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
本节课我根据音乐欣赏教学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从听觉入手,从情感入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重点强调了“听觉”的培养,以“听”为主,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由想象、联想并用各种方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下面将教学的思路作一简述:
一、导入:
课间播放“金蛇狂舞”音乐,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中自由走进教室,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无形中对音乐有所感受,为教学埋下伏笔。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反映,自然地引出再听音乐片断,并让学生通过听辨、思考、讨论,让他们给乐曲命名,给一首从未接触过的作品命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初听全曲的积极性,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去听,去想象,去创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起了学习兴趣。
二、简介作品:
通过教师简明、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作品相关的常识、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曲式结构等有简单了解。
三、简单的分析作品:
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分段听赏的方法,使学生对每个乐段有所感受与体验。首先让学生听引子部分。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酝酿了什么情绪?通过学生的描述,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接着让学生听A段部分,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过后是什么乐器把引子与第一乐段连接起来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有何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回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力度的听辨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进一步感受了音乐的欢快情绪。最后让学生听赏B段部分,师提出问题:A乐段和B乐段哪个乐段最热闹?用什么乐器来烘托热烈欢腾的气氛的?你能说说这段乐曲的创作特点吗?你能说出乐曲中堂鼓的节奏吗?通过让学生小组探索讨论,让学生自己画图形谱从而了解作品的创作手法,并通过用筷子模仿堂鼓演奏,加深音乐记忆,感受“对答响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
四、复听全曲:
在对作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复听全曲,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按音响的顺序在课桌上排列起来,并让学生小组互相把听到的音乐描述下来,从而检测学生对音乐结构的分辨力,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又掌握了全曲的结构。
五、用筷子为乐曲伴奏:
在学生中找出一名小指挥中,到讲台上指挥,要求学生在听到引子部分时随意做律动,在听到A段部分时用筷子互相敲击,在听到B段部分时用筷子模仿堂鼓的敲法为乐曲伴奏。
六、课堂小结:
以往的小结通常都是由教师进行的,本节课由学生来进行小结,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让学生感受音乐热烈、欢腾的情绪,从情感上喜爱这首曲子。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听、辨、唱、奏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从中获得音乐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内容:
1、听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2、用肢体与筷子感受并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筷子模仿中国堂鼓的敲法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2、了解“对答响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
教学难点:
了解“对答响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筷子、图形。
2、学生准备:图形、筷子。
教学方法:
1、用多媒体课件,使其视听结合。
2、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乐曲情感的认知加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学设想:创设良好姝教学氛围,为教学埋下伏笔。)
1、课间播放《金蛇狂舞》的音乐,学生在音乐背景中自由走进教室。+
2、导入课题:
(教学设想:根据学生的反映,自然地引出再听音乐片断,并让学生通过听辨、思考、讨论,给一首从未接触过的作品命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初听全曲的积极性,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去听,去想象,去创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片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你们注意了吗?
生答后,师问:你能用色彩或线条表示乐曲的情绪吗?
学生回答后量,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这种热烈欢快的情绪是用什么乐器来烘托的呢?听了音乐你能联想到什么呢?
请同学们小组互相交流,然后指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完整地听一遍音乐,听后请给这首曲子起个名子,为什么?请说出你的想法。
学生给乐曲命名后,师小结:同学们给乐曲起的名字都很好,这首曲子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欣赏的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板书课题,并多媒体显示。
二、简介作品:
(教学设想: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使学生对作品相关的常识、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主题和它的发展变化、曲式结构等有简单了解。)
这首曲子是聂耳根据我国古老的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的。原曲经常在民间喜庆的节日里演奏。聂耳在改编时把原曲欢腾的情绪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使旋律更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这一富于弹性的节奏贯穿了全曲,表现了我国江南水乡人民在节日里赛龙船时,人们欢腾的情绪。全曲由三个乐段反复交替组成。
三、简单的分析作品:
1、多媒体显示引子部分(■)谱例,引导学生听引子部分。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描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
学生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酝酿了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后,跟录音哼唱旋律。
2、多媒体显示A段(●)谱例,引导学生进行听赏。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对力度的听辨力与联想力,通过哼唱加深记忆,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学生听后,师提出问题:引子过后是什么乐器把引子与第一乐段连接起来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有何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小结,学生跟录音哼唱旋律。
3、多媒体显示B段(▲)谱例,引导学生进行听赏。
(教学设想:通过节奏参与加深音乐记忆,感受“对答呼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
学生听后,老师提问:
(1)音乐在力度和音色上是怎样对比的?
(2)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3)A乐段和B乐段哪个乐段最热闹?
(4)用什么乐器来烘托热烈欢腾的气氛的?
