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秦风学老师

《麦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2了解曾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两首诗中的意象。

3引导学生学会朴素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1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

2珍惜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了解诗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教学难点:

对诗中意象的把握。

由于时代的剧烈变迁,有一些意象,今天的中学生不易透彻理解并把握,有一些形式,今天的中学生也不一定人人都认同。

三、解决办法:

对当代诗的品读与理解,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吟诵、感受、领会,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理解,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

[教学安排]

两课时。

[师生活动互动设计]

一、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的资料和两位作者的资料。

二、组织诗歌朗诵会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补充其他作品。

三、讨论各自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口述,或写成200—300字短文在全班交流。

四、了解并运用必要的创作方法、技巧,尝试创作新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看到音乐的三种成分:脆弱、力量和痛苦。”这是波兰当代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一句诗。而在扎加耶夫斯基和曾卓的诗中,就流淌着这种来自肖邦音乐的血液和禀赋。因为爱、善良和敏感,也因为在历史的强暴下对一种精神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坚持,所以,他们“痛苦”“脆弱”,然而这种脆弱如此深刻感人,并富有尊严。让我们在诗与音乐的结合中,再一次与人类灵魂中那些最好、最深刻感人的东西相逢。

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曾卓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曾卓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多做些补充)

1作者介绍

参见“课文说明”。

2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四、鉴赏分析

(一)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 鉴赏品味内容:

1曾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来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

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以极大的跨度,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历历在目,让人不能平静。只要读者细心体会就会感到,这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过去与现在之间因此而展开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2为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第二个比喻中的“故乡”会消失在“迷雾”中?

明确: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

(四) 品味语言:

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相称,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其朴素,又极其有功力。如第2节的开始“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实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

曾卓的诗极其朴素、简练,又极其感人、耐读,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结合《我遥望》这首诗,请体会诗人是怎样在诗的语言和比喻上倾注他内心的情感的。

明确:曾卓的诗极其朴素,技巧从不外露,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再三阅读,以体会诗人在语言和比喻上所倾注的情感。比如第1节的“偶尔抬头”与第2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尤其是第2节中的这句“有时回头”,包含了极大的情感的张力:过去不堪回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而今我到达了”这一句,也是平白如话,但却包含了不知是喜是悲的复杂情感,十分感人,至于诗人选用的两个比喻中所隐含的人生感叹和情感,以上已分析过了。总之,《我遥望》这首诗的手法及境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指出的:“白描抒情,如一缕轻烟薄雾,感慨至深。过来人语,非经历过,道不出来”。(《写诗十二课》)

五、拓展

建议找出诗人的《有赠》《悬崖边的树》和这首《我遥望……》,组织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几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课外选读曾卓的其他诗作并向同学推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我国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天真而单纯,他为诗而远离尘嚣,将一切的爱奉献于诗神缪斯,在一方斗室中过着孤凄的生活。精神上崇高的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的愉悦和痛苦中煎熬。前行,去往理想的诗神王国荆棘丛生,迷雾重重,举步维艰;停步弃行,心中又难舍难分……25岁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绝尘而去。这就是——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麦地》。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配乐)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海子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海子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做些补充)

参见“课文说明”。

四、鉴赏分析

(一)整体把握诗意,理清作品思路。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麦地》是海子1985年4月写下的一首诗,属于他的“早期”之作,但已展现出海子抒情诗的基本特质。全诗表达诗人对养他性命的麦地的回忆和想象、向往与赞美!

