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沪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阿林老师

《勉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文言常用词: 说、玩、登、秉、所以、经、注、疏、宁、济、间。

2、指导学生多读勤记笔记的方法,有目的的指导。

3、了解学生的已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4、体会其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更要体会长辈教诲子女的不辞劳累,呕心沥血之深义。

教学重点:

1、识记文言常用词: 说、玩、登、秉、所以、经、注、疏、宁、济、间。

2、了解学生的已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教学难点:

体会其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更要体会长辈教诲子女的不辞劳累,呕心沥血之深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刘邦少时失学,闻秦始皇焚书坑儒,心中窃喜,但当了皇帝后却深感不学之苦,便以切身体验来勉励儿子学习,没有半点伪饰;傅雷洋洋万言家书,旨在教育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

家训家书是中国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广大人民所诵读、手录、刻写和传承。

从皇室宗亲、权贵重臣到大师名流、乡野庶民的各种体例的家训家书我们可以体会其散发的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更能体会到古人教诲子女弟侄方面的不辞劳累,呕心沥血之深义。

今天我们学习被誉为这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中的一篇《勉学》。

二、沉浸

1、 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阅读注释①,了解作品出处,作家及该书内容。

2、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正音正字。

为、说、华、坎壈、无间

3、 熟读全文

三、体验

1、 学习第一小节

在熟读的基础上,参照注释自读课文第一节,教师引导订正。

(1) 重点词语累:

“说”—同悦”,取悦。但能说之也:只会用学到的知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

“华”—同“花”。春玩其花:春天赏玩它的花朵。

“登”—摘取,收获。

行道以利世也:实践自己的学问去造福社会。

修身以求进也:努力修身为了取得高官厚禄。

(2) 段意归纳:

古人今人学习态度对比,褒贬鲜明。以春华、秋实比喻,指出学习目的是为了修身利行。

2、学习第二小节

(1) 熟读第二小节,参考书下注释,翻译语段。

(2) 整理难写字词、重点词语

坎壈:困顿,坎坷。

专利:专一,敏锐。

(3)下面这个语段是从原文抽出来的,如果还原应该放在第二小节的哪里?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分析:应放在第二小节的省略号位置上。因为抽出的段落几个举例,都是围绕老了再学习读书的,正好是“犹当晚学,不可自弃”的例证。因而应该放在这里。议论文段落的学习要学会抓关键句。

(4)思考:第二小节前半部分的关键句是哪句?为什么?

关键句是“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因为后面是举自已的例子来对比说明,少时读书记忆力好,是读书的最佳时机,年纪大了容易忘记。它是围绕“固须早教”这个中心来论证的。

(5)归纳:学习固须早教,晚学犹不可放弃。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读第三小节,参看注释,试着翻译一下。

所以:(1)的原因(2)用来-----的

可惜:值得珍惜

专利:专一而敏锐

学者:(1)读书人(2)学习,“者”句间停顿。

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译略

归纳:正确对待经文,使言行有得,做到读书、做事两不误。

四、感悟

1、本文的题目叫《勉学》,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勉学”即“劝勉、勉励、鼓励后世子孙及世人勤奋学习。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三个自然段的议论要点。

第一段:学习在于“修身利行”。

第二段:学习在于“固须早教”“不可自弃”。

第三段:学习在于“使言行有得”“博览机要”。

3、这三段文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勉学”,请同学们思考并说出它们各自议论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段:学习目的;

第二段:学习态度;

第三段:学习方法。

4、在有说服力的事理面前,作者并没有舍弃对后辈及世人的真情,而是用情感的心灵的沟通去感召后辈,你感受到了作者亲情或人文的关怀了吗?

学生思考讨论作者亲情和人文关怀时要联系具体的词句,如:“修身利行”“吾七岁时,颂《灵光殿赋》”“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必能兼美,吾无间焉”等句来感受。

五、作业

1、背诵“然人有坎壈------而无见者也。” (必做题)

2、请学生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并和同学、家长交流。(必做题)

3、课外查找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积累修身、治学方面的名言警句。(选做题)

《勉学》原文和译文

作者简介

颜之推任官四朝。公元548年,发生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在江陵自立,颜之推任散骑侍郎。公元554年,西魏攻陷了江陵,颜之推被俘,后来在北齐任官。此后在北周和隋任职。他结合自己从小学的家庭教育和切身经历,写了一本《颜氏家训》(420年—581年),主张早教。他认为,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想分散,不易学习。袁衷等所记《庭帏杂录》下写道:「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周作人对颜之推和《颜氏家训》极为佩服,《夜读抄》里写了一篇《颜氏家训》读书笔记。钦定四库全书杂家类有颜氏家训二卷。

原文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后,便从文史,略无卒业者。冠冕为此者,则有何胤、刘瓛、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绦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还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当然。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样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魏武帝、袁遗,到老时学习的更加专心,这些都是从小到老勤学不辍的例子。曾子十七岁时才开始学习,最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后来终于当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易经》、《论语》的,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他们最后都成了大学者。这些都是早年沉迷而晚年醒悟的例子。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就好象面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也够愚蠢了。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

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熟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使之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为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文来解释呢,你说“居”指闲居之处,他说“居”指讲习之所,现在又有谁能看得见?在这种问题上,争个你输我赢,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值得珍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返,我们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以成就功名事业。如果你们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那我就不批评了。(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

E.G.

本文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勉学”节录。

中心思想

学习目的:修身利行。

学习态度:年幼不失良机,年老不放弃学习。

学习方法:学习要博览书中的精要之处,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

《勉学》知识点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言词语和句意,把握“勉学”的内容。

2.把握文章议论的角度,并悟出作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家庭教育内涵,感受从观念到内容的浓郁、细致、深远的人文关怀。

说明: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的《颜氏家训》,讲述立身治家、辨正世俗谬误、训诫后世子孙及世人,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寄予在优美的言词、动人的故事和丰富的学问之中。其中《勉学》篇更为广泛传颂,是因为它不仅仅说了“勉学”,也阐明了做人的一般道理,融入了作者对后世子孙及世人浓浓的关爱之情。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鲜明的对比、贴切的比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教给读者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中的困惑方法——学习目的在于“修身利行”、学习态度要“早教”且“不可自弃”、学习方法能使“言行有得”并“博览机要”。这些认识,只有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因此,教学的起始要紧紧抓住学生自我诵读、自我质疑、自我领悟这些环节。疏通文意应力求把握一句或一段话的整体意思,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对原文的直接理解上,从而改变“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的只见“言”不见“文”的读死古文的学习方式,所以设置学习目标一。然后,从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议论的侧重点中深化感悟浓郁深远的人文关怀,从而完成由文本内容到精神实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