(5)你能说出乐曲中堂鼓的节奏吗?
(6)你能说说乐曲的创作特点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师小结,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用自己的谱记录乐句的长短,从而让学生了解“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
师点按鼠标,B乐段谱例下显示堂鼓的节奏,学生跟录音哼唱旋律,然后分组用锣鼓经式读法读出堂鼓的节奏,并用筷子模仿堂鼓演奏,感受“对答呼应”与“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和效果。
四、复听全曲:
(教学设想:通过摆图形的方法检测学生对音乐结构的分辨力。)
1、让学生看多媒体显示的谱例,听全曲一遍,然后让学生用图形(■、●、▲)按音响的顺序在课桌上排列起来,并指生上讲台在黑板上排列。
2、学生摆完图形后,师:你能把听到的音乐用语言描述下来吗?让学生小组互相描述。然后指生进行描述。
五、用筷子为乐曲伴奏: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参与,巩固音乐的记忆,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再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生中找出一名小指挥,到讲台上指挥,在听到引子部分时随意做律动,在听到A段部分时用筷子互相敲击,在听到B段部分时用筷子模仿堂鼓的敲法为乐曲伴奏。要求学生要耳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联想着在节日里人们在舞龙灯、耍狮子、要表现出人们奔放欢乐的情绪。
六、小结:
(教学设想:小结通常是由教师进行的,本课由学生小结是为了检测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虽然三言两语,但比教师总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老师可强调补充: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器乐的丰富表现力,希望在以后的欣赏教学中同学们能用心去感受音乐,用我们的身体、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从而更好的参与音乐实践,并从中获得音乐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红帽》,并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学习歌曲《小红帽》歌谱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式,一句一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红帽》。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四二拍,C大调,是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六个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每个乐句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歌曲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基本相同;而第四、六乐句则完全相同。歌曲旋律以音阶式的级进与分解和弦的跳进穿插运用,使音乐形象既统一又有一定变化、既流畅又活泼,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优秀少儿歌曲。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哪位同学知道《小红帽》的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
2、欣赏《小红帽》动画,教师向学生讲解《小红帽》童话故事。
教学要求:教师随多媒体播放进程讲解故事,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故事内容。
二、学习歌曲
1、初次聆听《小红帽》歌曲(或教师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观察老师范唱时的表情,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师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响)
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
3、歌词学习
(1)运用节奏朗读法,学生齐读歌曲的歌词。(歌词节奏朗读)
例:
2/4
__X|__|__X|__X|
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
(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字、生字或复杂的节奏型。
(3)指导学生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诵读歌词。
(4)全班学生再次齐读歌词。
(5)教师可让学生在诵读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要求:教师可先范读,对复杂的节奏型给予引导;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可让学生创编简单动作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小红帽》歌曲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2)学生随《小红帽》伴奏(或教师伴奏)小声地学唱歌曲。
(3)教师用琴指导学生感受八度大跳的音响(学生静听—默唱—轻唱,反复多次),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4)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不要让学生的错误重复发生多次以后才纠正,否则会事倍功半。
教学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声跟琴模唱,对八度大跳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歌唱方法(呼吸、姿态)与状态;用力度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绪:歌曲开始,小红帽带着糕点到外婆家,情绪欢快、力度中强;歌曲后两句表现小红帽担心有大灰狼,力度轻柔;最后是轻松欢愉地和妈妈进入梦乡,力度渐弱。
5、巩固复习
(1)播放《小红帽》歌曲学习,学生跟唱。
(2)分小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
(3)学会歌曲以后,学唱唱名。
三、集体创编歌表演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创编歌表演(根据歌曲提示的场景变化及三个情绪转换,进行创编,动作可由歌词提示,也可参照动画或其他想象情景)。
(2)学生小组表演创编成果。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及时指导,多鼓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小红帽》,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一个童话故事。同学们还能够对歌曲进行创编表演,希望课后同学们可以创编出更好的表演。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2、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编创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4、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嗬!”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2、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
3、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
教学设计:
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为了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
(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具体方法能: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拍手O╳╳︱O╳╳︱
跺脚╳OO︱╳OO︱
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等。
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组织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
教学目标:
一、通过讲述《天鹅湖》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
二、通过选择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接触了解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
四、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画画、写诗等等)来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记住主题旋律与乐曲的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蓝两种颜色的丝带白纸油画棒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谈话法创作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教室。音乐《天鹅湖》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式引入教学。
孩子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动画片《四小天鹅舞曲》
1、边听边让学生仔细看看这是哪种小动物?
