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推荐五篇

莉落老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天外来客——陨石》

一、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

二、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张陨石的图片,大家观察一下,它与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不同?

2、今天就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

3、看到这些石头,你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大家认真听,课文中的生字,句子有没有读准确。

3、认读新的生字朋友。(出示生字卡片)这些生字朋友谁已经认识他们了?

4、(课件出示所有生字)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有没有好办法能帮助记忆?

5、在初读课文后,你对陨石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6、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

四、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带着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合作读书,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讨论交流,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一会儿可以加以补充。(陨石在宇宙中是一些星体,沿着自己的轨道不停的航行,当它和大气接触时,由于分裂变成了小碎快来到了地球上。)(它们在天上其实自己也不会发光,是太阳的光照在它们身上,我们才感觉它一闪一闪的。)

3、(出示)“它是一块沉睡的物体,还没有被生命唤醒。”

(1) 理解“沉睡,唤醒”

(2) 课文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体会出什么?(它们来地球可以让我们研究宇宙中星体的结构。)

4、大家想一想,从陨石身上我们还可以研究出些什么?它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事情?

5、齐读课文最后两小节。

(1)你觉得它会在回忆什么?

(2)理解“信使”的意思。

(3) 一块石头又怎么能当信使呢?

(4)你们想知道陨石过去的哪些行踪?我们来问问陨石吧!

(5)问了这么多,又怎么能得到答案呢?(只有去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五、作业设置。

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准备下节课讲陨石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

《珍珠泉》

《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通过对珍珠泉的描写,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教学本课,笔者以“口语交际”的形式组织阅读,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使学生既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阅读方法,又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做铺垫。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5个字(包括一个多音字“担),能用“缘故、朴素”造句。

2.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每一段的基本意思。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7个生字,用“缘故、朴素”造句。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师: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泉,它有什么特点。我国还有很多神奇的泉,你知道吗?(学生可说“资料袋”中的内容,也可说自己搜集的内容。)作者吴然的家乡也有一眼泉,叫——板书课题《珍珠泉》。

2.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眼泉为什么叫珍珠泉?在作者的眼里,它是一眼怎样的泉?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

同桌轮读课文,互相订正读错的字词,最后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招聘“导游”,模拟“游客”

1.师:风景优美的“珍珠泉”迎来了很多游客,景点管理部门想在我们班招聘一批小导游,你们想当小导游吗?

播放旅游景点中导游解说场面的片段(30秒钟之内)。

思考:导游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城市学生对导游这一职业较为熟悉,该环节可省略。)

2.师:要当好“珍珠泉”的导游,你认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后归纳

(1)要熟悉“珍珠泉”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特点介绍给游客;

(2)针对游客最想知道的进行解说;

(3)解说时要富有感情。

3.师:如果你是一名慕名来到“珍珠泉”的游客,最想了解什么?最想对导游提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小结。可能有以下问题:(1)“珍珠泉”为什么会不停地冒着水泡?(2)珍珠泉为家乡作出了哪些贡献?(3)“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这句话什么意思?……

三、品读课文,准备“应试”

1.出示“导游”招聘条件。

考题

(1)概括介绍“珍珠泉”的特点。

(2)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详细、生动地介绍“珍珠泉”的美丽景色。

(3)能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

要求

(1)能主动、热情、大方地为游客作解说。

(2)介绍“珍珠泉”的特点时能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表达出对“珍珠泉”的赞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能认真倾听游客的提问,并认真、耐心、有礼貌地解答。

2.学生根据招聘条件中的“考题”和“要求”细读课文,四人小组内每人轮流当导游(其他当游客)进行模拟“招聘考试”。

3.教师巡视各小组“应试”情况,学生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1)解说课文第2自然段内容时,要注意“水是那样绿……已经发黑的树叶”这两句话,既要突出绿的程度,又要表达出赞叹的感情。

