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课程教学设计

孙小飞老师

《秋天》的课程教学设计

  篇一:《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掌握田字格里面的生字,使学生具有读写用的能力。

  2.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基础上,学会并背诵课文。

  3.学生通过理解这首诗歌的意思体会秋天的特点,初步感受秋天的清新,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这首诗歌的意思,从中体会秋天的特点。

  从文中的语言感受秋天的清新。

  【教学准备】

  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

  1.记忆回放。

  (1)认读生字。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路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

  (2)看拼音写汉字(可以听写).

  guī huā cháng zi píng guǒ fán nǎo hē jiǔ róu rèn shū lǐ qí páo

  2.提出问题

  通过预习,你们认为应该探究哪些问题?(讨论阅读探究3的内)

  篇二:《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导入揭题

  1.出示黄叶:同学们请看,今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玄武湖边捡了两片――黄叶,我为什么要悄悄珍藏这两片黄叶呢?因为在我的心目中,“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们的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们眼中的秋天色彩斑斓,转眼间,有到秋天了。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秋天王宜振)

  3.简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东人,今年60岁了,和我们学校的王校长、卢校长、卢老、耿老崔老师(正好在听课)他们是同辈人。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指读名字,注意“振”的发音)

  二、初读课文

  4.请看(出示课件秋景图,《秋日私语》音乐响起),老师朗诵全诗。

  5.看了秋景,听了描写秋天的诗,你对秋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生自由发言)

  6.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更令人陶醉。你一定也很想读读这首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7页。

  注意听要求:

  (1)边读边标出小节数;

  (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3)读顺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放声地朗读这首诗吧。(生自由读书,圈点)

  7.这么美的诗,我们要想读好,首先要读准(字词)。

  (1)出示词语:桂子、香气、苹果、红袄、葡萄、紫袍、(后面是书后3词语);

  (2)注意读音(这些读音和写法也要看仔细):脚印、柔韧、珍藏、红缨、嚷着。

  8.全诗共有几小节?想不想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好,看看他们字音读准了没有,语句读通顺了没有,听上去是不是很美?

  (指名读每一节,注意正音评析;重要的诗节,正音后全班齐读或男女生分读)

  9.(然后,再指名读,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一起读)(老师注意引导每一节的熟读)

  10.我们读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节,跟着诗人走进秋天,看到了秋天,那么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美丽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呢?(板书:美景――红色笔)

  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生自由读画)

  11.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顺势引导归类、板书: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

  12.风景如画的秋天,秋阳娇艳,秋风飒爽,秋实累累,秋色怡人,秋香飘溢(师指板书),让我们伴随《秋日私语》的优美乐曲,再次轻轻齐读这首诗。

  三、教师小结

  13.读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生自由说)

  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继续欣赏。

  四、练习写字

  14.老师范写“柔”、“肠”。(边写边将注意点,生跟着书空)

  15.学生完成书后2描红练习。

  五、板书设计

  4 秋天

  zhen

  王宜振

  美 景

  秋阳 秋风 秋色 秋实 秋香

  篇三:《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想象奇特、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抓住秋天的特点,写了秋雨到来后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作者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文章描写具体生动,用词精确。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经过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城里孩子对秋天原野的直观感受不如农村孩子。

  设计理念:

  1、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目

  1、指导学生认识“钥、匙、趁、柿、菠、喇、衔、裳”8个生字,会写“扇、邮、爽、柿、仙、梨、菠、萝、粮、紧、杨”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具体的语言文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

  2、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同学们,我们一起伴着绵绵的`秋雨走进这快乐的课堂,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1)同位互相指读生字:同桌之间互相用手指着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2)集体反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钥匙、菠萝、扇”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指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 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准备过冬,是不是?你们除了这些还看到什么了?(银杏树、枫树、柳树、柿子、橘子。)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感悟“五彩缤纷”。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5)美读全段。

  3.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板书:藏着气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4.表演朗读。

  (1)熟读课文。通过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读。

  咱们就来把小动物和植物们是怎样准备过冬的演一演,怎么样?

