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 蚕卵 蚕床 蚕山 吐丝 茧子 盖新房 蛾 从此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 桑叶 从此 瘦
钻出 换上 卵 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此:左右结构。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第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上下结构。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上部宜纵向收紧;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吃桑叶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_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 “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四、课堂作业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
1、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
(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 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_徂会括而有趣。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4)看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结_____,最后_____开了窗,飞出了_____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押韵的字写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_白¨向宙_白、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评议。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诵。
3、背诵全文。
(1)全班背诵。
(2)指名背诵。
4、书面作业。
(1)扩词。
蚕( )( )( )( )
换( )( )( )
丝( )( )(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 红通通 黑白 绿亮
板书设计:
蚕姑娘 吃桑叶、睡、脱、醒(蚕眠)
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吐丝结茧
2021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全文文字清新、优美,指导学生读通、读懂,直至读美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走近过大自然吗?都看到过些什么呢?(学生交流)听,这是谁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播放潺潺的流水声)是谁在弹琴呢?引读——“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让我们跟着泉水的步伐,和泉水作一次旅行吧。
二、整体朗读,认读生字
1.这篇课文中,又出现了好几个陌生的生字朋友,读读课文,找出它们来。
2.学生自读。
3.你找到了哪些新朋友呢?(学生交流)
4.利用多媒体出示“哦”、“股”、“缝”、“罐”、“塔”、“社”、“杜鹃”、“脆”等生字。
5.哪个小老师愿意上来教大家认一认这些生字?(学生指导认识生字。当学生用鼠标点击生字时,出现该生字的读音,全班同学一起朗读)
6.比一比谁认得快。(利用生字卡片比赛朗读)
7.利用多媒体出示“瓦”、“泉”、“然”、“结”、“股”、“脆”、“塔”、“杜鹃”。
(抽学生朗读)
8.你是怎样记这些生字的,请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小老师上台交流,教师相机作一些讲解,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瓦”、“鹃”、“股”、“脆”4个生字,让学生会写生字)
9.这些陌生的朋友都在哪儿呢?大家勾一勾有它们的句子。自己再读一读。
三、熟悉生字,粗读课文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1)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2)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3)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4)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5)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抽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同桌互相读句子,并评价。
四、再读文章,读通课文
1.4人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朗读课文的情况。
五、小结
丁冬的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它要到哪儿去,它去那里干什么呢?请大家课后思考思考。
六、作业
按下列格式,为每个会写的生字组四个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利用Flash展示泉水从石缝中迸出来的动画)同学们,泉水从石缝中冲出来,将流到哪儿去呢?流到那儿去干什么呢?
二、示范讲授,归纳学法
1.轻声读一读课文,在你最感兴趣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勾画。
2.利用多媒体出示句子: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3.请学生朗读。
4.你觉得泉水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用句子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很多很多)
5.什么是“天然水塔”?(指导学生理解泉水是由地下水从岩石裂隙中流出,就成为泉水)
6.姐姐打水后会用来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泉水对人类的好处。教师可相机拓展,泉水供给人们饮用,有些泉水煮熟后还可提制食盐,还有的泉水具有保健作用)
7.谁来读一读泉水对姐姐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8.如果你是这位姐姐,会对泉水说点什么呢?
9.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0.齐读第二自然段。
11.归纳学法,用多媒体显示
(1)找出泉水的特点。
(2)泉水帮助了谁。
(3)得到泉水帮助的会怎样对泉水说。
(4)读美那一部分。
三、自学3—5自然段
1.读一读3—5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小组内按照学法进行学习。
2.交流学习成果。(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泉水“清”、“甜”、“美”的特点;读好“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等词语;指导感受泉水会让花儿开得更艳;会让果园的果实更甜;会让画眉鸟的歌声更加的悦耳动听。体会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
3.比一比谁读得最美。(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展示、比赛,优胜者发给金色的小五角星)
4.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四、口语训练,拓展延伸
1.出示句子“丁冬,丁冬……”大家读一读,看看从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你能体会到什么。(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很多的地方)
2.请你想一想泉水还会流向哪些地方,又会看到些什么,还会为大家做些什么?
