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兮福兮》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与老子的传说、记载,初步了解老子及辩证思想。
2、通过精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及成语。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与把握文章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与把握文章中语句的含义。
学习方法:
反复诵读,自学讨论。
预 习 案
一、关于“老子”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五千言,又名《老子》,基本概述了老子的思想。他在世界上较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人们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尔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他。
老子书中有许多精辟之言,对社会和民生的剖析,是极为深刻的。“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所谓的“圣人”,是指当权者;所谓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型,祭完便抛弃了。老子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当时统治者与老百姓关系的实质。老子的所谓“道”,是其学说之根,主要指主宰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它体现于“一”;但“一”并非孤立存在,矛盾存在的规律决定了其必有对立面,那便有了“二”。
《祸兮福兮》难点测试
认知?探索
1.课文探索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五千言,又名《老子》,基本概述了老子的思想。他在世界上较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人们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尔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他。
老子书中有许多精辟之言,对社会和民生的剖析,是极为深刻的。“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所谓的“圣人”,是指当权者;所谓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型,祭完便抛弃了。老子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当时统治者与老百姓关系的实质。老子的所谓“道”,是其学说之根,主要指主宰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它体现于“一”;但“一”并非孤立存在,矛盾存在的规律决定了其必有对立面,那便有了“二”。世界的多元性,思想的多样性,是不受人的主观约束不断出现、存在的,这便是“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是事物多样性及其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生生不息持续繁荣的根据。老子的这一认识是唯物、辩证的,至今犹有灿烂光辉。
阅读课文,体会老子的论述特点。课外阅读老子其他篇章,结合政治课学习的理论,谈谈对福、祸,正、奇,善、妖等关系的辩证认识。
2.领悟导析
课文节选部分一共有六节。
第一节,事物的相对与相生。
第二节,辩证地对待事物,并由此树立了一种道家的人生观。老子的圣人哲学中,含有极高的人生智慧,值得好好体味。
第三节,“道”不易认识。道无所不在,又难以识别。真正的有道之士,并不是直接表现高尚、清洁、不与凡人一般的样子。恰恰相反,真正的有道之士,却甘于居下,是不避尘污的。
第四节,福祸相生的关系,主要启发人不要将福、祸,正、奇,善、妖等看做固定不变的。因此“圣人”是廉而不刿,直而不肆,也就讲究做人的含蓄。
第五节主要讲“天道”与“人道”的不同,明显有批判现实的意味。“天之道”是公平的,损有余以奉不足,但“人之道”则相反,损不足以奉有余,这自然是对老子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平现象的揭示与批判。老子还提出“有道者”的作为,表明了道家的社会理想。
第六节,弱能胜强的道理,进而提出真正的“天下之王”即天下真正的强者,应当主动取弱势,应当有“受国之垢”“受国不祥”的勇气,甘于下流。这应当是老子对那些作威作福的当权者不满的表现。
第二模块:演练?评估(课堂大练兵)
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音声相和(hé) 枉(wǎng)则直 敝(bì)则新
B.不自伐(fá) 胰道若颣(lèi) 大方无隅(yú)
C.福之所倚(yí) 廉而不刿(kuì) 起于累(lěi)土
D.受国之垢(gòu) 其脆易泮(bàn) 谓社稷(jì)主
二、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丑,长得难看)
B.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努力,尽心尽力)
C.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式样)
D.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超过)
三、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宇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B.广得若不足,建德若偷
C.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D.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四、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B.不患人之不己知
C.夫唯道,善贷且成 D.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五、填空。
老子,春秋末思想家,_______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所著《老子》,亦称《_______》,书中提出一个以道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10题。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二十二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四十一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七十七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曲则全,枉则直 人之道则不然
B不自是,故彰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C.不笑不足以为道 损不足以奉有余
D.不自见,故明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诚全而归之------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就全部在他身上体现出来
B.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因此圣人遵守“道”的原则行事,成为天下的典范
C.不笑不足以为道--------道不被人嘲笑就不成其为道了
D.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听起来像反语一样
3.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得道”之士有哪些特征?
答:
4.老子认为“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是什么?
答:
5.文章认为真正的“天下之王”应该怎样做?
