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老师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一、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二、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教学设想
一、鲁迅的肖像描写和他对“我”的影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本文语言生动,饱蘸感情,而且意境集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以及旁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领悟、自得。
三、补充有关背景,以便分析课文。
四、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二、课内预习;三、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liuxue86.com,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今天,我们要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加黑字板书,下同)
二、指导预习
1.给下列词语中黑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 虐( )待 摩suō( )
jiǒng( )相 抖擞( ) 颓( )唐
chóu chú( ) 不能自yǐ( )
2.口头回答“理解·分析”中的第一、三题。
提示:第一题见课文;第三题(C)。
三、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8节
1.根据“揣摩·运用”中的第四题,阅读有关内容,并在书上作标记,准备口述以下问题。
(1)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近景”“一本书的特写”。
提示:
全景: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往上钻。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特写: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在内山书店,作者与鲁迅先生相遇,对鲁迅的外貌作了突出的描写。
(2)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特征的“中景”“近景”、“特写”的语句。学生逐项朗读,教师作适当讲解。
提示:
中景:“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教师讲解:
因为在暗处看,距离又远,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体态(瘦)、年龄、衣着;句中的“模糊”、“火光”、“烟雾”则是对远而暗的揭示。
近景:
引导学生朗读第19节。
教师讲解:
鲁迅从店后面走出来,距作者较近,观察较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容,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逐一展现在面前,逼真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抖擞的形象,从而由形入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特写:
引导学生读出写手的语句:第23节“竹枝似的手”,第38节“他的手多么瘦啊!”
引导学生读出写外貌的语句:第32节“黄里带黑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面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教师讲解:
鲁迅先生以极低的价格把两本好书卖给了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我”不能不“惊异地望着他”,距离很近,犹如电影里放大了的特写镜头,再次展现人物鲜明的外部特征,连同对“手”的描写,表明了“他”的健康“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灭了”的现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
(3)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一个字表达)描写这一特征有什么作用?
提示:
“瘦”。“瘦”是鲁迅先生顽强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4)作者写内山书店和鲁迅外貌的观察特点是什么?
提示:
观察特点是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2.提问:“我”与鲁迅见面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开始“我”只是模糊地辨出一个人的轮廓;当老人从里面走出来时,“我”感到这老人瘦而有精神;看到老人慈祥的眼光,“我”感到父亲般的爱;当他为“我”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感激;当“我”认出老人是鲁迅以后,爱戴、敬仰、狂喜之情喷涌而出,连用了五个称呼,从共同的目标、平易的态度、慈爱的关怀、引导和帮助以及卓越的斗争,高度赞扬“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平凡而高尚的关系(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和战士)。
3.小结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完整记叙了“我”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的情景。鲁迅先生荐书、赠书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青年工人,正体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鲁迅先生那“瘦得叫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已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革命鞠躬尽瘁。鲁迅先生的品格是崇高的,精神是伟大的,这令人难忘的一面,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五题。
2.预习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检查旧课作业;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三、总结课文;四、讨论练习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旧课
检查“揣摩·运用”中第五题的完成情况,先由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做适当讲解或提示。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集体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一层:(“这事到现在……我就更加坚强起来。”)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加坚强起来。
第二层:(“现在……继续前进。”)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第三层:(最后一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己。
3.阅读讨论。
(1)“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关部分,然后发言讨论,最后教师明确: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3)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讨论、小结:
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归纳:
既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又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这一部分是写与鲁迅相见一面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朗读、背诵第二部分
方法:先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当堂能背诵,最后检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课文
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叙写“我”偶然见鲁迅先生一面的往事,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踏着鲁迅足迹继续前进的革命意志。
2.教师归纳写作方法。
(1)成功的外貌描写,突出了文章中心。
例如,对鲁迅外貌进行三次集中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2)对比和衬托的运用,抒情和议论的结合,也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例如,“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与见到鲁迅先生“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的对比;用工人所受的虐待与歧视和鲁迅先生“正直而慈祥的眼光”对比,用阴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反衬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
五、练习
当堂完成“记忆·联想”中的第九题。方法:先由学生独立书面作答,然后通过学生口头交流检查完成情况,最后教师明确。
六、布置作业
课外书面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七题。
2.预习《一件珍贵的衬衫》。
初一语文老师的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难点: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学生找出其
