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版教学课件范文

张东东老师

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版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瀑布的美丽、壮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比喻的贴切。

教学准备

教师:卡片、瀑布挂图或瀑布的声像资料。

学生:自主搜集有关瀑布的文字、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有小河、长江、大海。小河的水轻轻地

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地奔腾着,大海更是波涛翻滚。有一种水流,不是大海、长江、小河,它从很高的山上一泻而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你知道哪些有名的大瀑布呢?生上台展示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介绍瀑布的文字。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重庆江津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介绍作适当的补充。

教师总结:是啊!我国有那么多的大瀑布,今天,我们就跟着叶圣陶爷爷去听一听瀑布的声音,看一看瀑布的样子,领略领略瀑布的神奇与美丽吧!(放瀑布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同时,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同桌讨论交流。重点理解:叠叠、涌、仰望。

2再次小声读课文,了解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3请生找出课文中表示“听见”“看见”的词,用“”画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勾出山峰、瀑布和山路的简笔画。

(1)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游客“听见”“望见”“仰望”瀑布分别在什么地方?同桌讨论,抽生上台贴卡片听见望见仰望,并说出这样贴的理由。

(2)教师总结: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瀑布景色的。

三、品读诗句,感悟瀑布的神奇、壮美

1品读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讨论,想象朗读,并背诵。

重点理解:“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森林。”

(3)自由读,背第一小节,边背边想象。

(4)师生合作,齐背第一小节。

2品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评议,在评议中加深理解。

①你最喜欢哪一句?(指名读)

②在评议中,重点理解: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啊”表示作者非常惊讶)

教师相机引导:一开始,我们只听到瀑布的声音,这下,我们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请同学们

看图(课件或挂图),面对如此美丽、壮观的瀑布,你会说些什么?抽生回答。

此时此刻,作者简直惊呆了,这般景象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理解“一道白银”“千丈青山”“衬”各是什么意思?

(3)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点评——男女生比赛读。

(4)自由背第二节。

(5)齐背第二节。

3品读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问难。

(3)引导学生讨论释疑,相机指导朗读。

①为什么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指导学生理解“屏”,字典上的“屏”是什么意思?(屏是用来遮挡视线或挡风的用具)

你在哪里见过屏?(绣屏、冰雕成的屏,玻璃屏)

这句诗中的“屏”是什么屏?“珍珠的屏”指的什么呀?那为什么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仰望瀑布时壮观的景象。

②为什么说瀑布“如烟”“如雾”“如尘”?

当有风吹来的时候,水珠如烟——飘飘悠悠

如雾——朦朦胧胧

如尘——四处飞散

教师总结:这是何等的轻柔,何等的美丽呀!能把作者此时的感情用声音表现出来吗?指导

朗读并背诵。

四、总结全文,背诵全诗

1读全文,思考:三节中作者观察瀑布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2背诵全文,你的记忆方法是什么?同桌交流。(询问记忆方法,引出理解记忆的方法——根据观察点不同来背诵课文)

3准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特别提醒“尘”是会意字,即小小的土粒)

五、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某瀑布景点的小导游,请你为游客作介绍。

2假如你是刚从某瀑布景点回来的游客,为自己的同学或亲朋好友做介绍。

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版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词读句,训练表达。

3、预习课文,重点学习: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预习课文,重点学习: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词读句,训练表达。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激趣:你们看见过“天鹅”吗能介绍一下吗?交流描写“天鹅”的词句。

2、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二、预习并检查

1、提出预习要求。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指导

(1)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习生字、词语的。(交流已理解的词语)

(2)指导正确读音“脯”、“嚓”。

(3)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

(4)交流,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体验朗读,品词品句。

1、学习第一、二节

(1)齐读,划出描写天冷的词句读一读,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指导朗读,体会天鹅的困境。(抓“突然”、“北风呼啸”、“冰封湖面”等词)

(3)出示天鹅第一次叫,朗读指导。

2、学习第三、四节

(1)划出老天鹅和众天鹅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体会老天鹅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坚韧顽强的品质。

(3)想象:老天鹅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做的?训练说话。

3、学习第五节

(1)齐读

(2)指名读天鹅欢呼的句子,理解体会:“克噜――克哩――克哩”的内涵(指导说话,指名交流)

(3)齐读课文,说说令你感动的语句。

四、拓展说话

你想对老天鹅、众天鹅分别说些什么?

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版教学课件3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煦、环、犁、耕、俨、嘴、棚、厂、盲”。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慢条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我画什么》。板书:3我画什么

读题。

3、文中的5位小朋友也想有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他们想画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听清:小朋友们用神笔画什么?

2、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俨然、七嘴八舌、欲言又止

(3)读通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填空:

五个小学生羡慕(),都希望自己(),用它()。

3、检查反馈

(1)检查字词学习。出示词语,指名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学习课文

1、轻声读课文3——15节,思考:文中写到了哪五位小朋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读读,填填:

例:(卷发)的小曼

()的周明()的元元

————————————

()的张小丽()的王斌

————————————

2、交流朗读文中的句子并概括。

板书:卷发的小曼

戴眼睛的周明

翘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张小丽

认真提议的王斌

师:作者通过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神态特征来描写五位小主人公。

小试身手:你能根据不同的特征,来描写人物吗?试试看:

()的()()的()

————————————————————

3、文中的几个小学生分别想用神笔画什么?找到句子多读两遍,读正确。

4、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句子。

(1)“慢条斯理”的语气怎么读?

