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张东东老师

2021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高考志愿填报前的注意事项

1、熟悉政策

对本省的高考政策有整体的把握,如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可以填报几所志愿学校,报考几个专业等。

2、收集信息

往往有考生解答的方法和思路都正确,但是因为粗心大意,中间步骤计算出错,导致失分。

3、准确定位

英语填空、写作题中,少数考生容易犯不区分大小写的错误,在评分时很可能就分居一个档次的最高位和最低位。

4、了解院校

权威高考信息渠道: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5、初选志愿

大致划定一些在省内有招生计划的院校,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6、模拟填报

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

2021高三填报志愿指南

一、录取流程

模拟投档: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确定投档比例: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及时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根据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计划,是否调整投档比例。正式投档:省级招办按照高校调档的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行一次投档。阅档:招生高校在规定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审阅,审阅内容包括考生的成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选项、体检表以及诚信记录等。预录取:招生高校按照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的结果上传至省级招办。录取检查:省级招办对高校欲退档考生的情况进行审核,如无异议,则录取结束。打印录取名单:省级招办根据招生高校的录取结果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填发录取通知书:招生院校根据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该校公章后连同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寄送被录取考生。

考生可在填报志愿第二天开始进行查询。通过查询,考生可以知道本人当前状态,比如是否投档,是否录取。如果是录取或者预退档状态,可以看看学校安排专业、退档理由是否符合学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录取规则,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招生章程上的院校咨询电话和院校取得联系,咨询相关问题。

二、批次简介

提前批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招生学校在审核完上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档案,确定该校的录取状态录取结束、档案数与计划数持平或该志愿生源不足时,才能确定是否调阅下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未被上一志愿所报学校录取的考生档案。

三、专业分析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高考六大热门专业有经济管理、数理化基础、生命科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法学;六大冷门高薪专业有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西班牙语、航空航天工程、建筑学、外交学、工程物理。不少考生对“热门”专业情有独钟,认为进“热门”专业是将来找到好工作的途径。其实,“热门”和“冷门”本身是相对的,考生应把目光放长远,理性对待。

“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就业率高,一些急需人才的专业,例如“石油工程”、“边防管理学”专业,由于其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其招生并不多,但就业率很高。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每个考生,因此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热门”与“冷门”之间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个人的志向是激发自我奋发努力的动力,也是未来个人事业的方向。所以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明志”——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合理地选择自己人生的航标。

在同等条件下,各校各专业都愿意录取那些显示相关特长的考生。假如考生在单科竞赛中(省市级以上)曾取得优胜,只要高考成绩达到了院校的提档线,被其相关专业录取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有的同学活泼开朗,有的沉着稳健,有的是急脾气,有的是慢性子,因此在选择志愿时应考虑考生本人的气质和性格。比如,细心谨慎的考生很适合管理类专业,性格活跃、善于交际的考生很适合传媒类专业等。

考生应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有所了解,在选择专业时明确自己所在的梯度。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单科成绩,如清华大学看重数学、物理和外语,因为它是一所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如果这三门课程的基础不好,可能会存在些许影响。

四、招生简章

招生章程内容包括学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性质,学习形式,外语考试语种要求,录取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奖助学金,联系方式等。《招生章程》意味着学校对社会和考生的承诺,是该高校开展招生与录取工作的规章依据,所以考生和家长要注意认真研读。解读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这些都是择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2019年高考加分政策进一步收紧,家长要注意解读政策,积极帮孩子争取应得的加分。但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

不少考生家长误以为只要被高校提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是不对的。学校审阅档案后,少数考生档案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回到省招办。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调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120%。

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考生要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主要有两种方式:(1)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2)单科成绩必须达到某一分数标准。如外语类专业对考生外语成绩的具体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语文成绩的具体要求,经济学类专业对数学成绩的具体要求等。

招生专业对外语语种的要求、招收男女生的比例、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如色盲色弱、听力嗅觉等信息,考生也要了解。

五、压线生如何填报?

考生成绩在某批次线上0~10分的,被称为“压线生”。这类考生在填志愿时,可以说十分尴尬,这处境常常让考生陷入两难——究竟是冲本批次,还是保下一个批次?

对于压线生,可以认真研究院校录取数据,并将院校进行分类,将往年录取线徘徊在自己所属批次分数线附近的学校做好归类、整合、分析,以便参考。成绩刚刚达到某本分数线的考生,要报考线内分数线最低的学校,可以查阅高校近年的分数线,找出录取分数最低且相对稳定的高校报考。

避开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专业建议选“农、林、水、地、矿、油”相关的院校,避免填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院校,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院校。

平行志愿一旦有一所院校提档,有分数优势的考生占满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你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必然会落到下一个批次的院校的行列。虽然多地本科批次实行合并,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三批本科与普通类本科无论是在学费上还是办学水平上都是有区别的。

从规避被退档风险的角度考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轻易填报“不服从”。实际上,即使填报服从志愿进入不理想的专业,以后仍有可能转入较好的专业或通过研究生升学来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尤其是那些高考发挥不好却很有潜力的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妨考虑一下“转专业”这一途径。

六、常见误区

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不少家长却误把参照往年录取分数线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这是极其严重的误区。

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如果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同样会增大退档风险,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填报的N个平行志愿全部落空,俗称滑档。具体可以看前面“梯度设置”部分内容。

直奔热门专业,忽略个人特性。不能否认,热门专业是大多数考生所向往的,但本身的兴趣兴趣特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二者的适配度要是不高的话,纵然高兴进入热门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逐步出现跟不上、厌学等感觉,终极导致退学;并且所谓的“热门”不是不停稳定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生长而不停动态变化的,这也是热门专业所发生的基础。

有的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这往往会出现认知和事实出现偏差。一般应该了解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