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最新例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抒情主人公“那人”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南宋词人辛弃疾有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被人传诵。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有人说,那是辛弃疾在寻找他的伊人,也就是文章中的“那人”;也有人说,“那人”就是辛弃疾自己;还有人说,“那人”不是指人而是指作者心中的理想,众说纷纭。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词,看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简介背景:辛弃疾一生仕途坎坷,最后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因此,字里行间有种高洁的气质,但是也有孤独寂寞的显露。
三.初读体会
1. 自由朗读文章(结合文章注释提问,元夕之夜你在做什么,见到什么场景,那这首词又写了怎样的场景)
2. 个别朗诵(正音)
3. 再读词文,分组讨论上下片内容。
四.赏析词文
(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对这首词的理解)
1. 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目,那么词中从哪些方面来写元宵节的盛况的呢?下面我们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一下。
( 提示 :A.焰火:如花树如星雨——形态之美。
B.车马:宝马雕车香满路——服饰华贵,观者之盛。
C.音乐:凤箫声动——音乐美妙。
D.花灯:玉壶光转——光彩夺目
E.士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妆扮、情态之美。
总结:上片反复渲染了一个动态的绚丽的灯节之夜。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2.元宵节盛况的描写中既写景,也写人。上面我们看了热闹的景象,那文中又出现了几类人,主角是谁?请分析概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提示:两类人:“笑语盈盈”的仕女;“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主角:“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形象: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
3.写景、写人起到什么作用?(既然主角是“那人”,文章却用十三句中的九句来写景,写别的喜欢热闹的女子,对于写主角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吗?
提示: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A.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总之,这都是为了衬托“那人”的,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采用烘云托月之法,用意全在烘托那人。)
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 “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提示:从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写出作者尽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随波逐流过着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而甘愿在这疯狂的热闹中独守着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五.知识迁移: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例如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做学问三境界)。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是写离别的痛苦。闺中人一夜难眠,晨起登高,极目远眺,西风黄叶,天涯路长,想和思念的人通个音信,却因山长水阔而不知道他在何处。这句词富有哲理,王国维以此说明第一境界:高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写思念一个女子,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写上元之夜,灯月交辉、车马喧闹。观灯女郎,笑语幽香,飘然而过。然而意中人千寻万觅,杳无踪影,似乎已经绝望了。谁料蓦然回首,竟看见他在灯火阑珊之处。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
规律总结:
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古典诗词中常常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如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为全词定下了凄凉伤感的基调,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字字含情
方法指导:
如何区分渲染和烘托两种手法及其作用?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烘托是一种侧面描写,即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从次要方面下笔,加以修饰和陪衬。烘托又称烘云托月,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从云写起;或为了表现红花的美,反复地刻画绿叶。所以烘托的“托”略带“衬托”的意思。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种种描写,就是从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渲染则是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意境,而对景物或声音进行描写。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者开头写寒蝉凄惨悲切的叫声,目的是为下文的离别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
课堂训练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答:这两首词的共同之处:二者都是以元宵灯节作为描写对象,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方法上,都用了对比手法,极写元宵盛况,反衬出一位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抒发的是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用比喻、白描、对比、渲染、以乐写哀等手法。
其不同之处是:辛词只直接对过去的元宵没有牵涉,而李词对今年的元宵的用笔方式与辛词不同,并没有真正突出其繁华场面,而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立意不同。李词所抒发的是家国之慨和身世之感,而辛词则是表现了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从政治层面来说,是对朝廷奉行投降国策并由此带来的政治现实的不满,从而表现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在对比手法上,二者也有所不同,李词除了今昔对比外,还从人与我、乐与悲等多方面进行对比,辛词主要是将世俗与“那人”进行对比。李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全优设计》p111第六 第七题
2整理笔记
教学反思: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最新例文2
教学目的:
1 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用法。
2 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3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4 分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三读法
第一课时
目标:解题,介绍作者,认读课文,讲解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课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佳作。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把“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感人至深。
二.介绍作者:
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本单元的《登泰山记》(姚鼐)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四.听录音,正音正句读: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渗漉(shenlu) 栏楯(shun) 兀(wu)坐 修葺(qi)
B 斑驳(bo) 异爨(cuan) 老妪(yu) 汝姊(zi)
C 阖(he)门 长号(hao) 偃(yan)仰 婢(bi)女
D 扃牖(jiongyou) 呱呱(gu) 门扉(fei) 象笏(hu)
.断句练习:判断下列各句断句是否准确。
1.日过午/已昏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3.鸡/栖于厅 4.吾家/读书久不效
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6.述诸/小妹语 7.然/自后/余多在外
正确的是:1.3.5.7
五.讲解第一段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句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用来判断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具有什么属性或属于什么范围的句子。译文中,能翻译出“是”,相关内容一定做谓语。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判断的词有:①也,用“……,……也”的句式,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②用“者”“也”表示,其句式为“……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③用“者”表示,句式为“……者,……”,如“陈轸者,游说之士”;④用“是、乃、为、即、则、非、亦、必、诚、皆、本”等词语表示,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⑤不用标志,直接用主语和宾语组合,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2.“室仅方丈”中“方丈”一词是何意思?