共性,归纳出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让学生齐读课题)
2、了解背景,作好铺垫
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阿累: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齐读预习提示,整理出预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三: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出来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3)让学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联系起来,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深入探究,体会重难点
(1)让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齐读出来提问学生: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并加以详细分析
提示: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第一处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
(2)在课件上展示鲁迅的相片,加深学生对鲁迅外貌的印象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三处对鲁迅外貌的描写,说说这三处外貌描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明确:“瘦”(板书:瘦)
(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总共有几次写鲁迅的“瘦”,读出相关词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明确:6处“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5)除了肖像描写,本文还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中“我”同鲁迅先生的对话很精彩,意味深长,由学生找出“我”同鲁迅的对话,并自找拍档一起表演对话,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感受
(6)让学生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严肃慈爱/顽强战斗/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
5、详析课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并读出来
明确:“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板书:秋深、风大、天冷)
(2)提问学生: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①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又说明了“我”进店的原因;
②通过写天气的寒冷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提问学生: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心情如何?哪里可以看出来?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惊喜“《毁灭》?”、“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得到了保证似的”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提问学生: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指名让学生朗读出来
明确:激动“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5)指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7自然段,看哪一位学生读得最好提问学生:为什么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像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提示:1932年,中国正处于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非常猖獗,大肆捕杀革命人士,各大城市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阶段
(6)让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学生:
①“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提示: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②“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6、课文延伸,升华情感
(1)播放关于鲁迅的视频
(2)让学生结合课文与视频,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三个问题: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提示:切合鲁迅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自由发挥
四、布置作业
找一部鲁迅写的小说来读,写读书笔记
初一语文老师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掌握书下生字词。
(2)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质疑的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对文字的概括、加工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被书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liuxue86.com,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建筑大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贝聿铭简介)
二、解题
华夏顾名思义指中国,谁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示了中国什么文化的魅力?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解释词语:
剔透 轩然大波
遴选 萦系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出:
(1)在美国的建筑界, 贝聿铭
(1) 是怎样一步一步初露头角的?
(2) 在人们的非议中,贝聿铭设计的哪些建筑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3) 你对贝聿铭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四、研读课文
〈一〉感悟贝聿铭的杰出艺术成就。
1、(1)、出示快速阅读方法,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快速阅读方法:即不出声,不四视,眼光沿中轴线左右移动,视幅要宽……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能体现贝聿铭杰出建筑艺术成就的句子。
(3)、学生交流所找到的句子,教师及时评析。
2、(1)教师展示所收集到的图片,学生直观地感受贝聿铭的杰出成就。
(2)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导游,如何带领游客游览贝聿铭所设计的著名建筑。
(3)学生上台表演。
〈二〉感受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现贝聿铭的爱国之心的句子。
2、交流体会。
3、情景感悟。
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学生在歌曲中再次感悟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五、迁移:
1、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
2、学生谈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
六、总结:
从刚才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的爱国之情,我们只要立足现实,打好基础,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必能像贝聿铭那样拥有高超的技艺,定会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贝聿铭、了解贝聿铭,请看本节课的作业。
七、作业:
围绕“爱国”这一主题,请你写一篇文章、画一副画、或者用其它的形式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
八、板书设计: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杰出的艺术成就 赤诚的爱国之心
初一语文老师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了解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成就.让学生在领略建筑大师的风采及艺术人生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质。(创新精神)
2. 了解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其艺术性。
3. 学习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一片爱国之心。
4. 感受课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分清祥略,突出重点描写人物的写法。精心安排,选择材料。
5.学习描写人物详写和略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和描写、记叙、说明、议论多种描写方式的结合的方法。(创新精神是贝聿铭一生成就的核心)
教学重点:
1. 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其艺术性.