(2)解说第3自然段中“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这句话,要突出水泡的顽皮。“开始水泡很小……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要表现出轻松、活泼的情感。“水面和潭底……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要表现出水泡色彩丰富、晶莹剔透的特点。

(3)第4自然段有一句话:“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要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在什么时候说较好,如何强调重音和停顿,如何表现出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

4.出示“珍珠泉”挂图,指导学生凭借挂图解说,并能恰当用一些手势辅助解说。

四、组内比赛,竞聘“导游”

1.组织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进行解说比赛,推选出优胜者(每组1名)。

2.老师为优胜者颁发“导游证书”。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续

小导游们,你们的解说尽兴吗?小游客们,你们这次“珍珠泉”之行愉快吗?

下一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乡,而且还继续招聘小“导游”。你们准备带领游客到家乡的哪个景点参观,如何解说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

《美丽的槐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照样子写叠词。

过程与方法: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到槐花一词,老师仿佛就闻到一股甜丝丝的清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闻到过?春末夏初的五月,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之中。这美丽芳香的洋槐之花,给槐乡孩子带来了甜蜜和欢乐,你们想不想也去享受一番。那我们去看看五月洋槐开花了板书:(槐花)开得怎样?

二、初读课文扫请生字

1.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

2.小黑板检查生字、词

3.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段

1.看图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

2.小声读课文,看看哪一段课文是描写这幅画的?(第1段)师:读了课文,看了图你喜欢读哪几句话?为什么?{相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洼,坡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小辫。}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花形可爱)

5.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听出你们槐花,难怪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师:谁喜欢读这句话。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满足之感。孩子们勤劳可爱。)板书:勤劳可爱

6.这白白的花儿像小辫一样挂在枝头,这难怪蜜蜂喜欢,孩子们满足,槐花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风儿打的旋涡……浸在香海中。)板书:花香

过渡: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到了槐乡孩子勤劳可爱,槐花又白、又香、又美。是呀!槐乡还有比槐花更美的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从美文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槐乡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给孩子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你能背诵描写春景或物的古诗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们最兴奋的季节。读了《美丽的槐乡》,你已经有了哪些收获?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槐乡之美和槐乡孩子的美丽可爱。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你最喜欢什么呢?自由板块式学习课文(根据学生的选择,学习课文)我们来自由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你读懂了什么?(槐花香气扑鼻)那些词中体会到的?(熏醉、美滋滋、卧在、)

3.课文那些句子写了槐乡孩子热情好客?

板书:热情好客

4.指名读。

师:谁知道槐花饭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节里,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槐乡旅游胜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你会怎样招待他们。

6.四人小组讨论。

7.交流。

师: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我们江南的孩子们也是非常热情好客。槐乡孩子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2.自由读第三小节。

3.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味甜纯朴可爱

4.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他们纯朴可爱吗?

四、学习第四小节

师:槐乡的五月是怎么样呢?我们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因为,五月的槐花盛开了,形态可爱,香味诱人,这时候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采花做饭,享受花香,用槐花饭来招待客人,装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总结课文

槐乡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

《山里的孩子》

一、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健壮”、“漫山遍野”等词义。

2、懂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对山里孩子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出总起句,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

三、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你们到山村里去过吗?了解山里的孩子们吗?说说你们了解的山村,了解的山里的孩子。

(二)课文录音

(三)学课文,

1、自读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

(2)说山里孩子是怎么样的?

2、反馈。

3、生字新词的学习

(1)正音:甸盈歇跃充

(2)形:形近字组词

键()蹬()歇()盈()

健()登()渴()盆()

(四)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自由读:你发现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2、回顾怎样读懂总分段式。

3、按步骤自学总理解中心词“健壮”

4、细读这一段:山里的孩子怎么会长得这么结实、健壮呢?

