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熟读课文,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津:
这是一篇小说,首先要求同学们自读课文掌握字词;然后在熟读课文后,初步对文章的语句及内容进行批注交流;在此基础上要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
资料链接:1、作者: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手中的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著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2、作品背景:《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五?四”运动前夕,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鲁迅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的战斗檄文。
3、回顾小说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人物描写:a、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b、从描写的角度看,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人物形象: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是作者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小说中的“我”一般不是作者本人。
(3)故事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小说的文章段落可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划分)
(4)环境描写:a、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b、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c、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d、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在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乙已》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乙己》)
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乙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 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 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乙已》,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乙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
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
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
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
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
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
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
(学生思考)
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 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
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
教师:为什么?
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莱,慢慢地坐喝。”这说明孔乙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
教师: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男同学提问。
男生C: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已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
众学生:死了。
教师:根据何在?
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教师:嗯,孔乙己“的确死了”。 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乙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
(学生思考)
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
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
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
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
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乙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 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 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乙已,是哪一段?
众学生:第四段。
教师: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乙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乙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
(学生开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
男生A:从作者对孔乙己外貌描写和穿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已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
教师:依据何在?
男生B:课文上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教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
男生C:作者通过对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说明了孔乙己在……
教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乙已进行描写的? 具体有什么样 的语言?
男生C: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
教师:这说明什么?
男生C:说明孔乙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
教师:好,继续讲下去。
男生C: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教师:这又说明什么?
男生C: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
教师:对了,本来孔乙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 位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
男生C:还有,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有破,似乎十多年也没有洗过也没有补过,这说明他不怎 么勤快,比较懒惰。
教师:好,还有吗?
男生C:还有,他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这说明他自视清高。是个书呆子。
教师:好,请坐。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描写对孔乙己的形象特点作一个概括。比如刚才第一 位同学说孔乙已是个“懒汉”,第二位发言的那位同学说孔乙已是“书呆子”,那么,你认为孔乙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这儿有50多位同学,应该就有50多个“孔乙己”。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女生E:我认为孔乙已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男生J:我觉得孔乙已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
男生K:我觉得孔乙已是一个本性很善良,但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很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人。
女生F:我觉得孔乙已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谈了他们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李老师把我的理解也抛出来。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供同学们参考。
(出示投影片,并解说)
我从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中了解到,孔乙己刚出场时,动作是“站着喝酒”,还有“排出大钱”——注意这个“排”字,特别传神。我这儿不作详细分析,但可以作个比较乙你们以后读高中要学鲁迅的另外一篇小说,叫《阿Q正传》,里面写到阿Q到酒店是怎么付钱的呢?“满把铜的银的一抛:‘拿酒来!’”而孔乙己呢,是一枚一枚的“排”。这不同的动作神态,显然反映了不同的人物的不同心态。
好,我们接着看,身材“高大”,这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脸色“青白”,衣着是“长衫”,语言是“之乎者也”、“高声嚷”、“争辩”,遭遇呢,可以从“伤痕”上看出来。这里的“伤痕”不止是指肉体上的,还是指……
众学生:精神上的伤痕。
教师:很好,还是指精神上的伤痕。现在,我可以对孔乙己做这样的概括——孔乙已是一个困窘落魄而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板书)
总之,孔乙已是一个弱者的形象。 这是小说开始时,为我们展现的孔乙己的形象。那么作为一个社会的弱者,他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小说后半部分几个自然段的有关描写,看一看孔乙己在身材、语言、脸色以及其他方面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默读,思考,小声讨论)
教师:好,刚才同学们在下面议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孔乙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脸色——
众学生:“黑而且瘦”。
教师:嘿,“黑而且瘦”,很不健康。当然,他原来的脸色也不健康,现在更难看了。他的身材原来是高大,现在还高大吗?
学生:不高大了。
教师:为什么?
女生C:他的腿被人打断了。
教师:是啊,原来只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而现在他的腿被人打折了,只能盘着两腿爬行。他的衣服有没有变化?
众学生:有。原来是长衫,现在是“破夹袄”。
教师:他的语言有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和掌柜的对话。同学们想想他的语言、语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女生F:他的面孔“很颓唐”,他的语气比以前更低沉了。
男生C:原来只要有人说他“偷东西”,他就会“争辩”,现在是“不十分争辩”,还有他“声音极低”、“低声说道”、“恳求”等等,都说明他的自尊心已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他命运更不如过去了。
教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要发言的吗?好,你说。
男生L:他的动作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站着喝酒,现在只能坐着喝,但这个“坐”并不是由于他有钱了,而是由于他被打断了腿,再也站?不起来了。还有,原来他付钱是“排”,而现在是“摸”,这说明他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了。
教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分析的孔乙己的这些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等等的变化,反映了他命运的恶化。
同学们注意,这一次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以后他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最后人们再次想起他,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众学生:孔乙己还欠着掌柜十九个钱。
教师:看,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乙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看来,科举教育造就了孔乙己的病态人格,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冷漠,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既然这样,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
女生H:这表明是作者的推测,因为“我”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孔乙己的死。
教师:那么有没有其他人看见孔乙己死呢?
