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高中思想政治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绝不像某些人所想象得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进步。”上述材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影响,而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C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目主旨不符;D符合题意,材料中“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说明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故本题选D。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内存,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说明( )。
A.有了哲学,生活就快乐了
B.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和功能。题中“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内存,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体现了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符合题意;AC说法不科学,排除;B项强调哲学的产生,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我国首颗人造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累计飞行近494天后,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于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成功撞月,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据此材料,完成3-4小题。
3.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的成功,表明( )。
A.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无限发挥
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的意识决定客观事物的发展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和利用规律。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的成功,表明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类可以在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人类,C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A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B错误;D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4.“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和成功撞月,只是月球探测的第一步,未来的探月之路将更加充满挑战。这句话体现了( )。
①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②认识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特点。未来的探月之路将更加充满挑战,体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③④符合题意;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①错误;认识来源于实践,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5.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两大阵营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符合题意;ABD均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二、材料分析题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请回答: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有人认为:“民族精神是历史精华的凝聚,而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因此,倡导民族精神已不合时宜”。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结合有关哲学生活知识简要评析。
6.【参考答案】
(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历史精华的凝聚;但她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倡导民族精神不但不会过时,而且会为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改革开放的发展。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7.【参考答案】
理论依据: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④倍增目标的确定,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条件
1.报名条件
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教育部办公厅*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一)身份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或居住证申领地在陕西省的申请人以及驻陕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和在读研究生)。
2.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二)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身体条件:身心健康,符合陕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考试当年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四)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中等学校(含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已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各科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政治学科《劳动者》知识点详解劳动者
(一)劳动的含义和意义
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二)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
1.从个人角度来讲,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2.从社会角度来讲,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三)当前的就业形势
1.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四)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1.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
2.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主创业与灵活就业。
(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必要性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3.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利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典型例题】
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稳增长首先是要保就业。在我国( )。
①党和政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公共服务和工作岗位
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事关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和劳动者的生活尊严
③平等就业作为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受到法律保护
④党和政府着力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就业的相关知识。①表述错误,党和政府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但不能提供工作岗位;③表述错误,平等就业是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而不是义务;②④符合题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因为在我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事关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和劳动者的生活尊严,所以党和政府著力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本题选C。
2.所谓“两栖青年”主要指年轻群体中有主业(工作)的兼职者和有主业的创业者,他们既有自己的主业,同时又兼着其他副业,或正在创业。“两栖青年”的出现,有利于( )。
A.社会分工细化,理财方式多样化 B.激发竞争意识和多种方式就业
C.提高综合素质,避免失业的风险 D.根本上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劳动者就业的相关知识。“两栖青年”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竞争,有利于促使劳动者树立竞争意识和多种方式就业,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与社会分工细化、理财方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两栖青年”的出现使就业竞争加剧,有利于刺激劳动者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这不意味着就没有了失业风险,C项中的“避免失业的风险”说法错误,排除;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是解决劳动者就业的根本途径,D项中的“根本上解决”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3.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当前,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依然是我国就业问题的基本面。为此,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就业摆在了“六稳”的首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党和国家的这一重要安排( )。
①旨在强化全社会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②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③是有效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是劳动者实现就业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答案】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就业摆在了“六稳”的首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党和国家的这一重要安排旨在强化全社会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①②项符合题意;发展经济是有效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③项说法错误;党和国家的这一重要安排有利于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但不是劳动者实现就业的内在要求和前提,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幼儿园大班老师周工作计划模板
榜样5观后感个人心得五篇范文
部队士兵年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范文)五篇
我的童心元旦初中作文五篇
语文一年级的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五篇
高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素材五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实用二年级教学语文课件设计模板
一年级实用课堂教学语文课件设计范本
高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模板
高一实用课堂语文教学课件范文
高一语文公开课讲评教案整理五篇
高一语文教案新编教学设计参考五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参考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名师优秀教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