读中体会,读中交流。

5、理解“满山遍野”:读课文,从课文中句子来理解。

想象说话:他们在山冈(),他们在竹林()……

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赶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用欢快的语调读好第4句。

6、感情朗读、

7、试背诵。

(五)作业

1、扩词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和表示怎么样的词

一()野花()一()凉茶()

一()鸟叫()一()客人()

一()动物园()一()翠竹林()

五、教后记

今天这堂课,我觉得上得很有味道。特别是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是,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满山遍野”,在读中来悟“结实、健壮”,觉得特别好,很大气。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点写具体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巩固复习字词,理解“向导、热情好课、充满”等词的词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1.复习引入:

(1)趣味引背:

(2)回顾学习方法

2.学习课文第2段

(1)用这样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二段

课文第二段是按()写的。总起句是(),中心词是(),分述部分是第()句,从()、()、()三方面具体来写。

(2)读后反馈校正。

(3)读中感悟,句子比较,体会山里孩子的热情。

他们迎接进山的客人。

他们笑眯眯地欢迎进山地每一位客人,为客人当向导。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茶。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窝里。

比一比,哪句话更能体现山里孩子的热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3段。

(1)出示填空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理解“幻想”

(2)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他们充满幻想。找到有关句子进行充分朗读。

小组内先读在推荐同学读。

重点评价朗读:表现山里孩子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样子。

(3)连起来读分述部分

(4)山里孩子幻想真多呀!课文哪个词说明这一点?

(5)启发想象:他们还会有哪些幻想?

(6)要是山里孩子这些幻想都能实现的话,山村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4、分组齐读课文这三个小结。

5、讨论:山里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

教师充满激情小结: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培养了他们那样的胸怀,那样的气魄。

齐读最后一句话。

6、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

7.作业

1.完成作业册

教后记:

第三课时

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能仿照第三段,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一、听写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进行:

(1)先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然后组内推荐一名

(2)各组推荐比赛

(3)评出优胜

2、背诵课文

三、读写迁移

教师启发:山里的孩子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从小就有把自己的家乡装扮地更美的打算。我们城里的孩子也充满幻想,也希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地更加美丽。围绕“城里的孩子,心里充满着幻想”这一总起句说话、写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5

《山里的孩子》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2、3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点写具体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复习巩固字词,理解“向导”、“热情好客”、“充满”等词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用总分方法写的一段话。

难点:读懂2、3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点写具体的

(三)课前准备:录象、录音

(四)教学过程

1、读读第1段,说说学习这一段的方法。

2、学习第2段。

(1)初读感知,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写?

课文第2段是用( )方法写的。总起句是( ),中心词是( ),分述部分是第( )句,从( )、( )、( )三方面写具体。

(2)自学这一段,完成填空题。

(3)反馈、校对。

(4)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山里孩子的热情。

① 他们迎接进山的客人。

他们笑眯眯地欢迎每一位客人,为客人当向导。

②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茶。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窝里。

比一比,说一说哪一句更能看出山里孩子的热情好客;抓住带点词体会。然后指导读好这句话。

(5)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说说这段写什么。

3、学习第3段。

(1)按第2段的填空题,自学这一段。

(2)校对答案,辅导难点。

估计学生对这一段的第2句话的意思难以概括,可引导学生读句子思考:“果树结果、鲜花开放、小草翠绿、小溪欢跳”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概括。(舒适)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他们想为家乡人们创造一个永远舒适、美好的环境,用满怀激情的语调读出山里孩子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样子来。

(3)有感情地朗读分述部分。

(4)山里的孩子幻想真多啊!文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充满)想想,他们还会幻想什么?

(5)小结:要是山里孩子的这些幻想都实现的话,山村将变得更加美好。他们是多少热爱自己的家乡,多么有理想啊!

(6)齐读。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4、学习第4段。

(1)结合板书,复述前三段内容。

(2)山里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读第4段,这句话把大山比作什么?从哪儿看出?

(3)小结: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的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培养了他们那样的胸杯,那样的气魄。

(4)带着山里的孩子对大山的热爱之情读这句话。

(5)以“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为总起句看板书复述全文。

5、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