2、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
3、再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音乐伴奏。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5、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天鹅)哪你对天鹅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天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是属于卵生动物,也是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如果大家希望有一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我们地球上消失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6、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名叫欧得珍。由于她不愿意嫁给邪恶的猫头鹰妖精罗度巴特,被罗度巴特变成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白天鹅。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过天鹅湖边,发现了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询问,公主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诉他只有勇敢、真诚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罗度巴特知道他们见面非常生气,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让自己邪恶的猫头鹰女儿变公主的模样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把真正的公主关进了高高的铁笼子里,公主多伤心呀,当王子发现真像以后,便与罗度巴特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王子用勇敢消灭了邪恶的魔法师和他的女儿,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让她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并且快乐的生活下去。
三、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童话世界。去欣赏由俄罗斯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科夫斯基为故事中公主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创作的一段管弦乐曲。
1、请大家认真倾听,感受一下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并充分发挥你所想像力,为乐曲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多媒体播放《天鹅湖》教师轻声的配上讲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2、让我们来看看乐曲的创作者为乐曲取了一个怎样的名字。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天鹅湖》
3、随着故事中公主讲述时情绪的波动,乐曲的情绪也随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红、蓝两种颜色的彩带,请大家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选择颜色适合的彩带挥动,感受乐曲发展时的情绪变化。并记一记你使用彩带的颜色顺序。
4、学生谈谈使用的颜色顺序,教师总结:大家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蓝色,中间则是蓝红交替使用,是不是?根据大家所使用的颜色顺序,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部分。
5、谁来说说蓝色代表的情绪(学生谈)[平稳、忧郁、柔和等等]那红色呢?(学生谈)[热烈、激动]
6、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开头的第一部分,请大家用“啦”轻哼旋律。思考:在宁静、忧伤的`乐曲声中你仿佛听见公主正开始说些什么?播放片断欣赏。教师启发:这是公主变成天鹅后第一次看见人类,你想她首先会对王子说些什么?
7、再来听听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说些什么让她的情绪这样激动。大家可以继续挥动红色彩带来体会公主此时此刻的心情。
8、让我们轻声用“啦”哼唱结尾部分,并把这部分与开头部分的旋律进行比较,看看两部分旋律的关系。并思考:公主情绪趋于平衡想想她会在最后说些什么?
9、学生发现开头和结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师总结:像这样开头和结尾情绪、旋律相似,而中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曲式结构称为: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10、请三位同学随着音乐把刚刚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语言加入到相应的旋律情绪中去,来为这首乐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赏完由管弦乐演奏的《天鹅湖》以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由儿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和小演员们一起跳一跳。用动作来感受一下乐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12、刚刚我们通过挥动彩带,为音乐加旁白、轻哼旋律、舞蹈等方式来表现对乐曲的感受。那大家想想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感受?(编故事、画画、写诗、跳舞)那就让我们边欣赏由吉它这种乐器演奏的《天鹅湖》边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等会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表现
13、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14、分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
15、教师小结
16、师生随着《天鹅湖》音乐,由跳舞的同学带领飞出教室。
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的愉快。
二、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像、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三、认知目标:学生能准确地拍节奏,并通过音乐游戏《对对碰》感受音乐的音高。
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得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感受、想像及表现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邀请卡、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律动表演整体感受
师:小动物们,起床啦!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师扮老爷爷,生扮小动物们,播放《健康歌》音乐,小动物们在老爷爷的带领下进行自由律动。
[设计意图:用富有动感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律动表演,,旨在放松学生心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并把孩子们拉进了音乐的世界。]
二、借卡创境巧导新课
1、导入
师:小动物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出示包装精美的“邀请卡”)
请生打开包装纸,取出一张邀请卡。
师:哦,是一张邀请卡,我受一位神秘的朋友的委托,邀请你们去他的音乐小屋玩,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战胜了它,进了音乐小屋,神秘的朋友就会出现,你们想去吗?
生:想……
2、师:那我们出发吧!(播放音乐课件《郊游》,出示画面)
教师带领学生随《郊游》音乐跳成两个圈,快乐得边跳边唱。
3、(音乐停)师:小动物们,你们看!(出示课件“美丽的大森林”)这是什么地方啊?
生:一片美丽的大森林
师:(点击课件,画面出现一幅图),呀,小动物们,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这可怎么办呢?
师:(点击课件,出示两组节奏图)
A、__│__○│____│×○‖
B、____│__×│__×│×○‖
(课件画外音:只要打对这两条节奏图,就会出现一只船帮你们过河的,小动物们,加油啊!)