答:“方丈”是一丈见方的意思,也就是平方丈。这个词也另外用来指佛寺或道观中主持住的房间,并借以指寺院的住持。
3.“使不上漏”、“雨泽下注”和“以当南日”中“上”“下”“南”几个方位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答:“上”“下”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从上面”“向下”;而“南”还是名词,做定语。
4.指出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用法。
①以 A 以当南日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臣是以无请也 D 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胜 A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B 予观乎巴陵胜状
C 何可胜道也哉 D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E 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③时 A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B 小鸟时来啄食
C 秦时与臣游 D 谨食之,时而献焉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三五”表示“十五”。古人记时,往往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的数量。再如“年方二八”,表示为十六岁。“桂影”指月影,神话传说,月中有桂花树,所以用桂代月。
六.朗读本段,边读边翻译。
七.分析与板书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第二段:
1.“然余居于此”中“然”和“居”应怎样理解?
答:然,但是,表转折;居的用法是居住,作动词,它的其它用法还有: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居官守法 ④二者必居其一
⑤昂其值,居为奇货 ⑥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意思:①经过 ②处于 ③当,任 ④占据 ⑤存储 ⑥坐
2.本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多可喜”转景入画,“多可悲”点人事兴衰。
二.分析第三段
(一)分析第一层
1.释义:
①先是:即“先于是”,在此以前。
②……为一:成为整体,“一”是数词作名词。
③“而”的用法:
A 墙往往而是 B 客逾庖而宴
C 呱呱而泣 D 而庭阶寂寂
E 某所,而母立于兹 F 余扃牖而居
释义:A修饰连词,“地” B顺接连词 C修饰连词 D转折连词 E“尔”,你 F修饰连词
④东犬西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鸡栖于庭”是什么句式?
状语后置句式。栖,读音同“期”,居住,停留。
3.本层写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答:写与诸父饮,后庭院一再变迁,家境没落,表现一个“悲”字。
(二)分析第二层
1.妪:老妇人。
2.乳二世:乳,名词做动词,喂乳。
3.“厚”的用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 ②水之积不厚
③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④遂厚葬之
意思:①好 ②深 ③忠厚 ④优厚
4.“先”的用法:
①争先恐后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先妣尝一至
⑤先达德隆望重
意思:①前面 ②率先 ③在……之前 ④逝世的 ⑤前辈
5.“所”的用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②鱼我所欲也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所以动心忍性
意思:①地方 ②……的东西 ③被 ④用来……的方法
6.分析:试概括本层的主要内容。
答:本层简间接追述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三)分析第三层
1.束发:古人男子十五岁要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丁。
2.“过”的用法:
①大母过余 ②非寡人之过也
③过故人庄 ④有过之,无不及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⑥从轩前过
意思:①看望 ②过失 ③拜访 ④超过 ⑤犯错误 ⑥经过
3.“若”的用法
①久不见若影 ②仿佛若有光
③噤若寒蝉 ④若夫乘天地之正
⑤不思而言,童子不若
意思:①你 ②像 ③像……一样 ④至于 ⑤比得上
4.“效”的用法
①吾家读书久不效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③斯用兵之效也 ④东施效颦
意思:①成功 ②任务 ③效果 ④效仿
5.“当”的用法:
①他日汝当用之 ②以当南日
③木兰当户织 ④今当远离
⑤旗鼓相当 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⑦安步当车 ⑧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意思:①一定②“挡”,遮挡③对着④将要⑤对等⑥把守⑦当作⑧如果
6.分析:本层写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写自己怀才不遇,表现了愧对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读本段文句,指译难句,板书总结。(略)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分析最后三个自然段,并总结。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四段:
1.“故”的用法:
①轩东故尝为厨 ②公问其故
③温故而知新 ④西出阳关无故人
⑤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⑥此物故非西产
⑦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意思:①从前②缘故③旧的④老交情⑤所以⑥本来⑦仍然,还
