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5大禹治水》)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结合课题,谁能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2、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洪水 毒蛇 猛兽 伤害
(二)认为 教训 棉被 恢复
(三)灾难 仍然 消退 继续
3、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治水前与治水后景象的句子。
4、对比治水前、治水后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1、学习第一段。
(1)理解“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这样的场面使人们的生活感到无比的痛苦。你能读出来吗?
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
2、学习第二段。
(1)生自由朗读,说一说鲧是利用什么方法治水,治水的结果如何?(板书: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鲧治水办法的句子。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
(3)出示“继续”词卡,联系用“继续”说句子。
3、学习第四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结果如何?(板书:禹疏通河道,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2)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 无畏 智慧)
4、学习第三自然段,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件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 他 。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盼着他回来,他 。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
5、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四、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要求:按照板书提示声音洪亮的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五、写字教学
(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紧”并讲述:(板书:难 紧)
(课件出示):“难、紧”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 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紧”: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又”的横撇、捺舒展,下部糸字底居中。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六、推荐阅读
《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
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另外,本班孩子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能力较强,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可能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回顾来训练孩子们归纳全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教会孩子们在遇到“谁,干什么”这类课题时归纳全文大意的小窍门)
2、勾画课文如何评价大禹的句子。
3、发现课文分总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思考题及观察勾画句子的位置,来初步掌握文章结构)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治水?
2、抓“淹没”、“倒塌”、“冲走”、“冲毁”、“四处逃荒”来理解洪水的凶猛、无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让孩子抓感受洪水凶猛的词语,教师渲染,学生再读从而深刻体会洪水无情而凶猛)
(二)学习二自然段
1、面对无情的洪水,禹在想什么?
2、除了大禹心系百姓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他更坚定地投入治水之中?
理解:父亲鲧临死时叮嘱儿子: “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初步树立人物形象,从理解鲧的心系百姓转为大禹的心想百姓;重点理解“叮嘱”,引读“一定要把洪水治好”,把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志向。)
(三)学习三自然段
1、勾画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的句子,并与父亲鲧的治水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大禹科学治水。
2、抓“常常”、“天蒙蒙亮”、“长年”、“脚跟都烂了”、“只好”等词来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设计意图:着重由学生自读自悟,圈出重点词语,自己说说体会这样的方式来理解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让人物形象逐渐高大、丰满)
(四)学习四自然段
1、两个句子对比,自己体会“才”、“仅仅”、“就”、“却顾不得”的意思。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练读
(设计意图:力图通过两个句子的对比,体会副词的作用,从中感受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并学会一些简单的朗读批注。)
(四)学习五自然段
1、通过和第一自然段洪水来时的场景对照,想象洪水退去的景象。
2、理解“欣欣向荣”。
三 、归纳小结:
1、为什么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板书回答问题)
2、全文都是称呼“禹”,为什么题目是“大禹”?
(设计意图:力图成功塑造大禹这一英雄形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苦,感受大禹的顽强意志,读懂”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从而了解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复述课文内容,引读下面词语
滔滔
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治理洪水
仔细察看
挖通
劈开
被制服
非常感激
伟大英雄
代代相传
2、齐读这些词语:想象故事。
3、理解“英雄”:什么样的人是英雄?
4、提出话题: 15课里被代代相传的伟大英雄是______?
大禹是做了什么事成了伟大的英雄的呢?齐读课题。
为什么大禹治水能成为伟大的英雄呢?
二、朗读感悟
(一)了解洪水的危害
1、观看洪水的视频:我们先来看看大禹治的是什么样的水?
2、交流
(1)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
(2)可以用第一小节的那个词来表达你所看到的?
(3)把你看到和想到的这个词语所描绘得情景读出来。相机引导想象:读这个词语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会担心什么?
“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无家可归”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4、小结:洪水多么凶猛啊,它夺走了人们的食物和家园,给人们带了巨大的灾难,人们没有吃的,没有住的,生活该多悲惨啊!
(二)感受治水的艰难
1、感受“决心”大。
(1)看到这样的情景,禹心中会怎么想?(提炼概括出“下决心”,有感情朗读这个词。)
(2)出示“决心句”,朗读。
2、感受“治水”难。
(1)整体感知:他又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你读出描写的句子。
你感受到治理洪水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体会“察看句”
a治理洪水有多辛苦呢?先来看禹治洪水做的第一件事,出示“察看句”,指名读。
b交流:你看到禹在察看水流和地形时有多辛苦?
c引导: 看图,这就是千山万水,一座座、一条条,你能想象到要“走遍”会怎样的辛苦?走得路多脚疼,腰酸背痛,晴天,太阳当空照,会------,雨天,大雨滂沱,会--------, 刮风,被----- 下雪,被----- 多辛苦啊!读“走遍”“千山万水”
d小结:累、渴、饥、热、冷、疼、酸等等,这么多的苦,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千辛万苦),读这个词。把这些苦都经历了,就是“吃尽”,读这个词。
e朗读:这么辛苦,禹抱怨了吗?怕了吗?放弃了吗?为什么?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禹?
