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1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眼,理解课文的主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
参阅书目:《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登陆了《高中语文课改网》,和123课件站,利用百度收集了图片和课文美读。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
教学要点:介绍背景知识,结合美读,初步感知课文。
(打开课件,播放幻灯片1)
一、导语:(播放幻灯片2)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
清”字“佩弦”。他是的散文家、诗人、_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
二、背景介绍:(播放幻灯片3)
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三、初步感知课文(播放幻灯片4)
1.打开课件,欣赏配乐朗诵的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结合画面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
2.提问: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播放幻灯片5)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播放幻灯片6)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悦”。这从景物描写中也能看出。(播放幻灯片7)
3.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明确:4、5、6段。
4.布置作业:熟读4、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入:鉴赏、分析课文4、5、6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阅读鉴赏第四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播放幻灯片8)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播放幻灯片9)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播放幻灯片10)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播放幻灯片11)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播放幻灯片12)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样。本段用反衬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播放幻灯片13)
二、熟读,品味4~6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4、5、6段,讨论第三部分的作用,概括主题。
一、导入,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总结4、5、6段,理解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三、学生朗读第三部分,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把握全文,结合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结合课后练习三,认真体会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谈你对他的散文有什么看法。
六、小结全文: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第三课时板书: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2
《赤壁赋》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三、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结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一、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二、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学们,这首词气势雄浑,磅礴浩荡,有气吞天下之势。正如有人评价苏轼的风格说:“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评价很恰当。苏轼的诗词是这样,他的散文又怎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一篇着名的散文《赤壁赋》,仔细体会他散文的风格。
二、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学生陈述搜集的材料。
苏轼的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2背景性资料。
苏轼被贬黄州。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_,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_的把柄。那些_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可采取个别诵读、整体指导,再集体诵读的方法。
四、品读课文第1、2段。
问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明确: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澈,如梦境一般。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第1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问2:第1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月出》。第2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明确:《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思慕的焦点只在爱人身上,写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赋》中之歌虽从《月出》化出,但胸怀、境界却更加邈远空阔。歌的前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人,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问3: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明确:第2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五、总结、扩展。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文如此,诗亦如此。《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亦由写景起笔,由如画之江山,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本文也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先写秋夜荡舟、饮酒放歌之乐,再写萧声之悲,都是为下文作铺垫,意在引出作为主体的主客问答。后一部分的课文,我们下一课时再作品读。
六、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背诵1、2段,熟读3—5段。
2在诵读中边读边悟:第3、4段的主客问答,对人生态度问题作了怎样的思辨?你赞成他们的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
第二课时
一、品读3—5段。
问1: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明确: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_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既是英雄又是诗人的人物最终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问2: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问3:结尾段感情如何?
明确:“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问4: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问5: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是什么?
明确: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问6:为什么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明确:
(1)引出赋的特点。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为主”。形式上:句式对称整齐,声律和谐押韵(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二、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三、扩展:比较阅读。
1阅读《后赤壁赋》,体会两篇《赤壁赋》的思想意义、写法方面的异同。
讨论题:
(1)第1段“找鱼找酒”的叙述在构成情感线索上有什么作用?
(2)梦中遇见道士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3)写了梦游的经过后,作者又添了梦醒寻道士的一笔,寓意是什么?
4)《赤壁赋》有直接表达情感的特点,与之相比,《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
2《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与《赤壁赋》有何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古代英雄的向往,这是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发出功业难成、光阴虚掷的感慨。词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情。
《赤壁赋》:作者超脱了被贬谪的苦闷,也超越了人生短暂的苦恼,进入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思考。赋抒发了丰富的情感,更阐发了人生哲理,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理。
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写一则读书笔记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3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_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二、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录音带。2、指名学生朗读
三、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教师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
继续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
再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意象的选择新颖)
2、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欣赏点提示
①全诗节奏舒缓,但诗人的情感是起伏的,这起伏的深情你能体会吗?
②诗的构思很有特点,你能说出一二吗?
③从诗的构思和流淌的情感中,你能体会出诗人的个性特点吗?
鉴赏:正是因了作者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使得这篇作品更富艺术魅力。大家已经阅读过这篇诗歌多次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你觉得这首诗打动你的是哪一点?诗歌中哪个地方你觉得写得最精彩?(学生自由谈论)
教师总结: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_,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五、练词以造缘像而披诗
——释《再别康桥》之"招摇"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我又独独喜欢第三节,原因在于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提问:据此,我们能不能理解作者后面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体验?
明确:《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象,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初到康桥,它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在其《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给诗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诗人产生如此情绪的康桥,那桥下柔波中的水草怎会不"招摇"?诗人怎会不"甘心做一条水草"(逍遥的)?诗人又怎忍心打破这安闲自在,打破这康桥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东西?所以开始的"轻轻"和最后的"悄悄"才是最恰当的抒情之语,才觉得这样的语言在整首诗里是这样的和谐。
好一个"招摇",且是"油油的""招摇",使《再到康桥》境显情出。
六、学生诵读,并试着背诵。
七、迁移练习: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八、作业:1.朗诵、背诵该诗;
2.谈谈你对该诗的独特体验。
附板书:
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4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难点: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解法
3、诵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学生自读课文
三、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_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四、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五、课文结构:
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总起
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
槐树落蕊而知秋“静”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悲凉”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_)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六、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七、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1.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_。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八、课后思考
比较《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
沪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5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_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_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_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资料显示_围郑形势图
四、简介_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_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_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_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汤圆之夜初中元宵优秀作文五篇最新
销售工作心得范文10篇
婚礼司仪主持词文库五篇
高一语文教案新编案例推荐五篇
高一语文教案新编案例推荐五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优质名师教案
高一新编语文教案参考五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详细教案设计人教版教材五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手输复习模板五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模板
新修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文档五篇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参考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一年级上册部教版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范文
高一语文教案必修部分五篇
高一语文教案优秀简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