2.“殆”的用法
①殆有神护者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③思而不学则殆 ④丧失殆尽
意思:①大概②危险③“怠”,懒惰④几乎,差不多
3.分析:试概括本段内容。
答:本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和项脊轩四遭火灾未焚毁的往事。
二.分析最后两段。
1.“为”的用法:
①余既为此志 ②庭中始为篱
③吾从板外相为答应 ④轩东故尝为厨
⑤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⑥窃为大王不取也
⑦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⑧唯弈秋之为听
⑨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⑩为富不仁
①写②做③作④作为⑤被⑥认为⑦替⑧宾语前置的标志⑨是;呢⑩为了
2.“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3.“书”的用法:
①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④得鱼腹中书
⑤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⑥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⑦或凭几学书 ⑧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意思:①信件②书籍③文书④字条⑤写⑥奏章⑦书法⑧《尚书》
4.“余久卧病无聊”中“无聊”与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答:相同。这里指没有精神寄托。现代汉语也是指因精神不好而烦闷。
5.“制”的用法:
①增其旧制 ②其制稍异于前
③其牙机巧制 ④履而制六合
⑤因地制宜
意思:①规模②式样③构造④控制⑤制定
6.正文与附记写作时间大约隔多久?
答:大约十六七年。35岁中举后即离开项脊轩定居嘉定;29岁时魏氏卒,故为文当在18岁,35-18=17。
7.最后一句在文中有何表现作用?
答:作者回忆妻子手栽的枇杷,睹物思人,表现自己内心无限惆怅的心情。
三.齐读附文,分析板书:
四.中心:作者以项脊轩为线索,追忆了许多可喜可悲之事,写出了对这座百年老屋的亲切感受,也写出了对亲人的深挚怀念,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功业未就的忧愤心情。
五.写作特色:文风朴实,感情真挚,叙事曲折,自然动人。
1.景物描写富有诗意(第一段)
2.细节描写真实感人(老妪与我的交谈)
3.骈散结合的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如描写景物的句子)
六.作业
1.读文。
2.归纳词性活用的词、特殊句式、通假字。
3.完成一词多义的练习作业。
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最新例文3
《琵琶行》教学设计
一 基本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琵琶行》是一篇情感充沛的美文,通过诵读和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会体会到文章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二 教材教法分析
《琵琶行》是第三模块第二单元的文章。教学本单元有一个要求就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审美方面说,审美对象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没有情感真空的形式美,也没有不用包装的情感美。诵读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可以使作者和读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学生通过学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为理解作者情感做准备,通过问题的设置,把握诗人的情感线索和结构线索。
三 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教学感受诗人的情感美
2利用学习学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诗歌的整体美
3通过语言品味领悟形象美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情境,感受诗人情感
四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后附学案)
第一部分 导入:总结上节课所学,由琵琶声入手,伴随着琵琶声一起走进诗人和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诵读课文第一段感受第一次的琵琶声应该是怎样的?(学案)
第二部分 重点解读琵琶声
1诵读第二段,把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体会每一段乐曲中演奏者的情感,并说出思考过程。(学案)
分成四部乐曲
序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悲凉伤感
第一乐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欢乐愉快
第二乐曲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幽愁暗恨
第三乐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悲愤不平
2找同学示范朗读第三段,思考琵琶女的情感变化和琵琶女身世遭遇是如何对应的?(用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再次解读琵琶女的演奏)(学案)
琵琶女的情感 琵琶女的身世
悲凉伤感 深夜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欢乐愉快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幽愁暗恨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故。
