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资格思想品德练习题及答案

孙小飞老师

初中教师资格思想品德练习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资格的笔试当中,一些在历年考题里频繁出现,而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陷入这类考题中的文字陷阱,导致分数不理想。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这类容易出错的重要知识点的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考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患于未然,顺利取得教师资格证。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认为:“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去看看他的朋友。”对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

A.朋友中有一个人出了问题,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有问题的

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大

C.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D.以后交友选择完美无缺的人

1.【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朋友的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所学,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C符合题意;A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B观点错误;D观点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所以正确答案选C。

2.近期,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告诉我们( )。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他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尊重

D.有了自尊,就一定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2.【答案】C。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尊重别人和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二者没有先后之分。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做到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C正确,A错误。BD观点错误,故选C。

3.近年来,为积极推进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原有单结构的课程供给、资源供给模式,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获得,全国多个省市初中设置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与社会有个“亲密接触”。参加这一活动能让学生( )。

A.体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B.学到比课本更重要的知识

C.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D.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3.【答案】C。解析:依据教材内容,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丰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C正确。AD与题意不符,排除。B观点错误,故选C。

4.2018年当选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向宪法庄严宣誓,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国家领导人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宪法宣誓。这表明( )。

①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③国家权力必须限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问题的能力。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因此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要坚持依宪治国。②③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①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材料没有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应排除。故该题选D。

5.2018年4月,强国论坛、人民微博共同发起了“宪法在我心中”学习、签名活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B.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D.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违反宪法就要受到刑事制裁

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所以A是错误的;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所以C是正确的;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因为他们规定的内容完全不同,所以B是错误的;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违反宪法需要收到违宪制裁,触犯刑法才会受到刑事制裁,所以D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选C。

二、材料分析题

6.材料一: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该有的价值。八年级(2)班准备开展以“中学生如何守护正义”为主题的讨论会,并准备出关于这方面内容的黑板报,引导同学们更好地深入学习。

材料二:2017年12月17口早上7时许,凤塘中学3名高三女生上学途中首先发现了倒地的老人。当时老人已侧卧在地上,头部满是鲜血,有的鲜血已凝固,整个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学生们立即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该校的3名高二男生见状拍好照片后,也上前相助,忙完这一切,学生们才匆匆赶往学校上课。不幸的是老人抢救无效去世,家属事后特意捐出2万元人民币给风塘中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见义勇为专项奖。家属表示,在这几名学生身上体现出的是正能量的声音,应该得到大力弘扬。

(1)结合材料,请你设计一个简短黑板报标题。

(2)结合学习知识,材料二中正能量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3)材料启示:在个人守护正义时,应该怎样做呢?

6.【参考答案】

(1)守护正义,做一个正义感的人。

(2)见义勇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承担责任。

(3)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或作为未成年人,维护正义要学会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应当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

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条件

1.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湖南省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考生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学籍或居住证在湖南省境内。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五)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各科成绩均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及其毕业前一年级学生,以及在校研究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其他在读生不能报考。

被依法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下同)的相关规定执行。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学科知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就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3.唯物史观的创立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三)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其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2.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3.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