样为孩子担忧。“提心吊胆”是什么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你有没有让父母为你提心吊胆过?”
感情朗读,体会父母之爱。
小结: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她们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父亲虽然还是有点漫不经心,但当孩子开始爬树时同样为孩子担忧着、紧张着。
(10-11)
“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父亲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
孩子越爬越高,父母的心境又是怎样变化的(害怕吃惊)?生读理解“战战兢兢”是什么意思,并与“提心吊胆”对比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精准。
老师读,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父亲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是真的停止吗?紧张、担忧到了极点,直至出现了幻觉,想象当时画面,你的心情如何?更不用说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了。体会父母当时高度紧张的心情,同时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感情朗读父亲出现幻觉的部分 ,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之深切。
师小结:随着孩子危险系数的不断升级,父母的心也越绷越紧,直到父亲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三、精读最后一段,猜测故事情节。
让学生再细致读文章的最后一段,为什么“晚饭吃完了,屋里气氛严肃”?引发学生猜测,父亲和母亲会谈些什么呢?孩子在意了吗?孩子把金翅雀的记忆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父母不在孩子讲述故事的时候就打断他呢?理解父母为了呵护孩子的爱心、好奇心的睿智而深沉的爱。
四、师总结全文
(指板书)全文以金翅雀为线索,文中没有一个爱的字眼,但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这爱既有孩子对金翅雀天真无邪的爱,更饱含了父母对孩子智慧而深沉的爱,我们相信孩子一定会在父母用心搭建的这个充满爱的、温馨的家庭中更自由、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起来。
17、金翅雀
孩子的讲述(饶有兴趣、心境坦然)父母的反映(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找到一个鸟窝 母亲 “瞪” 父亲心不在焉
重复 父亲开始听 聚精会神
发现鸟窝 母亲句句吸入心田 吻 父亲又开始吃饭
爬树 提心吊胆 惊呆 战战兢兢
爬上树枝看到鸟蛋 心脏停止跳动
吻鸟蛋 露出金翅雀
放回鸟巢 父母担忧孩子的安全、呵护孩子的爱心、好奇心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2021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生字词,积累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在孩子讲述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品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3.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父母对孩子的深切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父亲和母亲情绪、心境的变化的描写,感受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
b.思考:这篇课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关于金翅雀的一件什么事?
c.查找有关金翅雀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今天我们要走入第四单元的学习,课前同学们都已经初步浏览了本单元的课文,谁来说说,这几篇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亲情,走进爱的世界。
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感受着父母给予我们默默无闻的爱,这是我们感受最深切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金翅雀》,也会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
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金翅雀的相关资料,谁来说说关于金翅雀你都了解了些什么?(学生简单交流)
二、检查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相互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教师出示整理的生词和容易读错的词语,指名朗读。
4.小组中轮读课文,互相倾听,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三、检查预习第二项。
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关于金翅雀的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文章内容。
1.提出中心议题,学生自读自悟。
中心话题:默读课文,找到在孩子讲述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孩子的心境是怎样的?父亲、母亲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勾画出相关语句,多读几遍,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2.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结合中心话题,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
描写人物心情的语句
如在描写父亲为孩子的安全担忧的时候,文章运用了“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几乎屏住了呼吸”;随着儿子爬树危险性的不断升级,文章又运用了“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就这样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爬到树上,爬上树冠”;接下来,担忧的情绪更加严重,“听到这里,父亲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完全忘记了儿子在什么地方,似乎还在高高的树巅,紧挨天际,完全忘记了他脚踏在地上,无须两只胳膊小心翼翼地附着树枝”。
而孩子“仍在饶有兴趣地说着”,说这件事的时候,“孩子的表情天真无邪”。
对照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情和父母心情的变化,看看他们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于文章中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师还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精读最后一段,猜测故事情节。
让学生再细致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引发学生猜测,父亲和母亲会谈些什么呢?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父母不在孩子讲述故事的时候就打断他呢?
