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王明刚老师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巧妙构思,掌握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伽利略的故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和精神,激发攀登科学高峰的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初识伽利略

1、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生活是平淡的,却又是美好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正是有了发现,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社会才得到不断地进步。今天我们要看看,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奇迹。

2、组织学生了解伽利略: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伽利略的了解和看法。

相关资料:的主人公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他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比萨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数学家、音乐家。伽利略自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思考能力、制作和观察的能力,他17岁进入比萨大学学医,期间得以接触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德等的数学著作,奠定了数学方面相当深厚的造诣。18岁时,有一次他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他注意到油灯链条的摆动规律,由此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这个重大发现在课文中有详细记述。)由于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常用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来检验教授们的理论和教条,因而他遭到了教授们的反对和制裁,至使他无法得到医生文凭,被迫离开比萨大学。回家后,他一边帮助父亲经营店铺,一边继续学数学、做实验。后在友人吉多鲍多伯爵的推荐下,伽利略担任了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一职,主讲数学及天文。他在这一时期集中研究了有关运动方面的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提出了质疑,试图以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来解释落体运动,他认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的速度和它的密度成正比。伽利略的这一想法同样遭到了教授们的压制甚至是威胁,由此便发生了课文中所写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一事。1592至1610年是伽利略科学研究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伽利略受聘于地中海威尼斯共和国的帕多瓦大学,那里学术气氛自由,鼓励自由研究和自由思想,对于伽利略來說,较少的教会控制,能让他充分发挥所长,建立他的科学宇宙观。就在帕多瓦大学,伽利略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活动。1611年,罗马教廷向伽利略发出警告——不准宣传他的学说。1615年,在教廷的压制下,伽利略只能秘密地写书,1623年,直到他的朋友,以保护科学艺术而闻名的乌尔班八世即位教皇,才使得他从禁令中解放出来。1632了《关于托勒玫和哥白尼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以对话形式阐明了他的观点。但此举再次激怒教廷,他被判处无限期监禁在家中。1635了另一部著作《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話》,进一步对力学问題作出了精辟论述。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含冤而逝,终年78岁。直到1979年,罗马教廷才承认伽利略所受到的审判是不公正的。

二、重现伽利略的实验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恭喜(gōng)根深蒂固(dì)依赖(lài)孜孜不倦(zī)汲取(jí)

持之以恒(héng)锲而不舍(qiè)渊博(yuān bó)

2、理清思路,掌握文本

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为线索展开的。

(一)(1—7)摆动挂灯的启示——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8—12)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三)(13—19)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理解构思巧妙在何处?

参考:文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动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3、动手实验,了解科学知识

A、摆动挂灯的启示——自然的节奏原则

B、斜塔上的实验——自由落体定律

三、品评伽利略

1、结合文章,理解伽利略的精神

例如:①“又是伽利略的一个发疯的念头”(说明他的猜想很多,善于思考)

②“可是偏有一个青年学生,倔强到敢于用自己的实验观察来检验他的教授们的那些教条。”

(说明他不轻易相信权威、敢于探索的精神)

③你还能通过其它的例子来说明伽利略的其它精神吗?

“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他已经发现、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为了学好这门语言,他决意献出自己的一生”(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还有:

A 伽利略不停地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B 他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从事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

C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2、品味精彩段落,掌握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好处

精读课文第18节,仔细品味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

如:①“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一个“都”字说明了除了伽利略以外的所有人。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愚昧,反科学风气的严重。

②“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心理,他们不相信伽利略的理论,觉得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③“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这句中的“大吃一惊”写出了人们难以相信的神情,也侧面说明伽利略的实验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④“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这句中的三个“同时”运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当时实验的真实状况,有力地说明了伽利略实验的科学性,也有力地用事实回击了那些嘲笑他的人。

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好处:在记叙中加入了适当的描写,如写教堂气氛、伽利略的突然发现、教授学生的压制反对、观看斜塔上的实验的队伍等都运用了描写,这种将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令人爱读,不仅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伽利略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的相关细节,而且还感受到伽利略重大发现背后的巨大压力,更突现出伽利略不怕威胁、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四、比较阅读练习

(一)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些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乒,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练习题:

1、教授们认为伽利略胡说八道的原因是 。(2分)

2、选文中有点明课题的一句话是( )(2分)

A.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

B.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

C.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

D.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3、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和伽利略双方的目的各不相同,请分别指出。(4分)

4、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这一“嘘”字和下文什么样的反应相照应?接着是“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5、伽利略用实验所证明的理论是 。(2分)

6、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选文内容。(3分)

(二)

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其特点是雄蕊退化,而雌性则是正常的,即通常说的“母禾”。

第二步,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征,这就是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并大量繁殖。

