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阿林老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地领悟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曲折坎坷,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分析和研究的热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预习要求:

1.查找搜集有关鲁迅及时代背景和驳论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2.整理有关今天中国巨大发展的各种信息,课堂展示交流并作出评价。

3.阅读鲁迅先生的《这个和那个》中的一段文字,并且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民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讲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

3.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情况。

二、导入新课,激发热情、兴趣

教师承上有感而发: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军国主义长驱直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者鲁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观失望的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他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三、理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谈自己初步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相互适当解答。

学生的问题归结: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四、学生质疑探究

1.文中的中国人分别指那些人?

明确:(1)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国人。

(3)指中国的“脊梁”。

2.鲁迅所批驳和赞扬的是那一类型的人?

批驳: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赞扬:中国的“脊梁”,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3.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驳论证,以偏概全,论证过程不成立,从而推理出论点是错误的。

4.作者在批驳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极强的讽刺,像“匕首”、像“投枪”。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义?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结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及自己整理的有关今天中国的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各种信息,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和犀利的笔触的看法。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预习中布置的《这个和那个》片断,根据本文所学,区别其异同。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悟自结,可以从内容、主题、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一课一得。

七、作业:

请写一片断作文,介绍今天的“中国脊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成就?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理解探究

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国人: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地底下:当时还处于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状元宰相:当时国民党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2、然而,在这笼罩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广大人民。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中国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于是有人感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人:所有的中国人。

5、驾驶这也算根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自信力失掉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反思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

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

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

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二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

第二层(6~8),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在这一层中,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反革命的阴谋活动。同时指出“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状元宰相”是为一小撮上层统治阶级搞摇旗呐喊的,“地底下”是指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及其正在奋斗的光辉业绩。这里运用了比喻,含义是: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