悲愤不平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寒。
琵琶声表达出演奏者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是演奏者身世遭遇的写照。
第三部分 解读青衫泪
齐读第四段,把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诗人身世遭遇进行对照,理解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时理解塑造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的现实意义。(学案)
琵琶女 诗人
京城女 ------- 身份 ------- 京城官
色艺双全 ------- 昔日 ------- 才权并重
独守空船 ------- 今日 ------- 谪居卧病
受侮辱的艺人形象 受排挤的知识分子形象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青衫泪因怜人悲己的两重感情交融在一起积累沉淀而成,这泪水既是对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重利薄情、重色轻才的控诉。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总结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把握诗人的行文思路,有利于充分把握诗人情感,更有利于课文的背诵。
三次琵琶声:先是诗人送客听到第一次琵琶声,第二次请出琵琶女为自己弹奏一曲,弹奏结束后琵琶女又说了自己的身世经历,诗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动,也叙述了自己的经历,第三次再请琵琶女弹奏,为她翻作《琵琶行》。
每段之间都有对应 。 第二段演奏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每一段乐曲表达琵琶女不同的情感对应着第三段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的变化,琵琶女的遭遇又是和第四段诗人的遭遇相对应的。
第五部分 作业
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不少于100字)写在作业本上。
五 板书设计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怜人悲己 ︱
琵琶声 ←→ 琵琶女的身世 —— 诗人的身世 —— 青衫泪
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最新例文4
教学目标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
1.指名朗读课文,口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也可在学生预习时提供)。
(1)五义士
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沉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士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2)周顺昌
(1584~1626),字景文,号蓼(l))洲,苏州吴县人。万历进士,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为人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指斥魏阉并为之送行。天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与他“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受尽酷刑,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以昭雪,赠太常卿,谥忠介。(详见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
(3)张溥与复社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江苏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复社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年,是和阉党斗争的东林党的继续,他们自认为东林党的继起者。复社是文社,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历是很少有的现象。
3.补充介绍作者
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书斋曰“七录斋”(其专集之名即来源于此)。18岁那年,魏忠贤阉党开始专政,政治更加黑暗,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本文作于魏忠贤“投缳道路”(1627年冬)之后,当是崇祯元年(1628年),其时他26岁。
4.学生口述苏州市民_经过。(略)。
(三)诵读第1段
步骤:
齐读一遍后,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解答后再齐读一遍,然后进行评点。评点方式有三:①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评点,教师巡视中发现好的评点,向全班推荐;②教师提问,学生答问,再加以概括,使之成为评语;③教师作补充。评点后练习背诵并作检查。(以下各段同此)
评点: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为第3段叙事张本),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为第4~6段议论张本;“义”,全篇纲领)。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首提“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点墓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用感叹结住叙事,为下文蓄势。)
写法指要:
作墓碑记,故先叙墓之由来;况此墓来得不寻常,尤非先说不可。此段纯属叙事,用一个“盛”字作结,却将作者胸中议论托出,何等笔力!