(二)鉴赏品味内容及写作手法。品读每一节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参见“课文说明”。

1海子写过许多与麦子、麦地有关的诗,可以说麦地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和元素。海子通过“麦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学生通过“麦地”的意象来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情感。正如有的批评家所说,海子正是通过麦地“找到了自身生命与大地的对应关系”,由此进一步投入到民族的大灵魂之中,因为“麦地正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燎原《挛生的麦地之子》)。“麦地”因为诗人的再三抒写而成为诗的核心意象、成为一种灵魂的语言,诗人因为麦地而写出了他对大地的热爱,对生命本源的亲近和对家园的赞颂。

2海子的诗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在《麦地》一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为一体,有一种特殊的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请找出诗中你所喜欢的句子和意象,并说明诗人在写它们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海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抒情风格。海子的诗充满了激情、想象和灵气,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他从不刻意地运用修辞手段,然而着笔之处,处处闪现生命的光辉。他的语言目击了创造。在这首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起来,如“家乡的风……”十分亲切动人,而又富有诗意;他的比喻不落俗套,新奇而又自然,如“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等等。

五、总结与拓展

现实中的海子长期过着清苦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极度贫乏的物质沙漠上却疯长着纯粹而高远的诗歌精神。海子的诗歌大多纯粹、大气、想象丰富、意象纷纭,在透彻的抒情中充满了对人类精神和命运的深层探究和深切关怀,这是诗人的气质和责任心所至。

海子的许多诗都为年轻人所深深喜爱,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四姐妹》《日记》《询问》《九月》《春天,十个海子》等。建议学生课下阅读,想想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课外选读海子、舒婷等诗人的作品,为开朗诵会做准备。

2课外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要构思巧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意象要包含感情,意象间要有内在的联系。

《麦地》赏析

喜欢海子,说不出什么原因。更喜欢他的诗,把我们带入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在这里,一切浮华退却,给我们的是一个清新自然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我们去修饰,他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是心灵的洗涤。在他的笔下,流动的是最真实的清水,发出的是最诚挚的呐喊。

在他的诗歌里,海子赋予那些诗歌意象以新意,使他们与现代社会的个人经验产生了联系。海子的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位,一字一句。现在我就来浅谈一下他的《麦地》,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首诗。

诗歌开篇一段:

吃麦子长大的,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样没有声响

在这里,我们在乡村随处可见的麦地被赋予了新的定义,赋予它生命和情感。这个生活在乡村的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如此和谐的乡村世界,着也是他一生所渴望的。看似对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恰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他热烈地爱着生养他性命的麦地,被称为“麦子诗人”。他不喜欢张扬,所以他从来不张扬。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始终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和你俩不一样

在歌颂麦地时

我要歌颂月亮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

这里是诗人在虔敬的歌颂“麦子”的同时,深情地描述辛苦劳作的父亲,折射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的形象,朴实无华,歌颂创造的巨大财富,也显示了诗人自己的博爱精神,正如他所说的:“在歌颂麦地时,我要歌颂月亮”。

月亮下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想想,那是多么醉人的一幅图景啊,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乡村气息,也进一步把自己的博爱精神生华,推向及至,由爱父亲,爱劳动人民到爱大自然的小生灵,也自然而然地为下文看麦子做好铺垫。在安静的氛围里流淌着一点声响,同样是自然的恩赐。

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双肩

麦地——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麦地”这个意象不断的出现,反反复复,这正是因为它也是作者耗尽生命竭力吟咏的对象。海子是一位为理想和生命歌唱的诗人,所以对大地的崇敬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他花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麦地,歌颂麦地,也正是他的良苦用心啊。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亮

洗着快镰刀

......

妻子们兴奋地

不停用白围裙

擦手。

那是诗人多么渴望的收获时节啊。他内心的欣喜自然地向外流露。他甚至把对麦子的依恋视做恋人间不可分离的关系,而在收获时连仇人都可以握手言和,因为麦子是生命的全部,世俗的任何恩怨都对它有损害。因为那麦地已不是一片具体的麦地,它其实是一方梦土,一方经诗人理想醇化了的古老农业文明的生活图景,它纯净、质朴、祥和、美丽,洋溢着醉人的浪漫气息。海子对承载他希望的麦地充满了感激之情。

这时正当月亮普照大地。

我们各自领导着

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

的孩子在河流的两岸

在群峰飞舞的岛屿或平原

洗了手

准备吃饭

......