2. 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一片爱国之心。
3. 精心安排,选择材料描写人物的方法。
4. 详略,正面侧面描写人物,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
教学难点:
1. 贝聿铭建筑设计的艺术性、爱国情及其坚韧不舍从事设计,研究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 描述人物一生,精心选择,安排材料,突出中心,围绕主体的写作方法。
3. 详略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的方法,及多种表达方式在写作中的结合。
教学思路设计:
结合课文,展示贝聿铭相关建筑作品的图片,引导分析强调学生的主体感受。教学中以学生主体学习、感悟、分析为主,教师设疑,引导组织教学。
教学情境设计:
通过学生主体阅读,寻找相关材料,对贝聿铭这个人物先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之上,体会文章选材上的用意。结合课件展示,体会贝聿铭的建筑成就、艺术美感。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落实字词。
2. 梳理课文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3. 分析课文开头和第一部分。
4. 体会贝聿铭的建筑特点和成长历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1/5,而这还不包括侨居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华人遍布世界各地,许多还已经加入其它国籍,成为他国公民。但国籍的更改,并不代表其秉性的变更,无论他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其不变的是中国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勤劳、淳朴、踏实肯干、开拓进取等。这些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中华儿女,为当地为世界为整个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不朽的功绩,也为中华民族增光添彩。
如: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李政道 (美籍)
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 (美籍)
海外华人“艺术三宝” 赵无极 (法 画家)
周至中 (美 作曲家)
贝聿铭 (美 建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建筑家贝聿铭的一篇通讯,课前让大家查找了相关资料。现在就让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贝聿铭。(学生自己发言)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己将这位建筑界的华裔皇帝,介绍得差不多时。现在我们就作一假想,假如你是一名资深记者,现在由你来撰写这篇通讯,那么你准备如何加工处理刚才同学为你提供的资料,即你准备突出什么?如何构思?
总结:作为贝聿铭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家,你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有可写的东西。
比如,你可以叙写他的生平和求学历程,说明年青时奠定的基础是他一生辉煌的前提。
你可以选择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表述其伟大成就。
你还可以叙写他的家庭,突出父亲、妻子对他的影响,一个成功人士背后必定有着坚强的后盾,那就是他的亲人。
你还可以写他为中国作出的贡献,突出一个海外游子的中国情。
下面我们来看记者余玮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报道,看看他的构思是不是比我们的精彩。
二、朗读、生字。(略)
三、分析:
1.题目:
刚拿到书时,我看到这个题目,我以为是介绍中国文化的,殊不知是篇人物通讯,足一介绍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
为什么作者不用《贝聿铭传》、《一个伟大的建筑家》、》《建筑界的泰斗》等等,却偏给名为《展》?(这个问题等分析课文后再给答案)
参考答案:
贝聿铭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他已不仅仅是在设计建筑,从事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是在用“笔和尺“进行艺术创作,设计给人带来美感和享受的艺术作品。也就是说,他设计的建筑物,从肯、巴、香到中银,很大程度上其意义已不再是一件单纯的供人使用的建筑,而是一件经典的不可重复的艺术作品,而艺术是从属于文化的。
而这一件件艺术作品,就出自一位承继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华夏儿女之手,是一现代建筑艺术同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如香山饭店。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就贝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建筑的艺术,更是华夏的文化,是一个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
2.开头:
问题1:本文开篇就提到主人公吗?整整一段约200字,却不见主人公,为什么?
贝聿铭是位杰出的建筑师,体现其价值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他设计的建筑物。故开篇先宕开一笔,通过描述他设计的一个著名建筑物——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激发读者思考:如此宏伟建筑是出自谁手呢?从而引出设计者,本文的主人公。自然导入,既突出了其成就又点出了其身份。
问题2这座大厦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两个短语概括。
惊人的气势:体现在两个入口的数字上。
高贵的气质: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设计。开篇就以这具有惊人气势高贵气质的建筑突出了贝聿铭建筑的独特,不同凡响。
3.第一部分
问题:接着作者分三部分对贝聿铭进行介绍,那具体是哪三方面呢?能看第一部分侧重介绍的是他什么时期的成就?