第三步,还要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叫恢复系。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了。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他披挂上阵,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便开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面对这种惨景,他落下了伤心的泪……

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试验秧苗。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练习题:

1.简介袁隆平的“三系”设想,表现他什么精神?(3分)

2.“大相径庭”说明袁隆平学术观点具有什么特点?表现他什么精神?(3分)

3.“不争,也不辩”表现他什么精神?(3分)

4.袁隆平迈出的第一步顺利吗?为什么?(3分)

5.袁隆平身处“逆境”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表现他什么精神?(3分)

6.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是的一大特点,很好的细节描写读起来感人至深,你能举例说明吗?(4分)

参考答案:

(一)1.“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除了傻瓜……通过空间下降”。 2、C 3、“现在正是揭穿……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接受挑战,证明自己的理论。 4、嘲弄的哄笑,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到地上”。 5、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 6、伽利略在斜塔上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

(二)1、开拓、进取精神。 2、新颖大胆、创新。 3、务实求真和埋头苦干的精神。 4、不顺利,“”开始了。 5、执著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 6、略

斜塔上的实验》全文阅读

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前喀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前喀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伽利略不停地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他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他是一个音乐师的儿子,但从小就对\'天空的音乐\'有兴趣。他父亲提到他时说,他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小星象家,说他常常眼里看见奇象,耳朵里听见异音。在学校里,当老师试图解说拉丁文的介词或意大利文的动词的重要性时,小伽利略的心已经随着他父亲买给他作为生日礼物的那个小气球而飞到天外去了。在游戏时,他制作了各式各样粗糙的像车、船、风车之类的小玩意儿。这些也就是他在每天步行中以异常敏锐的感官观察到的各种东西。

他父亲有自己的主意,他要侧利略去做一个服装商人。可伽利略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从事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最后,父子两人妥协,伽利略进入了比萨大学学医。

背着别人,他仍一心一意地钻研他的数学,藏在他的希波克拉底和盖仑的医学教科书下面的,是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的著作。空闲时,他用自制的仪器进行实验。

他的教授们很快就风闻他的学习动向和实验活动了。他们很不赞成,认为一个学生要独立思考,这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异端。教授们宣布说,所有科学上的问题最后都被亚里士多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无论何时,如果一个学生敢于对一条教条式的说法提出异议,教授只需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就可以结束争论:导师已经指示过了。那就等因奉此,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可是这儿却偏有一个青年学生,倔强到敢于用自己的实际观察来检验他的教授们的那些教条。这种狂妄行为必须加以制裁--为了大学的声名,也为了有益于他的灵魂。可是伽利略并不理会,他已经发现\'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为了学好这种语言,他决意献出自己的一生。

咖利略的教授们拒绝发给他医生文凭,因此他就离开了比萨大学。这样,他成了一个人所共知的学医失败的人,一个\'玩弄无用的数学的精神病患者\'。可是,他玩弄数学的技巧,却在意大利一些知名的数学家,如基乌塞比·莫列提、克里土多浮若·克拉菲阿教父以及基乌杜巴多·德尔·蒙地等人中间,赢得了赫赫英名。伽利略曾经把自己的一些科学见解告诉他们,而他们也送给他一个\'当代的亚里土多德\'的光荣称号。

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席位空出了,伽利略总算得到了这个位置--主要是由于别人不屑要它,因为年薪只有60土库提(约合65美元)。

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土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他居然把亚里土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不是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为严肃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就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土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斜塔上的实验·同步训练

1.造句

①一劳永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心一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跟“大家都说他有勇气”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

A.谁不说他有勇气 B.大家无不说他有勇气

C.没有谁不说他没勇气 D.他有勇气是被公认的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________,常常________书中的学说,常常________书中的学说。

A.评判 辩论 修正 B.辩论 评判 修正

C.评判 修正 辩论 D.修正 辩论 评判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并将正确排序的序号依次写在方框里。(3分)

①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②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③然而事实不会这样。

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⑤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⑥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正确的排序是:□□□□□□

5.阅读理解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①解释词意

嘲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窃窃私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表演”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解释)

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大家为什么“都嘘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想象一下,当时大家“窃窃私语”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什么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鸟儿为什么不迷路?

①早在几百万年以前,鸟儿就可以做环球飞行了,而且在夜间也能赶路,那么,鸟儿为什么不迷路?