投影展示:泉水流到_______,他看见了_______,泉水说:“_______。”
请大家说一说。
3.集体交流。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泉水
(纯)(洁)(无)(私)好泉水,
一心一意为(大)(家)。
送给世界(清)、(甜)、(美),
万物一齐(谢)(谢)(他)。
五、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2.熟读课后“我会读”的小韵文。
3.向泉水学习做一件为别人着想的事。
2021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学会“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品词赏句、积累语言。
3、初步感受泉水的“多、清、甜、美”的特点,初步体验泉水的欢快、急切的心情。
4、《语文主题学习丛书》2,31、32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说说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题,齐读。
3、出示生词,齐读、指名读。(课件出示)课件出示,介绍泉水。课件出示,水塔和天然水塔。
二、自读圈画,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回答问题
(1)、你知道泉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吗?它要到哪里去?
(2)、泉水流到了哪里?看见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3、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相机出示课件,边读边理解。
4、课件出示边读边思考
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说 了些什么?
5、指名学生回答。
6、出示句子
(1)、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
(2)、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3)、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
(4)、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
齐读、指名读
三、品词析句,积累运用。
1、出示泉水说了什么的句子,课件出示。
泉水对山里的姐姐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对杜鹃花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对果树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泉水对画眉鸟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⑴出示泉水的话,发现句子使用叠词的特点。
⑵删掉叠词,对比出示。
⑶体会叠词对表现泉水的特点及奉献精神的作用。
⑷读好泉水的话
2.辨析词语
出示课文原句,引导学生填空,辨析“流进、流到、流过、穿过”的细微差别。
泉水()山腰的水池……
泉水()山间的平地……
泉水()山坡的果园里……
泉水()静静的山谷……
3.想象写话
泉水还会流到哪里?还会说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
四。拓展阅读
阅读《蜂》《老树的故事》
⑴大声朗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蜂和老树的奉献精神?(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⑵交流以上语句,并指导读好重点语句。
2021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范文4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字,会写3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缶字旁,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字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第一段的三个生字
同学们,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了吗?对于北方来说,春天来得比较晚,进入四月,春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流水的声音)看画面(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出生字:哦 股 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 画出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对照屏幕画出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读音节,纠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节去掉,找朋友。
(3)齐读生字
三、随文识字
1.请大家借助小组内的生字卡片,用多种办法记住字形,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小组汇报生字
“塔”我们用三种办法记住了“塔”字,(换一换)(加一加)(想象记字),指导书写。看看图片,发现塔有什么特点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几个词?指导书写。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泉水从山上源源不断的流淌下来,整个样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见,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样读出泉水的多呢?指导读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着瓦罐来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图片,怎样记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知道缶是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带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关。
泉水从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见了谁呢?指读第三段。
出示“杜鹃花”的图片,由鹃字的鸟字边,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可见,鹃字也是形声字。师生对读第三段。
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让我们来听听画眉鸟的叫声吧!(播放课件)学习“脆”字。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还能用“清脆”说话吗?
四、巩固练习
1.这些字跑到别的地方,认识吗?游戏,点击花朵,读出句子或词语。
2.配乐读全文
板书设计:
泉 水
水池 姐姐 多 勾
平地 杜鹃花 清 想
果园 果树 甜 表达
山谷 画眉鸟 美
无私奉献 乐于助人
2021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范文5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发现”等造句。
2、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清楚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课前准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会写“附近、谈、派、引、列、蜂”。
2、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3、品读课文1、2自然段。
课时重难点:识字写字。
一、谈话激疑、引入课题
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小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4、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5、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能力。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
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
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
教师适时启发思考: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写字指导、练习提高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附近、谈、派、引、列、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识字,正确朗读全文。
2、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清楚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时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全文。
难点:用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系说话
懂得留心生活,遇事要思考的道理,并能指导自己生活与学习。
一、复习回顾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展示交流、拨升点华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三、合作探究、品味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字指导、练习提高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练习评议。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总结五篇
描写五一劳动节趣事作文
最新证券公司营销工作计划五篇
幼师培训学习心得范本10篇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参考样本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电子版教案推荐指南五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新编人教版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授课教案模板整理五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最新指导教案五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新修订教案指南五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教案推荐五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最新指南五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教案五篇
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师备课教案样本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例文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