(3)体会“引导句”
a 出示句子读:察看才是准备工作就已经千辛万苦了,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读一读句子。
b交流: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
c引导深入:为什么,这些事做起来更辛苦?有多难?
古今对比:看图,现在人怎么挖河,怎么劈山的?
那时候有挖土机、有卡车、拖拉机、铲车吗?要把那么多的河挖通,要劈开这么多座山,只能靠什么?多难啊!简直难以想象。读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 感受艰难。
d小结:这么艰难,禹怕了吗?放弃了吗?为什么?你感受到禹是个怎样的人?
e 朗读: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多么坚定阿,不怕苦,不怕难,勇敢顽强地和洪水进行斗争,这都是为了什么?齐读这小节,一起来感受禹的这份英雄气概。
(三)感受“三过家门”的无私
1、出示:治理洪水是多么艰难,多么辛苦啊,禹用了13年的时间治理洪水,在这十三年里,有一件事特别感人,是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第3小节。
2、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为什么那么有名呢?先来填一填故事里的那些数字。
3、抓住数字想象体会。
禹在外治水好多年了,好久没回家了,都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样了,这一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没进家门。
又过了好长的时间,第二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又没进家门
又过了好长的时间,第三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家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 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又没进家门。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抬脚就能进去阿,可是他却,齐读“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
讨论感悟:他不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一次都不回家看看?
4、通过“儿子”深化
禹的儿子十多岁了,为什么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难道禹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小结朗读:禹为了治水,为了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而顾不上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子,这就是伟大的“舍己为民”精神。这种舍己为民的献身精神多么令人感动阿,所以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成了千古美谈。谁记住了这个故事,按照课文说给大家听一听。配乐背诵第三小节。
三、总结拓展。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禹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千难万险,无私献身地一心治理洪水,十三年啦,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图,看洪水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乱跑,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图(读“安定的日子”。)
2、看看,人们是怎么感激他的。
称他为“大禹”,代代相传。
舜传王位给了禹。
人们建立纪念馆,塑像等纪念他。
3、对照着“英雄”的意思,联系大禹治水的精神,说一说,大禹为什么被称作伟大的英雄?
像大禹这样,——就是伟大的英雄,我们为有这么英雄的祖先而无比自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所有生字并正确美观的书写“治、洪、姓、理、形”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把课文的字音都读准了,并且认识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生字。
难点: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对策:让学生来自主朗读。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3、请小朋友仔细听一个关于大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小朋友是否也想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4、汇报交流并检查字音。
5、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6、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理、形,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3、老师范写这些生字。
4、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
从词句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
3、出示词语
指名读、领读、齐读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
2、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好心的人给点吃的吧!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3、继续播放画面,请你说说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难过)
4、师:小朋友,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请你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自读、指名读
哪些词语体现了洪水的凶猛?(滔滔、淹没、冲倒)
理解无家可归(老百姓因为洪水没有住的'地方)
指名读、齐读
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了拯救苦难的老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了,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小朋友读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理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4、从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大禹治水的艰辛、他非常能吃苦、治理洪水的方法非常科学)
5、指名读、齐读
6、大禹带领老百姓挖通了许多许多条河,劈开了许多许多座山,那在劈山挖河的过程中禹会吃那些苦呢?
学生可能会说: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会得一种病--关节炎;炎热的夏天,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
过渡:大禹在外治水很长时间,,其中有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阅读故事,介绍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
2、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3、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填上一系列数字。
4、指名读,说说体会。
(13年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时间长。三次路过、一次也没有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说明大禹心里一直想着老百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5、齐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大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终于把洪水制服了,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一齐读读第四日秒年第四自然段。
1、读了以后,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很开心,因为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
2、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
3、(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
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
4、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
六、总结:
大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他真不愧是代代相传的伟大英雄。课后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教学生字
理、伟、姓、制
板书设计:
千辛万苦。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青年节快乐的祝福语汇编63句
青年节快乐的祝福语短信集合43条
祝青年节快乐的祝福语锦集38句
给朋友的青年节祝福语短信合集42句
关于青山不老的优秀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六篇)
瀑布教学设计三篇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壶口瀑布的教学设计
关于彩色的梦教学设计范文
七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的教学设计
语文选修课唐代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范文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方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模板
文言文教学设计模板
六年级上册12桥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