师生相互交流。
①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节奏接龙游戏,老师说第一条,你们说第二条,要接的连贯。请听老师示范:
师:A、你好│你好○│欢迎欢迎│你○‖
生:B、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
②师生节奏接龙练习,提醒学生一定要随节奏读拍,速度一致。
③组与组、生与生之间相互接龙。
[设计意图;借用邀请卡创设情境,通过节奏接龙的趣味练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游戏中进行节奏训练,感受“○”休止符与“×?×”附点节奏的实际效果,轻松解决了歌曲节奏难点]
4、(点击课件,一条船出现在河岸边)
师:小动物们,小船来接我们了,让我们继续前进吧!(放《郊游》音乐,教师和学生一起边走边跳)
5、师:小动物们,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一棵大树档住了去路,怎么办呢?
(课件画外音:呀,小动物们,你们又遇到困难了吧!别着急,完成下面的音乐游戏就能继续前进。努力啊!)
①
⑦②
⑥⑤④③
注:游戏方法:
将任意两个球相碰撞,学生把这两个音唱出来,并用柯尔文手势表示音高,然后大家一齐连唱这两个音。
如:(师)我的1球碰3球(生)1(do)3(mi)
(生齐)1313│131‖
师点击课件,全体生唱,指名唱。
[设计意图:通过“对对碰”音乐游戏,让学生对七个音符娃娃更加熟悉,在玩中唱,乐中唱,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小音乐家”,同时增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意识]
三、柳暗花明乐中学歌
师点击课件,出示了一座美丽的小屋
1、师:瞧!在森林的深处,出现了什么?这是一座美丽的音乐小屋,你们想进去参观吗?
(课件画外音:小动物们,欢迎你们来到音乐小屋,你们都是勇敢而又机智的孩子,现在你们只要学会这首《音乐小屋》,音乐小屋的门就会为你们敞开,神秘的朋友就会出现了。)
2、教师有感情地表演唱《音乐小屋》
3、师:大家都听出来了,音乐小屋在欢迎我们去呀!那我们快把这首好听的歌学会吧!
4、歌词教学
多媒体出示歌谱,先由生认读歌词一遍,再由师按节奏范读歌词,然后生跟读一遍,最后师生在电子琴节奏型的伴奏下一齐读歌词。
5、用听唱法教学。生随范唱学唱歌曲3—4遍。引导学生边唱边自由表演。
6、师:你们喜不喜欢《音乐小屋》啊?那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现出你们喜欢它的心情,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启发学生演唱时要有情感,声音要轻快而富有弹性。)
师点击课件,音乐小屋的门开了。
师:小动物们,你们唱得真好听,音乐小屋的门已经为我们打开了,看,它的主人是谁呀?(出示图片)
生:是《快乐的小木匠》中的小熊。
师:对了,这是小熊自己盖的音乐小屋,它可勤劳能干了,今天它邀请我们来小屋做客,快进去看看吧!(音乐起)
7、歌曲律动创编与表演
①生随音乐自由创编,配上打击乐伴奏,可自由组合。
师:看谁表演得看,我们就请她当小老师。
②动作优美、自然的同学上台示范律动表演,带领其他同学表演。
③分小组歌表演,打击乐伴奏,即一组表演、一组伴奏,后相互评价。师评选才艺星、创意星。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高潮及重点。通过聆听歌曲,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听边轻声学唱,边听边体态律动等活动,即在听、读、唱、动等情感体验中感受歌曲,表现歌曲。让学生在歌曲音乐中自由地创作动作,表达情感,表现音乐。这种表演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充分享受音乐的旋律美感。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拓展创造学科综合
1、师:小动物们,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到了小熊的音乐小屋,你们也很聪明能干,老师相信大家也能用自己的一双巧巧手造出音乐小屋,能行吗?
生:能!(学生自由想像,相互交流)
2、师:让我们用彩笔绘出你自己的音乐小屋吧!
师播放《音乐小屋》歌曲范唱,生分小组绘画出心中的音乐小屋。
3、交流展示,生生互评。师生共同评出“设计”奖。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知识的拓展延伸,旨在体现间的整合,用绘画的形式让个个孩子都争当“小小设计师”,化理想为现实,鼓励学生创造表现,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扩散思维。]
五、回归歌曲意犹未尽
1、师:咱们也能像小熊那样当上小小设计师了,理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快乐的心情吧!
2、师生共同表演唱《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3、师:不知不觉,天黑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小熊告别吧!
(音乐《音乐小屋》响起,教师带领学生依依不舍得边唱边跳出教室。)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教育是不知不觉间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此时,学生带着快乐美好的心情离开教室。课已完,情未尽。]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一年级古诗池上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编箩筐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快快乐乐教学设计
元宵温馨祝福语汇编100条
一年级古诗池上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编箩筐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快快乐乐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望月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十五篇)
捏泥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五篇)
“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和意图说明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12篇
挑山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粒种子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精选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