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秦风学老师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提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发展的( )。

A.不同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个体差异性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别差异性。

选项A,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选项B,不平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选项C,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选项D,个体差异性属于干扰选项,所以排除。

题干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所以C选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2.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杜威 D.洛克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

选项A,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选项B,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所谓自然教育,就是以儿童的“天性”为中心的教育,即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而实施的教育。

选项C,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提出了新三中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所以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所以C选项正确。

选项D,洛克提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倡导“绅士教育”。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3.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过程。

选项A,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选项B,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选项C,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

选项D,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题干中,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是对字母外形的整体感知。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4.小宇放学回家后,既想看电视,又怕作业写不完。这种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

选项A,双趋式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选项B,双避式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选项C,趋避式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选项D,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题干中,既想看电视又怕作业写不完,是既希望接近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符合趋避式冲突。因此,本题C选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5.学生在数学课上认真做作业,在语文课上也能安静的听讲,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 )。

A.分化 B.泛化 C.同化 D.顺应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选项A,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选项B,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选项C,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选项D,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题干中,学生在数学课和语文课中都能认真学习,相当于面对不同的刺激有相同的反应,符合刺激泛化。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选项。

6.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理智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状态。

选项A,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选项B,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选项C,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

选项D,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题干中,情急生智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属于应激。故B选项正确。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之作文素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作家巴金十二三岁时,就会背包括《古文观止》在内的几部书了。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思路连上来的。”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范文】

论积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鲛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句话是荀子的《劝学》之中的,由此可见,积累是尤为重要的。一点一滴的知识的积累,使人拥有渊博的学识。试想,如果没有那一步步的积累,怎会有千里之行?如果没有那一条条小溪的积累,怎会有海的波澜壮阔?如果没有那一本本书里知识的积累又怎会有渊博的学识呢?积累是垒起通向成功之门的阶梯的砖石!

积累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是任何期待事业成功者的法宝。司马迁有了数十年如一日的苦著的积累,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诞生;祖逖有了每日闻鸡起舞的积累,才成为一代名将;王献之有了墨染十八缸水的积累,才成为了名垂青史的大书法家。苏秦没有锥刺古勤学的积累,怎会有挂六国相印的权力;李时珍没有跋山涉水寻药方的积累,怎会有《本草纲目》的出世;居里夫人没有提炼几十吨矿渣的积累,怎会有镭的发现;没有积累,任何人永远都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积累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积累是创造奇迹的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齿轮。还记得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反复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方获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为名的新药“606”,“606”的问世是他一次次失败经验的积累的结果。试想,欧立希如果仅试验一两次,失败后便撒手不干,那么会有“606”的问世吗?还记得作家狄更斯为了更好的描写市井人物,天天往返于市井,仔细观察描摹刻画,才能写出《双城记》那样的世界名著。试想,如果他并未积累那样多的写作素材,怎么会有那样的名著流传于世界?还记得数十年如一日研究炸药的诺贝尔吗?在经历了数百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在不断的积累中取得成功,并开启了人类崭新的研究旅程。如果他试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很渺茫甚至怀疑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而自甘暴弃,不另辟新径,那么TNT炸药怎能问世?正因为积累,学者们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创造辉煌。

“一”虽很小,但没有“一”的积累,哪会有成百上千的辉煌?一粒沙石虽很不起眼,但没有沙石的积累,哪会有珠穆朗玛屹立于群山之巅?我们怎能轻视积累的作用?万丈高楼,是一块块砖石垒起来的;万里长征是一步步跋涉出来的;浩瀚林海,是一棵棵树木堆积起来的;我们的成功,是知识一点点积累起来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请不要想凭借自己天生的聪慧来获取成功。否则,也会落得一个“泯然众人矣”的下场。踏踏实实地学习吧,只有积累才能助你取得成功!

笔试考点注意事项!

(1)“多”,广大考生在备考当中,抱怨最多的就是各种奇奇怪怪的外国人名和观点的搭配实在太多。以教育学为例,单单是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这两个章节,所要掌握的中外教育名家就不下20个;

(2)“杂”,人物思想的掌握很少有规律可循,教育学当中也有,心理学也有,各家观点也是百花齐放;

(3)“串”,这主要体现在单个人物的思想不是一次性集中出现,可能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教育学的知识点中,第二次就是在心理学的学习当中了。比如以伍德沃斯为例,第一次是以吴韦士的名字出现在个体发展的动因当中,第二次就变成了伍德沃斯出现在迁移的理论当中,不光知识点的跨度大,甚至连名字的翻译都发生了变化,不得不说确实给广大考生带来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