(2)提问:“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小丽为什么这样?读出语气。

(3)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是因为()。

6、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9——15节。

7、想象说话:如果你有神笔,你想画什么》

四、总结

这些小朋友的心灵是多么善良啊,他们都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想到了需要帮助的人。

五、复习巩固

1、根据注释填写适当的词语:

(1)“我呀,”周明动作缓慢,不慌不忙地说:“要画一个凉棚,给大街上的民警叔叔挡风遮雨。”()

(2)“我……”张小丽想要说又停住了。()

2、想一想,写一写

(1)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画,是因为()

———————————————————。

(2)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想画什么?写几句

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版教学课件4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十八课《关于牵牛花的评论》(阅读课)

【教材分析】

柔弱的枝蔓、绽开喇叭状花朵的牵牛花,在一对母女的眼中却闪烁的不同的光芒。妈妈在批评,女儿在赞扬,恰恰体现了人与人的不同,体现了孩子们纯真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的反思,面对孩子们的好奇的、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要怎样去回应!

【教学目标】

1.正确人读本科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母女二人的对话中,感悟到对同一件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设计理念】

本文的形式很特别,开头和结尾各占一段,中间主体部分就是妈妈和女儿的对话,所以课堂伊始就由教师和一名学生的表演来激起全体学生读的欲望,在读中去理解,在读中去感悟。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收集关于牵牛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说说牵牛花

师: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植物,青青的草,绿绿的树,还有五彩缤纷的花儿。你们瞧瞧,这是什么花儿?(出示图片:牵牛花)

生:牵牛花

师:对,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牵牛花,小时候老师家的篱笆上就爬满了牵牛花,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紫的,夏天的早上,牵牛花早早的就吹起了小喇叭,可好看啦!那你对牵牛花有什么了解吗?学生介绍子自己收集的牵牛花的资料:牵牛花别名喇叭花、牵牛。为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蔓性缠绕草本花卉。蔓生茎细长,约3米至4米,全株多密被短刚毛。叶互生,全缘或具叶裂。聚伞花序腋生,1朵至数朵。花冠喇叭样。花色鲜艳美丽。蒴果球形,成熟后胞背开裂,种子粒大,黑色或黄白色,寿命很长。花期6月至10月,大都朝开午谢。

二、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1、教师示范(配乐),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关于牵牛花的故事吧!(配乐范读)

2、读中感悟师:你也来学着老师的样子,与同学合作,美美的读一读吧!注意:“哦”(òó)“哩”的读音(分角色朗读训练)

3、简析课文

A.书上这样说: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后,在文中找出妈妈和女儿对牵牛花不同的看法。(教师板书)

B.我们这样说:说一说,你觉得谁说的更有道理呢?

C.老师这样说:(小结)我惊叹于牵牛花的魔力,就是那么一株小小的牵牛花,却引发了我们这么多的评论。妈妈的话,孩子的话,无不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从这篇充满趣味的文字里,有人看到了牵牛花永不放弃的精神,有人看到了牵牛花坚强的毅力,有人看的又是小树乐于助人的精神,有的人则看到的是对整个世界态度。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或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对某种事物,总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只要不超越道德、人性、伦理的界限,是无所谓对错的。

4.写一写,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形成格言心语)

三、作业布置(拓展)

1.把今天学到的《关于牵牛花的评论》读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以《关于牵牛花的评论》为母本,一起完成一篇“采访手记”。(本单元习作是写一篇采访手记)

四、板书设计

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妈妈女儿

生性软弱生病

依附不独立美丽的向往

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版教学课件5

一、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分”的两种读音。

★学生从整体感受出发,抓住感受品词析句,读中感悟、反复品味,从而享受语言的熏染、习得语言、发展语感。

★受到同一桩事可以各有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感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花的美丽会让我们留恋忘返,树的伟岸会让我们赞不绝口,你见过哪些树呢?你们见过榕树吗?(介绍榕树)在小树子家的门外有一株老榕树,但围绕这株老榕树发生了两件有趣的事情,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读课文,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读后回答:“这株老树”指的是什么?它长成什么样子?学生再读课文,并用笔画出描写老榕树的句子。文中写到它和许多老榕树一样盘根错节、根深叶茂,但又说它古怪,什么叫做“古怪”呢?(学生回答)文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古怪的?想象一下这株老榕树长成什么样子,并用笔把它画一画。

围绕着这株老榕树,发生了哪两件有趣的事呢?(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

当第一位旅客看到这株老榕树时,他是怎样做,又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并划出重点地语句。齐读第一位旅客说的话。

这株老榕树使第一个旅客想起了那些坚强的人,不禁想它致敬。可是当第二位旅客看到这株老榕树时,他是怎样做,又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朗读)

对同一件事情,却有不同的看法。“究竟听哪一个人的才对呢?”你们能回答小树子的问题吗?默读课文,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看法。

(三)扩展

假如你见到这株大榕树,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四)总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悟出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