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三篇)

孙小飞老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研究探时的意识,追求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资源

  1.实物投影仪—台。

  2.每小组《验证表》一张。验证表举例结论

  3.比,除法,分数关系表:

  比 前项相当于 后项相当于 比值相当于除法分数

  4.卡片若干张。

  (1)商不变的规律;(2)分数的基本性质;

  (3)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0—71页。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流程:创没情境——验证猜想——展示交流——意义构建——巩固拓展。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评价、组际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中“0除外”的道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验证表,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标:

  (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

  (2)启发学生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假设。

  过程:

  (1)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通过填写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让学生发现比、除法、分数有很多相似之处?

  (2)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联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

  提出猜想:

  (1)学生讨论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比就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看成一个分数,就可以遵循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2)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目标:

  (1)引导学生对验证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与途径?

  (2)组织实践活动,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3)营造协作学习氛围,组织讨论研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

  过程:

  (1)小组讨论:这个猜想成不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性?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2)小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思路。

  A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用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得到新比,看比值变不变。

  B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

  C组: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

  通过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启发,产生灵感,对验证猜想的方法进行比较,使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科学性,更严谨。

  小组合作,试着验证: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比或多个比进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填写《验证表》。

  3.展示交流,感受过程。

  目标:

  (1)理清知识脉络,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

  (1)用实物投影展示各个小组的《验证表》。

  (2)各小组代表发言,本组所得的结论。

  (3)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的结论。

  (4)引导学生讨沦比的基本性质是否具有普遍性,有没有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变了的。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0,比值会怎样。

  4.意义建构,体验成功。

  目标:

  (1)通过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过程:

  (1)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组的结论比较全面,怎样说更严谨。

  (2)集体归纳,板书。

  (3)体验成功:我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叫比的基本性质,许多科学家都是这样提出猜想、实践验证,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

  5.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目标:

  (1)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过程:

  (1)(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第71页练一练2)边练习边讨论: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怎样化简最快最好。

  (2)总结方法:联系旧知,灵活运用。

  (3)灵活运用,抢答比赛。

  五、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形成悬念,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如《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传统的教学是:出示一组分数3/4、6/8、9/12,让学生发现3/4:6/8:9/12,接着把分数转化成比3:4=6:8=9:12,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接着是一层层的巩固练习。这个过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不说让学生感兴趣,就是对其内容,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⒈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

  ⒉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半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教材第75页起跑线图。

  问一:为什么每条起跑线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呢?(因为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问二:半径为30米的半圆有多长,你会计算吗?

  由学生讨论解决问一、问二。

  (点评:问一旨在引起学生时跑道的形状和跑道的长短认真观察和比较。问二旨在回顾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问一、问二既引入新课,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讲解实例

  6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么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

  ⑴最内圈的弯道半径为31.7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 (米)。

  ⑵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 (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 (米)。

  ⑶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 (米)。

  解:⑴圆的周长C=2πγ

  半径为31.7米的圆的周长为2×31.7π米

  半径为31.7米的半圆的长为2×31.7π/2米,即31.7π米,所以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π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2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31.7+1.2)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1.2)π米。

  ⑶(31.7+1.2)π—31.7π

  =31.7π+1.2π—31.7π

  =1.2π

  ≈3.770米

  (点评:通过对相邻弯道长的计算、比较,得出起跑线设置的规律,给学生一种收获感。)

  总结:相邻两条弯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条跑道的宽与圆周率的积。

  三、练一练

  进行200米赛跑,如果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经画好,那么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呢?

  四、实践活动

  量一量,学校操场跑道最内圈的弯道半径,计算出最内圈跑道的总长度约为多少米。

  五、思考题

  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跑道全长400米,最内圈弯道半径为36.5米,每条跑道宽为1.2米。

  ⑴最内圈弯道长为多少米?