从标题“初露头角”就可看出,此节介绍的是他早期的成就。
4.第二部分
问题1:这部分主要叙写什么?
从“奇迹”一词(世上少的绝妙的事物,这里指的是贝聿铭的作品。)可见该节重点介绍的是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突出成就。
人一生能造就一个奇迹,已经是难能可贵,而贝聿铭不是一次,而是“屡创”。
问题2:“屡创”体现在哪?
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100项以上,在世界各地均有,且获奖的有50次以上。
这众多的大型建筑,不可能一一道来,作者选择了哪几件来说?
肯尼迪图书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这三大建筑应该是贝聿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绝对的建筑奇迹,现在就让同学为我们介绍这三大奇迹,看看它们到底有何绝妙之处。(学生自由介绍,图片展示方字说明)
贝聿铭建筑的确是奇迹,同学的介绍,老师的补充,图片的展示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贝聿铭建筑的魅力。但我们除了通过这种比较直接的方式了解,认定贝聿铭建筑的高超,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呢?侧面。
请找出从侧面说明贝聿铭建筑艺术是奇迹的语句。
①“深深地获得肯尼迪遗孀杰奎对……金质奖章”
②“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杰出建筑师”
③“同年,贝聿铭获得了……巨大的宝石”
正面侧面结合具体说明了贝聿铭建筑的高超设计,独特魅力。
问题3: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又一个建筑奇迹却是在什么境况下产生的呢?
“非议中”
“非议”体现在文中哪些语句上?
在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时,贝聿铭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初生之犊”,启用他,必然招来其它建筑师的非议。
贝聿铭设计的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也曾引起轩然大波,……毁了金字塔。
最后作者用了一句议论概述了这种现象:
“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成功所在”
问题4:从“非议”到“骄傲、标志”这说明了什么?从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贝聿铭的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越意识,所以在当时总是不削为部分人所接家认同,而当人们真正懂得理解他的设计意图后,就会积极地肯定它的价值,将它推荐到很高的地位。
历史中这种情况很多。先进的新生物的出现,总会引起社会的波动,出现各种争议,不被一些权威人士认可。但历史会公正地证明一切。如伽利略、凡高……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贝聿铭的什么品质?
敢于创新、勇于探索
挑战传统、开拓创新
5.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从题目我们就可看出此节主要表现贝聿铭深沉的爱国之情。
问题1:他的爱国之情到底体现在哪里?
①生活习惯:
“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表明他生活舒适,事业顺利。
“66个年头”说明他离开祖国的时间已经很长,然而一生对中国的深情却依然萦系于怀,落实到生活中就表现为语言、衣着打扮、生活习惯、家庭布置等都是持中国传统。
②对中国的感情
回到祖国,他心中有无限的感慨。
请问他会感慨什么?
祖国的巨变,乡音乡土乡情,久别重逢,游子归乡。
——我的根在中国(指生命的根,民族的命运,割不断的祖国亲情)
当然,作为一个杰出的建筑家,他表达对祖国感情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在他的建筑设计中渗入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此节作者选取了两大建筑: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
问题2:学生介绍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
香山饭店:是“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找出有关根的语句
如何理解一系列关于“根”的寓意
“历史的根”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根)
“好的根”指优秀的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精华)
“枝”指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即现代的东西。
这一系列的比喻体现的正是贝聿铭的建筑理念,而香山饭店便将两种理念变主现实,而正是这便充分地体现了他的中国心,爱国情。寻根究底,而这深沉的爱国情,便是成就他建筑辉煌最根本的最本质的原因。
中银大厦:(请去香港的同学讲)
相对于香山饭店,略写,没有具体描写设计过程,大厦的外观,但引用了贝聿铭的话:……
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贝聿铭作为一个华夏儿女要为民族争光为国争气的爱国之心。
6.结束语:
最后一段,请结合标题理解。
自由讨论,参考答案见前。
从贝聿铭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可贵的东西?