四、回顾全文,联系生活谈感受。
回顾整篇文章,说说你读完此文后的感受?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五、课堂词句积累。
教师出示课后词语,让学生观察,这类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战战兢兢 心惊肉跳 提心吊胆 忐忑不安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心不在焉 心平气和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积累在书上。
六、拓展阅读。
《悠悠寸草心》、《拐弯处的回头》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2021范文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真爱无言,大爱无疆。《金翅雀》一文,以金翅雀为线索,将孩子发现和寻找金翅雀的过程与父母和孩子在此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交替描写,呈现给我们一个爱的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而言,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新奇的。当他沉浸在因“找到一个鸟窝”,爬树“发现金翅雀”所带给自己的兴奋之中时,却不解父母的“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甚至“心脏都停止了跳动”的担忧。生动的人物刻画,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表达的淋漓尽致,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二、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品词析句中,使学生籍着文章通过神态、心理等描写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深沉表达。着力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父母在听孩子讲述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体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围绕“金翅雀”所讲述的事情;积累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搜集相关资料;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升华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品词句析,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2、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1、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做好预习笔记。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网络或者资料书,查找有关“金翅雀”的资料,查找有关作者米·托尔加的资料和其他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辅助课堂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关于“金翅雀”,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我们看看课文围绕“金翅雀”,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扫障。
要求:1、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思考: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
步骤:1、小组轮读课文,正音并做好笔记。
2、小组交流:课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全班交流。
A、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正音。
B、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孩子给父母所讲的事件。要做到有条理:发现金翅雀——艰难爬树寻找——放回小金翅雀,体会孩子的兴奋心情,知道故事以“金翅雀”为线索展开。
三、品读课文,感受孩子对金翅雀的爱。
默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孩子对金翅雀的喜爱?找出来在小组里谈谈体会,再读一读。
全班交流:
1、发现美丽的金翅雀及窝。
预设:孩子是怎样发现美丽的金翅雀及窝的?
“孩子高兴了,指手划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雀从一棵大白松树树冠里飞出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杈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引导学生从“看呀看呀...终于”等词体会孩子的好奇心,从“指手划脚”体验那份高兴的心情。
2、艰难地爬上大松树。
预设:强烈的好奇心,会让他就在树下望望就算了?教师进行情境渲染,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读——
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慢往上挪动,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蜷,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中间在结实的树杈上休息三次。现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个鸟蛋。
圈画出相关动作的词,结合句子,你从中体会了什么?请你带着这种体会再读。——动作描写衬托人物心理。
3、树巅亲吻鸟蛋。
孩子意识到自己危险没有?而且他还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儿,引读——
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并且也没有掉下来。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事:男孩情不自禁地吻了鸟蛋一下,里面露出一个还没有长羽毛的金翅雀。随后,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里,从树上下来了。现在,他心境坦然,非常高兴——发现了一个鸟窝!
引导学生咀嚼“树巅、深渊的可怕”来理解“情不自禁、吻、怜爱”中蕴含的情感。
预设问题:他心境坦然,他心境里到底装着什么让他如此坦然?(纯净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五、作业。
1、熟读课文,书写本课生字词。
2、给父母讲讲文中孩子所讲的故事,让父母谈谈自己的感受,简单记录下来。
课课后练习:
一、选择读音和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打√,把错误的改在括号里。
Nian deng guan juan
心不在焉 瞪眼 树冠 疲倦 ( )
jin quan dian yuan
战战兢兢 蜷缩 颠峰 深渊 ( )
xie bang ganlan bing
天真无邪 硬邦邦 橄榄 屏息 (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孩子一直往上( )。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 )在树皮上,慢慢往上(),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 ),用了很长时间才(),中间在结实的树杈上()三次。现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个鸟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轮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思考:从文章中哪些描写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勾画出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在文中相关内容旁边做出简单批注。
1、默读课文,勾画出最触动自己的地方。
2、小组交流感受,畅谈自己的见解。
3、全班交流,与适时的朗读紧密结合。
感性的母亲
“瞪大黑黑的眼睛”“把儿子的话句句吸入心田,还用整个心灵吻着可爱的宝贝”
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从“瞪、吸、吻”这几个字词中更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动作描写衬托人物心理。
理性的父亲
却“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
结合句子理解“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还是体会到了什么?
从“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却体会到什么?
这一位怎样的父亲?——神态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活动。
父母的默契
(1)“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爬到树上、爬上树冠”
A、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所关心的,不是金翅雀,而是爬在树上的孩子。当孩子在高高的树颠的时候,父母的心也随着那脆弱的树枝摇荡,甚至出现了幻觉。
B、质疑:他们为什么不打断孩子,斥责孩子?——理解“细心的呵护着孩子的好奇心。这才是极具睿智的大爱!”,体会真爱无言。
——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
(2)“晚饭吃完了,屋里的气氛严肃,谁也没有开口。”父亲和母亲在壁炉旁, “才谈了几句”。
A、引导体会父母的心情。孩子的兴奋和安全并没有让他们释然,严肃的气氛是因为担忧的心还没有彻底从刚才的惊险中平息,体会爱之深切。
B、质疑:
他们的话为什么那么晦涩难懂?你们能猜出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吗?——猜想中感受父母的爱。
三、升华主题,内化情感。
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
四、品读作者,学习写法。
1、指名介绍作者,师补充。
2、带着新的理解和体会,再读课文,思考文章的写作特点。
3、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a、结构新颖。文章以金翅雀为线索,将由此展开的故事与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交替描写,让事件的发展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b、用词准确。“紧贴、挪动、蜷”等描写孩子动作的词,既写出了孩子极大的好奇心,也表现了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为父母的“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等心理活动打下了伏笔。
c、描写细腻。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父亲的“心不在焉、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抬起疲倦的眼皮”,母亲的“瞪大眼睛、把儿子的话吸入心田”,到两个人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似乎走进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章语言简练,用词准确,结构新颖独特,情感表达纯粹直接,凸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尤其对人物心理活动精彩、细致的刻画,都值得学习。
五、小练笔
运用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写一段话,塑造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六、作业:
1、继续找作者其他的作品来读。
2、感受中父母的爱。整理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2021范文4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3.语言实践: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记引入
1.用忆记法让学生进行听记:
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因此我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
2.出示答案,校对,齐读。
3.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句话是从——(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第一小节概括而来的。
[出示] 节一
指读;
引读:父亲常说——
因此他规定——
读到这,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餐桌上是指——(晚餐桌上),那么“餐桌上的大学”是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
1.要求:(1)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思考:“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2.检查:(1)[出示] 聆听拯救 嘈杂琐碎 斟酒压轴戏 鸦雀无声
(2)分组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难理解的词?