  ⑵若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画好,那么400米赛跑的.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行的规则。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激发需要

  提问: 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

  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质疑: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4组第3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3排第4个)

  提问: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可能想到: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

  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

  揭示课题: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说明:让学生说出中队长的位置,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描述小军的座位,使学生体会到用已有的经验描述小军的位置,由于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从而引起学习和探索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认识列、行,理解数对

  1. 对照座位示意图认识列与行。

  讲解:(出示教材第15页的座位示意图)习惯上,我们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用这样的方法来描述,小军就坐在第4列第3行的位置上。(板书:第4列第3行)

  提问:(在示意图的第2列第4行的位置上,点出小明)小明坐在这个位置,他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板书:第2列第4行)

  提问:小丽坐在第5列第2行,你能在图中找出小丽的位置吗?(学生指出小丽的位置,并板书:第5列第2行)

  自己在图中找一个点,并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这个点的位置,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反馈:会用第几列第几行这样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了吗?(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2.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和行,并且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既然大家约定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来表达物体的位置,就不会引起误解。那能不能用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达呢?(学生可能会想用字母分别表示列和行)

  讲解:大家想出的办法很好。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规定:用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再用另一个数表示第几行,那么,小军的位置就用两个数来表示就够了。你能知道是哪两个数吗?(4和3)习惯上,我们用一个数对来表示:(4,3)。

  提问:数对前面的一个数4表示什么?3呢?

  提问:你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小明和小丽的位置吗?(学生用数对表示,并说明每一个数对的含义)

  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指出位置,另一人说说这个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并且用数对表示出来。

  3. 完成教材第15页的“练一练”。

  (1) 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找到后,在图中用笔涂出来,并用数对表示,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2) (6,5)这个数对在图中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说明:先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与确定列、行的规则,再通过确定小明、小丽的位置帮助学生熟悉这一规则,为数对的引入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从列和行的规定,到用数对来表示,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又渗透了符号化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之后,让学生尝试运用数对描述其他事物的位置,加深了对数对含义的理解。整个环节的设计,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巩固练习,发展智慧

  1. 完成练习三第1题。

  出示教室座位图,并标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1) 说一说: 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或同学的位置,并组织交流。

  (2) 比一比:同桌合作,在图上指出某个同学的位置,让同桌尽快用数对表示出这个同学的位置。比比谁的反应快。

  (3) 猜一猜: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同学猜出这个同学是谁。

  2. 完成练习三第2题。

  出示题目。

  (1) 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请看,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请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2) 讨论:你发现表示这四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吗?(前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列;后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行)

  3. 课件出示练习三第3题。

  出示题目。

  (1) 说位置:这是学校会议室的地面图,同座位的同学相互说说每块花色地砖的位置。(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

  (2) 写数对:能用数对表示出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吗?(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

  (3) 找规律:观察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组织全班交流。

  4. 拓展应用。

  出示右图。

  谈话:如图,“光”字的位置可以用(C,2)来表示。说出下面类似于数对的每组字母和数各表示什么汉字,并连起来读一读:(B,3)、(A,5)、(C,4)、(E,2)、(D,1)。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并齐读: “我们爱数学”。

  提问:你爱数学吗?为什么?

  [说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首先结合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列、行和数对含义的认识。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数对来确定墙面瓷砖和地面花色地砖的位置,这里注意通过比较瓷砖和地砖的位置特征,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交流,使学生发现数对中的一些规律,如同一列中,数对中的前一个数相同;同一行中,数对中的后一个数相同等,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最后通过类似于数对的一组字母和数找相应的汉字——“我们爱数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 自主总结,生成问题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课后去探究?

  出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地球的画面。

  谈话:“神舟六号”之所以能顺利地返回,也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地球这么大,怎样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有关资料,并和其他同学交流。

  [说明: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学生探索活动的终止。让学生带着问号离开教室这个小课堂,走进探索的大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神舟六号”返回地球画面的回放,引发学生思考:地球这么大,怎样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呢?这样做既为下节课进一步用数对确定位置打下伏笔,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究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