众学生:也没有。
教师:为什么没有呢?书上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众学生:(读)“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教师:对,就是这一句话,表明了孔乙已的社会地位,也说明了不可能有人关心他的死活。如果说一个“的确”写出了孔乙己性格所导致的必然悲剧的话,那么,一个“大约”则含蓄表现了社会的某种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原文当然没有直接概括出来,但有暗示的。?我提醒同学们想想,孔乙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时候?
众学生:(看书、思考)中秋节前后。
教师:对了,中秋节。即课文所说的“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中秋节,这正是中华民族家人团聚的日子啊,可孔乙己却遭遇到什么?
男生M:腿被打折了。
教师:是啊,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孔乙己却被丁举人吊起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鲁迅先生这样沉痛写道:“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男生B:说明了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同情。
教师:秋风和同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男生B:因为秋风是令人感到萧瑟的,而孔乙己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这是用秋风来烘托一种感情,烘托一种气氛。
教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好,你说。
男生N:我的?理解是,这间接地写出了孔乙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是死亡的季节。这就暗示了孔乙己的必然死亡。
教师:说得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观点。“秋风一天凉比一天”,我读到这里,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凉比一天,社会也一天凉比一天,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凉比一天!你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孔乙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的沉重。同学们再看一看,孔乙己最后是怎样从人们的视线中 消失的?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女生工:孔乙已是“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师:很好,这是对他个人的描写;那么,其他人又是怎样的神态呢?
女生工:其他人都没看见。
教师:没看见吗?请你再仔细看看课文。
女生工:周围的人在“说笑”。
教师:请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遍,读出感情,好吗?
女生工:“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师:是啊,最后孔乙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 慢慢的走去了,也是永远的消失了! 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个“人”死了,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说我们同情孔乙己的死亡,那么我们更有理由诅咒这个社会的灭亡!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在课题“孔乙己”的下面板书了一个副标题:“一个人和一个社会”) 好,我刚才写的这个副标,可以看作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现在,我希望你们也学李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上一个副标题,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或对孔乙己的认识,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独特思考。
(学生开始思考)
男生0:“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教师:好,可以。
女生J: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借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表达她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很新颖,而且说明这位女同学课外阅读面是比较宽的,值得大家学习。
男生C:“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
(众鼓掌)
教师:好,非常好!对不起,快下课了,我不能再让更多的同学讲。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还会有更多的同学有更好的概括。我这里布置一道作文:《孔乙已的最后日子》。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接着鲁迅的文章继续写孔乙己,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写出他最后具体是怎么死的。注意,要符合孔乙己的身份和性格。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倾听了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发出的改造中国的第一声“呐喊”!这声呐喊,到了40年代末,发展成为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为代表的全民族的“呐喊”,一个崭新的中国由此诞生!现在,我们又来到了21世纪的门槛,在就要告别凹世纪之际,我们通过《孔乙己》回眸本世纪初中国那充满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进而展望即将迈进新世纪的*现代化中国,同学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认识到,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负担的历史使命。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永远留在20世纪的绝唱!
谢谢同学们!下课。
《孔乙己》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发言精彩纷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对话和结合文本对作品的深入解读是本课的亮点。
总结本课教学,我觉得较好地处理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学策略问题。教学设计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使学习不仅仅是课内的事。课前,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在文章中划出人物描写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去把握人物的遭遇,思考人物的结局。二是结合文本,寻找依据,就孔乙己的结局写作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要求学生们能够带着准备的头脑走进课堂。课上,重视对话与生成,努力使课堂成为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互动。课后,布置拓展阅读,带着对封建末世多方面的思考走进《范进中举》。本课教学从探究问题开始,到产生新问题结束,自然引导学生进入下一课的学习。
二是宏观设计问题。从宏观上讲,本课教学重视小说学法指导和阅读思维训练。根据小说特点以人物研究,从人物看社会。怎么看呢?先根据人物遭遇,从现象看;再探究内在原因,从本质看,即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
三是微观处理问题。其中,第一是重视营造沉浸的氛围。教学从听、读开始,以听、读结束,中间将听、说、读的训练结合起来,对人物结局的探究这一主要问题贯穿全课。第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章。主要问题有两个: (1)孔乙己必死无疑吗(悲剧的必然性)?(2)悲剧由谁造成?三是重视角色体验。教学中安排学生尝试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孔乙己,设想弥留之际的孔乙己想起周围一切时,会想到什么,对他临死造成最大冲击。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开学第一课学生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销售第四季度工作计划范文
元宵节的收获小学生优秀作文五篇
销售第四季度工作计划范文
记承天寺夜游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致橡树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七年级风筝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文化眼光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致女儿的信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样本
周庄水韵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生查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周庄水韵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风筝原文及教案
故乡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