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这是农业哺育出来的人啊,是农业哺育出来的诗人啊,他是属于大地的。以至于海子对承载他希望的麦地充满了感激之情,称它为“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诗人的诗歌界限跨过了等级与地域,遥想到了尼罗河、巴比伦的孩子“洗了手/准备吃饭”,把自己的博爱精神推向到了全世界。在诗的最后诗人把对麦子的无限崇敬写的淋漓尽致;人与人因为“麦子”而缩短了距离,都为“麦子”歌唱颂歌。

海子生前用诗歌表达对麦地的虔诚和热情,浓烈如火,一直燃烧到他的生命终点。他在《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这样写道:“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骨头/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 带回它” 我们从这里看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纯朴人生的向往,以及绝望后的希望。

在自杀前几天,他还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希望“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愿在天堂的海子是个幸福的人!

《麦地》解读

金黄的土地,金黄的麦子,金黄的诗人,金黄的神性,金黄的仁爱: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麦地啊,人类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海子在生产劳动中出生成长,土地给了他无比宽阔的大爱,给他以忠诚与朴实,它记载了劳动人民的苦辛:付出与收获,快乐与悲伤,灾难与幸福......乡村土地上的劳作,奠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切,无论是谁,都得向土地与劳动人民顶礼,都得感激感恩.土地是太阳的一半,是生命的一半,麦子又是土地的一半,太阳又是神的一半,因此,海子提炼了麦地,就表达了神的旨意,佛的宗旨.海子在《麦地》中开头是这样写的: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和你俩不一样

在歌颂麦地的同时

我要歌颂月亮

由夜晚“吃麦子”想到麦子的来历,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它默默地付出,从需求什么.诗人在开头就写出了全诗的基调----感恩!我们能用什么感恩呢? 答:“一直没有声响”,心无声,诗也无声.所有的人在评论此句时,都忽略了一点,此句还表现了一种宗教仪式----默祷,表明了诗人对于神性的向往.感恩也好,回味也好,歌颂也好,无力偿还也罢,一切都在无言中,神是知道的,麦地神圣!

“在歌颂麦地的同时/我要歌颂月亮”,并没有转移话题,月亮和麦地有何重大关系呢?为什么是月亮,而不是诗人钟情的太阳呢?

本来养活生命的应是太阳,可是太阳是直接的神,是父性的,带有复仇性质,是燃烧的火种,而月亮是理性的,属于母性,带有的是感恩情怀,是柔情的仁爱;海子前期的创作是属于母性的,只得选用月亮; 海子是追求太阳,但这时的他不是太阳之子,他是反射太阳光的月亮,他要把太阳的旨意传递给人们,他要把神和神性带给人们,所以月亮理应歌颂,这也是诗人在整首诗中选用月亮作为一个主体意象的原因所在.这就表现了一个大诗人的大气来,他不作一般性的经验性与概念性的表达,而只是用了一种巧,也可以说是奇.诗人接下去说: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的金子

月亮下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此两节只是趣味性的描摩,把父亲的辛劳与鸟儿的欢快对比起来,一方面赞扬了农民的劳作,麦子得来不易;另一方面写出了自然界的生命因为有了麦子(粮食)而一派生机,趣味盎然.再来看两个“月亮下”的过渡作用,既紧接第二节,又呼应了第一节,为何月亮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全是因为父亲种麦的声响和飞鸟的否认之声给虚掩了,一动一静完美结合.以动态的生机与趣味的描写缓和了第一节给人的严肃与思考,由吃麦子到麦子的来由,水到渠成,结构严密有序.其巧还不只是在这两方面,还在于借生动的描写道出了对父亲和麦地的感恩,对生命的感激和对乡土眷恋,两个月亮下,与此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后一节的情感与思想的升华,也得益于月亮下,三个字简洁得无话可说,而又思绪不断,岂是一个妙字了得!

对麦地的感恩,对生命的感激和对乡土眷恋,并没有结束,请接下去再看:

看麦时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双肩

麦浪----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诗人写到了看麦时的情景,心中已然升起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对生命和劳作由衷的感激,乡村的静默、安宁、纯朴及麦地的神圣不可侵犯已跃然纸上,我们也随着海子的情感与思想进入了一个纯性的、无污染的、平和的境地,身心受到了感染和洗理,使不在乡村长大的人倍感欣慰与遗憾.