(四)诵读第2段
评点: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极言为时之短。这是引导句,为的是引出下面的议论)。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一比,与常人比)?独五人之曒曒,何也?(承上段“盛”字。)
写法指要:
此段不接着叙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事生发议论,以常人与五人对比,已暗含“死生之大”之意,为结尾张本。由此再进一步展开,真可谓“出奇制胜”。(略释作文中的“奇正”之法。)
注:以上内容大多可以化为启发提问,不是由教师说出。(下同)
(五)诵读第3段
评点: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犹记”统领本段叙事。“周公之被逮”承开篇首句),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周公义者,吴民亦义者,“义”是一段叙事主旨),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须对照下文“矫诏纷出”,义勇如见)。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此处点出五人姓名,值得玩味),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承首段建墓事,妙。)
写法指要:
本段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始末,而以“激于义”三字为统帅,至五人姓名戛然而止,即又回到建墓事上,此亦跌宕之法,盖为下文蓄势。
(六)诵读第4段
评点: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非“激于义”,何能如此!“然”,带出一层新意)。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二提“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再次照应建墓事,可以少慰人心)。
写法指要:
将五人当刑时的表现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来写,进一步突出了“激于义而死”一语。以上两段皆叙事,承首段而来。
(七)诵读第5段
评点:
嗟夫(由此引出大段议论)!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二比——与缙绅易志者比。用疑问句式表出:上句用“欤”,下句用“哉”,褒贬之意昭然若揭。二问中重在第二问,下文即回答)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之死关系到当时的大局),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正义已伸张),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解释:
“非常之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熹宗)不豫(病危)时,魏忠贤张(嚣张)甚,中外危惧。上召皇弟信王(后即位,即明怀宗)入,谕以当为尧舜之君,再以善事中宫(皇后,熹宗之后)为托,及委用忠贤语。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迎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庖也。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烛独坐。或曰,忠贤欲自篡,而崔呈秀以时未可,止之。”
写法指要:
本段只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仍是在“义”字上做文章,这是为下段更深一层的议论作铺垫。
(八)诵读第6、7段
评点: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暗指魏党),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两种作法,一般丑态),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三比——以五人之慷慨赴死与。“高爵显位”之畏死比)?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虽死犹生,何等荣耀!)也。不然(反掉一段,文势振宕。四比——设想之比,以五人“尽其天年”与今之“百世之遇”比),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非经魏阉之乱,不能作此悲壮语)?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借交代作记缘由点明全篇主旨)。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此处再结一句,以示其“买脰”、“墓葬”之功不可灭)。
解释:
①“为人记”,替它写了这篇墓碑记。“记”,不是记述,而是指这篇文章。②“明死生之大”,阐明死的重大意义。“死生”,偏义复词,偏“死”,“生”无义。③“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语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同“或”,或许。作者用的是委婉说法,使行文有波澜。
写法指要:
前段说五人之死在政治斗争中的重大意义,本段更进一层说五人激于义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这就站得更高了。作者在行文上也很讲究,连用四个长句,气势磅礴,波澜横生,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用的是“卒章显志”旧法,却又有其创新之处,读后使人胸襟开阔。五人之死,有此篇碑文,千古不朽矣。
(九)齐背全文
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最新例文5
《石钟山记》教案
[课文说明]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石钟山记》教案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以为:认为
临:接
微风鼓浪:鼓,激荡
常:一直,时间副词
钟磬:(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
访:探寻
双石:两块石壁
腾:传扬
徐:慢慢
歇:消失
1、指导朗读第一段
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声。
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
2、质疑。
(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
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
(自圆其说即可)
(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
a依据事实
b人们的态度
c质疑理由
郦说
a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b人常疑之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a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b余尤疑之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齐背第一段。
二、研度读第二段
(一) 1、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2、指导诵读:
“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 ;那段景物描写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
(二)探疑
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起探寻石钟山的?
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板书背诵要点)
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
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作者的心情怎样:余方心动欲还
( 动:惊。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现在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
好,大家来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么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
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背他)
这是另一种声音“窾坎镗鞳之声”,形成原因:“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
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
(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
(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曲的名字,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也十分悦耳了,这里作者也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
(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
“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郦道元
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三)背诵指导:
路经始终山——小童证明以声得名——山中恐怖景象——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声音来源——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三、研读第三段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
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
终不肯:副,始终
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陋者:不会思考的人
乃:竟
实:真实的原因
是以:因此
(二)解疑
1、在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者用反问句发表肯定的论断
(1)第一句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
语气强烈,突出全文的主旨
2、那么长期以来关于始终山命名的由来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
第一 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郦道元)
第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士大夫为什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第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李渤、小童)
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作者为什么“叹郦元”而“笑李渤”?
引申: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
苏轼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
A命名与声音有关。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
B与它的山形有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
四、齐背全文。(搞各种形式的背诵活动)
五、讨论:《石钟山记》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一件平凡的小事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销售专业人士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写
建筑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范文五篇
销售专业人士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写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二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窗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道士塔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最新案例
语文年度教学简短总结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最新范文
新高一语文教材教案案例
职高高一语文教案模板
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案例文
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