  (2)师生互动演一演。

  (3)指导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2.拓展。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3.积累背诵。

  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就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

  总评

  《秋天的雨》一课,是一节真实的课,一节朴实无华的课,一节抓语言文字、重诵读的课,主要体现了如下一些特点:

  一、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为使学生“喜欢阅读”,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比方说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配乐和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在指导第四自然段的阅读时,通过表演读的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视读的层次性。

  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

  三、重视读中积累。

  《秋天的雨》是一篇写景的抒情小散文,语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写集中在第二、第四自然段。教师把阅读的重点指导放在这两个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背诵积累好的的词句。学生在流畅读书的基础上背诵喜欢的精彩的句子、段落,将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四:小学美术《蹦蹦跳跳》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设计思想:

  《蹦蹦跳跳》一课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理念的推进、落实中进行的课堂教学研究。它是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新课程、探索新方法为宗旨的教学设计。课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拓展发扬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过程与方法:

  (1)在开放式的寻宝游戏中体验、感受小纸偶的蹦蹦跳跳,学习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2)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习小纸偶组织制作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尝试、联系生活、欣赏表现挖掘人文内涵,激发学生传承美术文化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对纸弹簧进行装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律动与游戏——通过寻宝大行动机趣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接触小纸偶,帮助学生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把座位附近的宝贝找出来交给组长。

  2、讨论自己组找到的是什么宝贝?

  3、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是用什么方法作成的?

   教师小结:

  1.他们都是通过画、剪、折、贴而成的。

  2.说说小纸偶制作的多有趣,蹦蹦跳跳的多生动。

  [设计思想:游戏创设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能够及时地发现蹦蹦跳跳小纸偶的可爱,通过画、剪、折、贴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观看与探究——交朋友??认识小纸偶

  观看:

  1、设置情景导入本课: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朋友,你们来说说叫什么名字?

  学生:2008北京奥运会福娃,他们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2、教师出示福蛙小纸偶:你们觉得他可爱吗?想跟他们做朋友吗? 学生:自主回答。

  3、今天他们就带领我们蹦蹦跳跳迎奥运??

  探究:

  1、教师:出示小纸偶。这些小纸偶为什么会蹦蹦跳跳?

  学生:他们的身体是用了纸弹来做成的。

  3、教师:你们想学做这些蹦蹦跳跳的小纸偶吗?

  学生:自主回答。

  [设计思想:通过交朋友的方式使学生对小纸偶更有亲切感,想让学生先入为主喜欢上小纸偶,然后给他们提示:小纸偶为什么是会动的?那是因为他的身体用了有弹性的纸弹簧,一动他就蹦蹦跳跳起来了。]

  三、示范与练习

  1、教师:运用实物投影仪示范纸弹簧的制作。

  2、教师:请一个大胆的学生上来折纸弹簧,愿意上来的请举手。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折纸弹簧。

  3、教师:这些小纸偶有那些地方是用纸弹簧做成的?

  学生:身体、手、脚、脖子、尾巴等。

  4、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示范小纸偶的制作过程。(用画、剪、折、贴的方法示范做一个小男孩的小纸偶)

  [设计思想:通过示范和教师完整的分步骤讲授,学生能够系统地消化知识。教师的演示是直观地给予学生信息的方法,提问则是提示学生需要思考纸弹簧的运用。]

  四、欣赏与思考

  1、欣赏优秀作品——小纸偶

  2、教师:他们在纸弹簧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制作成的?学生:画、剪、折、帖。

  教师:找一找上面这些小纸偶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很逼真、很好玩、像真的一样。

  3、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法?

  学生:小动物、人、机器人、太空人等。

  [设计思想: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更应利用好这门学科的特征,好好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在本课中,我特别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折纸弹簧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敢于尝试,敢于解疑,敢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发现,学会了折纸弹簧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而美术课也不是一味的教的过程,积极营造一种开放、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灵活性、独特性的发展。]

  五、创作与表现

  用音乐创设创作氛围,学生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