两个比喻表明了诗人对于神性的某种追求与向往,接下了“一直没有声响”,可是诗人心中始终有一种声音,在不停地呼唤,心中的血液在不停地翻涌,诗人却用极其平和的语气来表达,这就更加侧重于内心世界的感受.海子习惯于不征用情感词汇,不作经验化的表达.

麦子熟了,就要收割: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

月亮知道我

有时比泥土还要累

而羞涩的情人

眼前晃动着

麦秸.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

收麦这天我和仇人

握手言和

我们一起干完活

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

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

妻子们兴奋地

不停用白围裙

擦手.

海子不是一般的诗人,他没在这儿写出一曲丰收之歌,而是抛弃了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因此上面的一切都是生命,在一连串的比拟中,人们之间,人类与自然间的生命都没有了矛盾、哀怨与仇恨,劳作使人们由冷漠、仇视变得亲切与和谐起来,人类与自然中的生命也和谐起来了,生产劳动使世界连成一片,而且诗人相信宿命论,表达了宗教信仰和博爱的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个干干净净的诗国,于是高潮到来:

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

我们各自领着

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

的孩子,在河流两岸

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

洗了手

准备吃饭

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

让我这样说

月亮并不忧伤

月亮下

一共有两个人

穷人和富人

纽约和耶路撒冷

还有我

我们三个人

一同梦到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前一节诗人是要把全世界的人都包括进来,让人以为他要来一个大合唱,但诗人话锋一转,“洗了手/准备吃饭”,有点让人失望,但只要细品,就知道了诗人的秘密,因为深意和高度前面已经说明了,况且全世界的人来干什么呢,不好说,能说什么,只能是吃饭,因为要吃饭,人类就得劳作,因为劳作,人类才有空前的大团结,才得以和谐相处,看似拙劣,实则妙哉!

似乎这样就可以结束,但是这样又与开头不合,没有呼应,就得回到感恩和神密上来,必须是以感恩的歌咏与虔诚的信仰来结束.

但有几个问题,“月亮下/一共有两人”,两人就是“穷人和富人”,男人和女人,就是全人类,却又说“还有我/我们三个人”,那“我”是什么人?这么写有什么深意吗?还是诗人犯了错?最后虽是强调,但总有些拖拉,与全诗简洁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能头重脚轻,可也不能头轻脚重吧?

海子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呀,这是很低级的错呀.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海子处认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与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我们可以从他最喜欢兰波的一行诗句“生活在别处”看出,因为“生活在别处”,所以四年后他又回到了别处.

还可以这样说,他一直都在追求太阳,追求神,那两人是在“月亮下”,他是把太阳的神性传递给世人的人,自然不同于我们.我们再从他当时创作的《太阳》看,他在《太阳》中,他构造了一个连接天与地的中介----天梯,他就站在天梯上的唯一之人,他是神的传递者,他是比先知高一级、比天使低一点的人神合一体,也就不同于一般的人了.

无论海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也必须是作为一个实体的人存在着,所以有了“我们三个人”一说.

也许是诗人认为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特别,所以单独列出来与两人并举,着重于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同时响应下面的“养我性命的麦子”.要不他就得把“我”改成“我们”,“养我们性命的麦子”,我觉得这样好,因为诗人的抒情路线是由小我到大我,由小爱到大爱的,审美路线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普遍.但是艺术美的认识论(即审美认识论)告诉我们伟大而杰出的文艺作品,应该是由特殊性经过个别性上升到普遍性,又由普遍性经过个别性回到特殊性的.作为一个教过哲学和美学的海子来说,他不明白此理?所以,一切疑问都解开了.

但我个人意见觉得他最后一节是过长了些,要是我(斗胆),我会这样改:

让我说,月亮并不忧伤

月亮下

穷人和富人

还有我

一同梦到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