答:
六、翻译:
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3.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4.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5.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6.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祸兮福兮》练习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湖畔 挑衅 绊脚石 其脆易泮 B.硅谷 田畦 洼则盈 不积跬步
C.和面 和煦 和稀泥 和风细雨 D.陨落 圆周 损有余 殒身不恤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形近字的读音。以课文中的几个字为基础,引出与之相似的字,进行读音上的辨别。A项中的读音分别为pàn、xìn、bàn、pàn;B项中的读音分别为guī、qí、wā、kuǐ;C项中的读音分别为huó、hé、huò、hé;D项中的读音分别为yǔn、yuán、sǔn、yǔn。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岂虚言哉(空话) 善货且成(施与)
长短相形(在比较和对照中显现出来)
B.曲则全(意思为保全) 故建言有之(建立)
不自伐(讨伐、贬低)
C.廉而不刿(刺伤) 不自是(认为正确)
质真若渝(改变,有败坏的意思)
D.其无正(准则) 未兆易谋(征兆)
大音希声(少,这里指声音很小)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中的实词意思的理解,所选的词语都是对理解本文的文意起重要作用的词语。A项全部正确,B项“不自伐”的“伐”应解释为“夸耀”,C项全部正确,D项全部正确。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高下相盈 B.建德若偷 C.受国之垢 D.正言若反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辨别及理解。A项中的“盈”通“呈”,B项中的“建”通“健”,C项中的“垢”通“诟”,D项中没有通假字。
答案:D
4.下面句子与其他句子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B.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天下莫柔弱于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的判断及理解,对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起到重要的作用。这里选的主要是文中出现的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B
5.下列各项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威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正因为与人无争,所以天下才没有一个人能与他相争。
B.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翻译: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多余了就减少些,不够了就补足些。
C.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能不知,莫能行。
翻译:弱之所以能够胜强,普天之下没有哪个人不知道的,但是没有哪个人能够照此执行的。
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翻译: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是变坏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要求能做到信、达、雅。A、B、C三项中的翻译都正确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并且做到了信、达、雅。D项中对“斯恶已”的翻译错误,正确的意思应该为“丑的观念就产生了”。
答案:D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微易散 散:消除。
B.常于几成而败之 几:几乎,接近。
C.其安易持 持:操、拿。
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毫末:细小的幼芽。
7.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 B.莫
C.而 D.则
8.下列对“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事物还未发生的时候就处理它,在形势还没有发生动乱的时候就治理它。
B.在还没有这件事的时候去做它,在形势还没有发生动乱的时候就治理它。
C.在事物还未发生的时候就处理它,好好治理使之不混乱。
D.在还没有这件事的时候去做它,好好治理使之不混乱。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境中的实词的解释。A、B、D三项是正确的,C项解释错误,正确的解释为“维持、保持”。
答案:C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虚词。A项分别为介词“从”、介词“比”,B项均为不定代词“没有人”,C项分别为转折连词“却”、表修饰,D项分别为“反而”“那么”。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对句子中的词语和整个句子的理解。A项的解释是正确的,B项的解释前半句是错误的,C项的后半句是错误的,D项的解释全部错误。
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0题。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a国之贼b不以智治国c国之福d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老子》六十五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填在文中a、b、c、d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10.下列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这句是说古时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聪明,而是使人民愚朴。
B.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这里老子认为人民所以难治,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巧心机。
C.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此处说明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所归往之处,是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地位。
D.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
此句的意思是说“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并不重视他,居于百姓的前面,而人民并不加害于他。
9.答案:C
10.解析:此题考查的虽然是对语句的理解,但实际上也是考查学生对整个语段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整个段落,才能准确理解其中重要的语句。A、B、C三项的理解都是正确的,D项没有把此句与整个段落联系起来解读,“不重”是“不感到负累”,“不害”是“不感到妨碍”。
答案:D
二、语言运用
11.课文中第三节的“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几句,层层排比,两两相对,增强了气势,你能试着用这种句式写一段话来说明一个道理吗?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答案:(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我创新 我超越
12.从童年开始,李耳就对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他的家乡就在安徽的涡河边。涡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水表面上柔弱无力,却又有势不可挡的力量。看着这似乎矛盾的水,童年李耳开始了深深的思考。在以后的生涯中不断总结,终于悟出了“柔弱胜刚强”这一辩证的观点。
可见,质疑-思考-探究,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对某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产生过怀疑,并由此发现了尚未被人发现的现象或道理?
答案:略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读书演讲稿结尾范文五篇
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本
中国饮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齐人有一妻一妾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抄检大观园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周而不比高三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周而不比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房兵曹胡马诗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走近屈原人教版语文高三下册教案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人教版语文高三下册教案
四年级语文花的勇气教案样本
四年级语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案模板
六年级语文下册通用实用教案指南五篇
小学人教版下册五年级语文教案参考例文
语文研修教学成绩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