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热爱祖国、永不满足、开拓进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中心
本文记叙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的杰出成就和对祖国的贡献,颂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深沉的爱国情。
初一语文老师的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熟练朗读课文。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和一些文言句型。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1、2。
三、学法指导
1、古文断句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的基础;反过来断句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古文断句有如下技巧:一、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如果断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就完全错了,因为\"犬\"不是后一句的主语,而是\"坐\"的状语,意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二、弄清对话的施受和引语起止。三、借助发语词、敬词、语气助词划定句子的起始。四、依据古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句。总之,正确地点断句子,应以所断开的每个句子必须能够独自成立,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为原则。古文断句标点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时应多朗读,培养语感;做练习时,注意各种断句技巧,多联系上下文语境,反复推敲,能力一定会有提高。
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对于一些文言虚词和特殊铺路工,要注意归纳整理,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导入:亲爱的同学,你是否知道“半部论语”这个成语呢?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就请查一查成语字典吧。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位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贤臣的故事。这位贤臣就是北宋大臣赵普。他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liuxue86.com,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一)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赵普的相关事迹,整理后归纳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的“冲关”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阖( )户 启箧( ) 处( )决 既薨( )
论( )语 寡( )学术 龌龊( ) 奏牍( )
补缀 ( )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少习吏事:
寡学术:
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
处决如流:
既薨:
发箧视之:
岸谷:
忌克:
卒用其人: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及为相(等到)。 B.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C.太祖乃悟。(就) D.卒用其人(终于)
4、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普/少习吏事。 B.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C.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5、填空:
(1)“半部论语”的意思是 。
(2)“手不释卷”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形容 。
(3)《赵普》一文出自______________,赵普是_____代名相。文中的太祖是________朝开国皇帝____________。
(4)解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①竟日:______________ ②次日: ______________
③明日:______________ ④他日:______________
三、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
1、朗读一: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
2、朗读二:根据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自译,标出懂之处,向老师请教。
3、朗读比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导学”一、二题。
(三)朗读比赛。
(四)巩固强化。
1、解释下列各句中文言词“以”的意思:
太祖常以读书: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普又以其人奏:
跪而拾之以归:
2、解释下列各句中文言词“为”的意思:
及为相: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3、本文中“龌龊”、“处决”“颜色”“明日”四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的用法不一样,请针对例句加以区别进行解释。
龌龊:
①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 )
②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 ( )
颜色
①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 )
②这幅画的颜色很鲜。 ( )
处决: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 )
②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今天处决了。 ( )
明日:
①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 )
②我明日去。 ( )
4、翻译下列句子:
(1) 太祖常劝以读书。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5)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2、 了解更多学习刻苦、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二、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1
三、学法指导:
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写出一个人独具的特点,表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面貌,更加深刻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人物细节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在学习本文时,要细心地找出本文在刻画赵普这个人物形象时所用的细节描写,并深入揣摩这些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文章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通过这两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中心。
2、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请你认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阖户启箧取书”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特征?
(2)课文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3、“晚年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等可看出赵普的什么精神?哪些句子体现了赵普读书的效果和学以致用的精神?
学习与研讨
(一) 复习导入。
(二)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导学”1~3。
(三)合作探究。
1、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迪?你还能举一、两个古代勤奋学习的读书人的事迹?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普“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学习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4、“太祖乃悟”中太祖“悟”的是什么?“卒用其人”说明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
5、文章并未详细写赵普举荐的是何人,也未写为什么举荐此人,这是作者的疏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大学生通用实习工作总结
学习五四精神心得体会7篇
高中优秀语文教学设计范文五篇
中职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最新五篇
高中优秀语文教学设计范文五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五篇
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的优化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的优化教学设计五篇
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的优化教学设计模板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语文高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模板
二年级语文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二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案设计模板
二年级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设计模板
最新人教版语文的一年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