②许多科学家认为,一部分飞禽是靠地球磁场来定向导航的。信鸽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磁场像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命不能缺少的。我们感觉不到身边磁场的存在,是因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适应了这一物理环境因素。可信鸽不但清楚地知道自己居住地的地磁场强度的大小,而且能随时识别地磁场强度的细微差异,它们就是凭借着这种特殊本领准确无误地飞回家的。

③美国生物物理学家查尔斯·沃尔科特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曾做过寻找鸽子体内磁罗盘位置的实验。他首先测量了鸽子各块组织的磁性,然后选择出那些具有磁性的组织,分成更小的块,再依次测量各小块的磁性。研究范围渐渐缩小,最后在每一只鸽子体内都找到了天然磁性物质。它不到1毫米大,位于鸽子眼窝后部靠近外侧的脑组织部位。

④不过,飞禽是否真能凭地球磁场辨认方向,仍是一个争议很久的问题。本世纪初,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鸟儿是依靠太阳来指引方向的。德国鸟类学家克莱默博士把几只处于迁徙季节中的鸥椋鸟放进一个圆形的亭子里,亭子上开个能看见的天空的窗,然后记录下亭中每只鸟的栖息位置。他发现,它们经常头朝着本应迁徙的方向。当窗户关上后,它们就失去了方向,四处乱飞乱跳。后来,他在亭子内装了一盏“灯”当做太阳,让人工太阳在错误的时间和方向升落。结果,鸟儿又朝着人工太阳的错误方向飞去。

⑤克莱默博士的实验似乎为太阳决定鸟儿航向的假说找到了有力证据。但是,在阴天或夜晚,没有太阳的时候,鸟儿又是凭什么辨认方向呢?而且,太阳位置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利用太阳测定方向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至少,鸟的身体中需要具备一种几乎相当于钟表的计时器官。

⑥针对这种较含糊的理论,德国佛雷堡大学飞禽学专家绍尔博士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他认为,除太阳外,鸟儿同样地能根据星辰来决定飞行方向。他在迁徙季节把一批夜莺关在笼子里,摆在能看见天空繁星的地方。他发现,夜莺一看见夜空就开始振翅欲飞,而且它们每一只都会选好一个位置,像罗盘上的指针一样。他把笼子旋转到另一方向,夜莺也跟着转向。后来,他又把夜莺放在人造星空模型里,夜莺还是选出了它们在非洲冬季居住地的正确方向。但是,当把人造星空的星辰位置摆错时,它们也会跟着错。这个实验证实了飞鸟根据星辰来进行定位的推测。

⑦那么,飞禽为什么能根据太阳和星辰来导航呢?有科学家提出,光照周期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⑧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能用遗传来解释。鸟类的迁徙习性是由于史前时期觅食的困难所造成的。那时,为了寻找食物,鸟儿不得不进行周期性的长途旅行。这样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各种迁徙习性就被记录在它们的遗传密码上,然后经过DNA分子一代代相传下来。

⑨可是,这种遗传能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既然知识的获得性不能遗传,那么定向识途的知识又怎么可能编入遗传密码呢?这又是摆在遗传学家面前的一大难题了。

⑩在研究中,人们还发现,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外,飞禽的红外敏感性、嗅觉和回声定位系统也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究竟是哪种因素直接决定着鸟儿千里迢迢远行而从不迷路?这一神秘而又有趣的生物之谜正等待着我们去破,解。(18分)

(1)查尔斯·沃尔科特教授的实验,其证据有力表现在____________

(2)在第⑥段,“这种较含糊的理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绍尔博士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而不是说是“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插在第________段的后面。

他们认为飞禽体内有生物钟,这些生物钟始终保持着与它们出生地或摄食地相同的太阳节律。

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飞禽高超的导航本领是由于它们高度发达的眼睛能够测量出太阳的地平经度。不过,这些假设目前都尚未有结论。

(5)②至⑨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顺序。

(6)在最后一段的空缺处,填上四个恰当的词语。

(7)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本文后,就“科学探索”这一话题谈谈你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感受最深的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C 3.B

4.②⑥③①⑤④

5.①嘲讽。私下小声议论。 ②实验 ③大家都认为伽利略肯定要出洋相,不过是前来看热闹,看一场闹剧而已。 ④大家不相信他的观点认为那是荒唐的想法,所以嘲笑他。 ⑤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太不可思议了,看来他真的是对的,他证明了自己。 ⑥自由落体运动(或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从相同高处同时落下,它们将会同时着地)

6.(1)在每一只鸽子体内都找到了天然磁性物质 (2)太阳决定鸟儿航向的假说 (3)A类:他是在肯定太阳决定鸟儿航向之后,又提出自己的新看法。 B类:他是从光线来源这一角度,由太阳扩展到星辰。 (4)第⑦段 (5)时间 (6)地球磁场 太阳 星辰 遗传 (7)介绍科学家探究鸟儿不迷路的历程 (8)示例:①科学探索是艰辛的 ②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令人钦佩 ③探索科学奥妙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