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马振华老师

《黄鹤楼》教案

学习目标:

1、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2、抓住特征说明,了解古代建筑艺术。

学习重难点:

1、抓住特征说明,了解古代建筑艺术。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常州古建筑天宁寺宝塔导入。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将注释中字音标注于原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标出你不熟悉的重点字词.

2、同位交流不熟悉字音,指生朗读,注意字音.(隅、憩)

3、朗读课文不仅要注意字音,还要把握节奏.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节奏。

4、教师范读,注意节奏的把握。

5、俗话说得好:”文通一半文”.停顿对了也就等于理解了课文一半.(出示不带标点的课文),指生阅读.

6.齐读课文,注意文中描写黄鹤楼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画出文中描写“黄鹤楼”的语句.

2、(出示图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3﹑根据文字以及图片的阅读,能用一个字概括黄鹤楼给你的印象吗?

四、抓住特征描写,品味语言之妙。

1、黄鹤楼很高,你是从文中哪些词看出的?

耸、高、巍峨、巃嵸

2、老师这儿就有一个疑问了,作者写高为什么连用几个同样的词呢?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3.能从学过的课文中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4.黄鹤楼很高很高,你还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

5.你能快速将描写黄鹤楼高的句子背出来吗?

6.如果你眼前有一座高楼,你能用1—2个句子描写楼的高么?

7、黄鹤楼很高,面对这样的一座高楼,作者的评价是什么?(板书)

五、有人说,黄鹤楼不仅是一座高楼,更是一座仙楼,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你能帮帮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吗?

六、黄鹤楼是一座高楼﹑更是一座仙楼。谈到现在,老师还不知道黄鹤楼在哪儿呢?你能告诉老师吗?

七、请听题:将黄鹤楼一文中讲课时老师遗漏的一句话读出来。

八、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九、诗词中的黄鹤楼,并进行比较阅读.

十.自助餐:

1.课外网上收集有关黄鹤楼的历史沿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化名流对联等,互相交流。

2.有人认为重修可以使具有文化内涵的古代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有人却又认为这样会破坏原来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美感,你认为呢?

《黄鹤楼》复习指南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1985年在今址重建。传说三国时费祎于此驾鹤豋仙,因此得名。2.昔人:指传说中驾鹤豋仙的费祎等人。3.载:年。空:徒然地。4.悠悠:遥远,无穷无尽的样子。5.历历:清楚可数。6.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7.乡关:家乡。8. 烟波:水波渺茫,烟雾笼罩。

诗句大意:

首联:仙人驾鹤离去杳无影踪,此地徒然留下一座黄鹤楼。(怅然若失)

颔联:黄鹤一去不再回来,只有白云千年以来徒然地在高空中飘来飘去。(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

颈联:天气晴朗,遥望汉阳,绿树清楚可数,江中的鹦鹉洲上芬芳的草生长茂盛。(美好,充满生机的景色)

尾联:已是傍晚,遥望远方,何处是我的家乡?这水波渺茫,烟雾笼罩的江景,使人油然而生思乡的愁绪。(思乡愁绪)

主题思想:通过写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异地的伤感和)绵绵的思乡愁绪。

《黄鹤楼》原文和译文

原文: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①、东阳八咏②,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译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