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偶戏》教学设计(通用三篇)

阿林老师

  五年级美术《偶戏》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

  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五年级美术《偶戏》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偶戏的发展历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态和千变万化的人物造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安排了布袋木偶和提线木偶两种木偶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小组制作一组木偶进行表演展示。

  教学目标:

  1.学习布袋木偶或者提线木偶的制作与装饰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材料进行制作。

  2.通过小组协作制作表演,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偶人,能够按要求完成作品并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如何巧用材料,让制作的偶人能活动起来。

  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线绳、彩色纸、剪刀、双面胶、小棒、橡皮泥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品携带情况。

  二、播放《木偶奇遇记》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问:小木偶皮诺曹是怎样制作的?为什么叫做“木偶”?学生思考并回答。(板书课题:偶戏)

  三、了解偶戏的由来

  1.偶戏的历史(板书)

  中国偶戏的历史相当古老,汉代就已经出现。魏晋以后发展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宫戏”,用精巧的机关操作,另一种保持以人操作的原始型态,并改进操作方法,至唐代已有杖举与提线操作两种,到宋代发展成了提线傀儡戏、杖头傀儡戏及影戏三种。明清两代传延至今的杖头傀儡戏又发展成手托傀儡戏及掌中傀儡戏,前者近代盛行于广东,后者流传南北各地,闽南地区尤盛。

  2.偶戏的种类

  中国偶戏大致可分成影偶戏与木偶戏两大类,如傀儡戏、提线戏、手托戏、杖头戏、杖头傀儡戏、悬丝傀儡戏、木头人戏、布袋戏、木偶戏、掌中戏、影戏、纸影戏、筷子戏、皮影戏等;各地偶戏之名称亦不尽相同,如皮影戏又称皮猴戏,掌中戏又名布袋戏,名称之多,不胜枚举。

  3.布袋戏的传说

  偶戏(布袋戏),相传起源于三百多年前的福建泉州。

  四、欣赏部分偶戏

  1.欣赏皮影戏(板书)

  介绍皮影戏:用羊皮做材料剪刻出皮影人物等,在幕布后面进行表演。欣赏几个皮影戏的片段《白蛇传》、《龟与鹤》、《洞庭湖》、《昭君出塞》等等。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表演和幕布背后的情景。

  2.布袋木偶戏(板书)

  教师将布袋木偶戴在手上进行

  表演。

  五、观看部分偶人照片并分析

  播放图片,请学生说出这些属于

  哪种类型的木偶?(板书课题:偶戏)

  1.杖头木偶。(板书)

  2.提线木偶。(板书)

  3.铁枝木偶。(板书)

  六、分析探讨

  1.观看课本上的木偶制作图片,分别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的?学生讨论、回答。

  2.分组讨论,自己小组带的物品可以制作成哪种类型的木偶?

  3.探讨一下表演的方式。

  七、实践活动

  1.分组进行木偶制作。

  2.教师巡视指导,安排好学生的合作。

  八、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课题:偶戏

  杖头木偶

  提线木偶

  铁枝木偶

  教学后记:

  五年级美术《偶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欣赏不同表演形态的偶戏,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以及发展,了解偶人的造型特点及表演特色。能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选择不同材料制作提线偶并合作演出。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资料和对传统偶戏的欣赏,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偶戏的发展历史和表演特色,以及偶人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从而体验民族艺术魅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偶戏的有关文化,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偶人。

  难点:让制作的偶人动起来。

  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提线偶、制作用具(曲别针卫生筷子一双线橡皮泥),各种材料制作的简单偶人。

  2.导入新课:学生用带的偶人做简短的即兴表演,师:“这是什么戏?”生:“偶戏”(板书课题——偶戏)

  3.讲授新课,师生共同讨论并欣赏课本上的图片。

  (1)师:大家在电视节目里都看过有关于偶戏的表演么?你们喜欢看么?那么我们打开课本看明代《木偶演出图》这幅古画。(欣赏《木偶戏演出图》,了解偶戏的发展历史)

  师:在画面中,古代的人在干什么?

  生:在看偶戏。

  师:那你知道表演偶戏的道具人物叫什么?

  生:偶人——

  师:是叫偶人。那你能来说一些他们是怎样表演的?

  生:人来在下面撑着进行表演的。

  (2)播放课件,关于各种偶戏,边播放边认识各种偶戏的不同及表演方式

  师:那这种就叫仗头偶。

  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仗头偶?

  仗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根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

  师:下面我们接着看下一幅图片——皮影,皮影的历史很悠久,谁能给同学们来解释一下皮影戏是如何表演的?

  生:前面是如同电影不得幕布,后面打灯进行表演。

  师:那么大家来说一下,用木头为主要材料进行表演的偶人叫什么?生:木偶。

  师:来了解一下刚刚同学们表演用的偶人叫——布袋偶,为什么叫他布袋偶?

  生:像一个口袋,主要材料使用布。

  师:怎样使布袋偶动起来?

  生:手指。

  4.动手实践,

  师:这是提线偶(播放《音乐之声——孤独的牧羊人》片段,提线偶戏表演)激趣

  师:“好看吗?”

  生:“好看”。

  师:“那我们现在与小组同学选一个喜欢的通话故事,根据内容制作一组提线偶的角色,大家一同表演展示

  师:首先用曲别针做出偶认的骨架,再用橡皮泥给他填上肉。注意:需要动的地方要露出曲别针,提示如何将四肢固定栓线。学生开始动手实践。(分组操作)

  5.展示作品并进行表演。

  教后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学生喜欢自己设计偶人,但是如何让它动起来,却是学生感到比较为难的事。教学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己探究偶人各部分关节是怎样衔接的,又是怎样动起来的等等。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偶人背景的制作,然后进行表演展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