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理解性的教学设计范文

李盛老师

语文理解性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3、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了“伤仲永”的教学方案。我的整体思路是: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采用了诵读法、情境教学法、竞赛法及分组讨论法。这些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依据“三有利”原则确定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于哈勒洛赫小村,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1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威特与本文中的仲永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二、了解作者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三、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教师纠正其错误的读音和不准确的断句,例如: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余闻之也|久。

最后再读一遍,并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其中有: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四、理解课文

让同学准备5分钟,标出不懂的或不理解的词句,然后分别请同学起来大致翻译第一段和第二段。然后教师再在同学们翻译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再指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进行详细讲解。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全文。

2、找出文中所有的“之”和“与”,并进行归类。

3、翻译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感知课文

抽三个同学起来分别朗读三个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

1、抽同学起来翻译第三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同学说出与前面的同学不一致的地方,最后教师讲解。

2、教师讲解“与”和“之”的分类,同学们把昨天做的关于这部分的作业与同桌交叉改正。

3、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课文写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那几个阶段。然后教师讲解(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4、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这三个发展变化阶段的详略安排有何好处(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5、让同学们自主合作讨论,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讲述仲永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归纳总结

先请几位同学起来回答文中的主旨是什么,然后教师再总结。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理解并记住文中的重点文言词句。

3、写一篇关于仲永故事的读后感,字数不限,感情真挚。

4、预习下一篇课文。

语文理解性的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先扬后抑的写法

2、弄清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

学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

2、顺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板书:“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因斯坦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文学常识(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补充: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扫除读音障碍,教师范读。

①、重点词语:

隶lì扳pān谒yè

邑yì矣yǐ泯mǐn

称chēn卒zú焉yān

耶yé为wéi夫fú

②、朗读节奏: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③、朗读情感: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点评

提问: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从哪可看出作者的这一情感?

(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从标题和最后一段得知,学生再读最后一段)

2、熟读课文,结合注解扫除理解障碍。

①、明确重点词语词义:

世隶耕隶:未尝识书具尝:

并自为其名为:指物作诗立就就: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或以钱币求之或:

环谒于邑人环谒: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泯然众人矣泯然:

②、明确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奇: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父利其然也:利:

四、复述故事

明确: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再请三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词语归类

之:

(1)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

(3)余闻之也久:(4)不能称前时之闻:

于:

①环谒于邑人:(2)于舅家见之: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父利其然也:

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点明仲永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三个句子是:幼年时,“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后来,“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最后,”“泯然众人矣”。

点明仲永才能衰退主要原因的句子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三个阶段中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年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小结:板书设计:

伤仲永

叙(五岁时)幼年天资聪明异、奇(详)

(十二、三岁时)少年才能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略)

(又七年)青年沦为庸人泯然众人

语文理解性的教学设计3

【预习案】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一)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预习提示

一、作者及作品

本文选自,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二、基础知识

(一)、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二)句子停顿: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三)词类活用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6、泯然众人矣(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7、父异焉(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感到惊异,对……感到诧异。)

(四)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慢慢地。今义:稍微。)

复到舅家(古义:再,又。今义:常用义为重复、往复)

泯然众人矣(古义:普通人。今义:常指大家、许多人。)

(五)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

(六)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七)重点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指定题材(叫他)写诗,他立刻就能写成,诗的文采和义理都有可取之处。

2、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渐渐地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有的人还用钱财和礼物求他作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觉得那样做有利可图,就每天领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竟然成了平庸的人,是因为他从人们得到的教育没有达到。

三、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三)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探究案】

(一)初读交流:

1、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扳()谒()

泯()称()卒()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二)再读交流:

1、学生提出难以翻译的字词或句子讨论

2、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

3、解难释疑,重点翻译文章第三段

(三)三读文交流: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

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你从作者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伤仲永王安石

神童()→普通人()

()

(五)课堂反馈: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

(本文作者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2、你怎样看待方仲永的父亲的做法?

3、你认为资质聪明的人怎样才能成才?你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

4、如果你天资聪颖,是一个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将怎样做?

语文理解性的教学设计4

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理解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两张幻觉图片导入

二 欣赏落日谈谈感受

三 基础知识

1、小组代表竞读课文。

2、小组代表上黑板给词语注音,词语有: 吟咏 绮丽 绚丽 殷红

3、小组代表听写词语比赛。听写了:幻觉、吟咏、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

4、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

四 我读 我画 我赏(1-3)

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学上黑板一边听一边画出落日图。之后点评。

2、讨论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缩身”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liuxue86.com

4、第二自然段的分号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7、用书中的原话回答“落日”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引导大家阅读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完成课后表格.

2、讨论这几段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六 课堂拓展延伸

1、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

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

七人生的启迪?

比如:幻觉带来灵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语文理解性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落日的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

2、默读课文相关段落,能根据需要筛选相关信息,概括说明内容的要点,把握说明的中心。

3、研读重点语段,通过语句排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说明文语言逻辑的严密性。

4、认识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同。

教学重点:把握说明的中心,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关于落日描写语句的品读

1、导入:

观察提供的一幅有关落日的图片,请学生略作思考,说一句话。

用抒情的方法讲一下自己看了这幅画后的感受

用描写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用说明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引出关于《落日的幻觉》中描写落日语段的学习

2、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音,全班齐读

(3)请学生讲讲这样的描写落日,美在何处?

(4)根据理解,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

由“幻觉”一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

第二板块:关于说明文主体语段的阅读

1、概括4~7各段说明的主体,提炼各段的中心句

快速默读课文第4~7段。思考:

示例:第7段作者从利用科学仪器观测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并没有真正变大的原因。

第4段作者从 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

第5段作者从 这些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

第6段作者从 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

2、根据4~7段中心的提炼,概括全文说明的中心

用以下句式概括:《落日的幻觉》一文,作者分别从 、 、 、 四个方面,说明了 这一事理。

3、研读课文第5段,打乱顺序排序,体会说明文语言和结构的严谨性

排序(5241637) 为什么这么排序?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可否互换顺序?为什么?能不能根据全文来找出必须这样排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