琐碎:细小而繁多;
压轴戏:(注释)
(4)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课文,师随机板书读错的字词,正音;指导难读的句段。
三、初读课文,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1.轻读课文,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四、合作学习并交流
1.[出示]
话题1: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话题2: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话题3: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话题4: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1)四人一小组,分工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
(2)独立学习(师充分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并且特别关注程度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自由交谈——允许学生走动,寻找各自的合作伙伴(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展示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各同学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父母的哪些表现激励着“我们”学习?默读课文,“——”
[出示]
A.……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B.……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恩。好。”
C.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D.“雨生,”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2)交流、指导朗读:
(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父母之间的那种默契又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引向更广、更深,引导我们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
五、语言实践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补充听记的内容:……必须不断地学习。
2.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六、语言积累与操练
1.摘录喜欢的词句;
2.动笔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2021范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父亲的言行,读懂课文内容,从父亲身上感受到不断学习、坚持学习的精神,并能体会到父亲的教育方法对“我”的深远影响。
3、认识1个生字,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这一人生道理,学习文中人物时刻不忘学习、坚持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大家都知道,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学校大家见过吗?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你产生了哪些问题?
学情预设:
①“餐桌上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学校?
③在这样的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
(抓住课题激疑导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这是触发学生自主走入课文,使教学得以成功的保证。)
二、自读自悟,初步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自读要求:
①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在书上圈点批画。
③用“——”画出父亲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思考作者从父亲身上得到了哪些终身有用的教益,作一作批注。
④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读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
(在此课的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单元阅读的迁移实践。所以,此环节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探、自悟、自练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集体研读,深入感悟
1、指名读课文,正音(可重点抽读两三个自然段)。
2、通过自读、交流,你弄懂了哪些问题?(一般问题可通过学生互动解决,重点问题于研读中解决。)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理出文章的条理:想一想,课文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请理一理文章的思路(此处并不是要学生分段)。
①父亲每天晚餐时间都要与家人一起交流一天获得的新知识,使晚餐桌成了一所特殊的学校。
②父亲认为“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人必须不断学习,坚持学习,所以才会出现“晚餐桌上的学校”。
③父亲的这种教育方法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了解学生疑难,确定研读重点。)
5、讨论:究竟是什么使我终身受用不尽?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集体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读出语言背后的东西:
①父亲自身对待学习的态度“使我终身受用不尽”。(结合文中父亲说的话,重点研读第2、3自然段,体会父亲以生活为课堂、酷爱学习的精神。)
②父亲对孩子们严格要求、巧妙的教育方法“使我终身受用不尽”。(结合对一家人晚餐桌上学习、交流情景的叙述,重点研读13--16自然段,指导朗读,体会父亲教育的“生动有效”。)
6、讨论:你认为文中的哪句话对你的启示?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对它的理解吗?(学生针对文中格言式的警钟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感受,畅所欲言。)
(交流合作,合作交流。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探读热情,引发学生思维碰撞,能使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学生在品评答问中互促互进,于感悟中体验,于体验中感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
2、学生在积累本上摘抄优美词句及名言,并从中选择一句话作为自己学习上的“座右铭”。
3、谈话小结:文中的一家人在轻松、愉快、自由氛围中通过互相交流收获了知识。其实,我们也常常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在游戏玩耍中学到许多知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先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再写一写。
(拓展延伸,读说写结合,能深化本课教学主旨,让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得以提高。)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婚礼主持词台词五篇
初中语文的教学总结10篇
开学第一课学习心得作文五篇大全
以儿童节为话题初三作文600字五篇
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范文
苏教版新编小学语文六年级同步教案五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新编辑教案五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案设计案例五篇
六年级新课标语文教案上学期电子版文档五篇
六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设计五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师教案样本
份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五篇
小学湘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样本
最新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案例
六年级上册新修订语文教案文档五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