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范文

刘莉莉老师

  教学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长,本课的设计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关注他们一生需要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鲁滨逊漂流记》产生阅读期待,课后努力去阅读这本书;同时,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向别人推荐书。另外,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和感受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也实现自我超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受学会生存的方式,领悟学会生存的意义。

  3.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籍。

  4.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习如何概括课文内容,如何品味名言,如何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教学过程:

  一、师“检查预习”——生“汇报自学”

  1.检查字词认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1课《鲁滨逊漂流记》,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了吗?谁来读:胶带粘补触礁一艘小锯筐子丑陋

  2.交流阅读情况

  (1)师引说: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名叫——吴冕,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叫——《鲁滨逊漂流记》。吴冕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2)师概括:吴冕向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的感想。

  (3)生分段:谁来说一说文中哪几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3.交流生成问题

  你们真不简单,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你脑海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

  【设计意图:把预习引到课外,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探究问题,自我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已知,引导他们巩固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探究学生的“现实起点”。通过设问,让学生学会问,让问题成为他们阅读动力;同时,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教学的“逻辑起点”符合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

  二、师“引读赏析”——生“自读探究”

  (一)了解书的来历(学习课文1-6自然段)

  1、指名分节读文

  2、回顾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说:通过吴冕的'这一番介绍,我们明白这本书是——吴冕的爷爷送给了吴冕的爸爸,吴冕的爸爸又把书送给了吴冕。这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哇!(板书:三代相传)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朗读预习情况,同时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概括主要内容。】

  (二)精读故事

  过渡:这本三代相传的书是一本什么书呢?吴冕看了感觉如何?

  1.学习第七节

  (1)齐读课文

  (2)理解词句:讨论问题,板书“爱不释手”,理解什么叫“爱不释手”。

  (3)再生问题: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这本书为什么能让“我”爱不释手?)

  【设计意图:紧扣中心词语组织教学,思路清晰。抓住重点词语设问,既让学生学习问,又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还让他们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2.学习吴冕介绍的书的主要内容。

  (1)引导概括:这段话告诉我们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故事的起因是——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主要内容就是——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扩展阅读:幸亏海浪把鲁滨逊卷上了岸,他才得以存活下来。对于这个场景,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出示投影,让学生读一读)

  讨论交流:读了这段原文,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是的,原文生动传神的描绘,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要想对书中内容深刻了解,看来需要读原文。原文描写的比较“具体”,这一段就用了七百多字;吴冕只用了8个字,像吴冕这种写法叫——概括。咱们今后写作时既要学会“具体写”,也要学会“概括写”。

  (3)想象说话:海浪把鲁滨逊卷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能想象出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会是一座怎样的小岛吗?鲁滨逊在这座荒岛上生活会面临哪些困难和危险呢?

  出示: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可能,可能,还可能。

  面对这些困难,鲁滨逊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吴冕在文中向我们简要地介绍这方面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些内容?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从中你会了解到什么?

  (4)了解兴趣: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什么?

  这些问题真值得探究!咱们不妨先猜一猜,然后再到原著中去验证,从中你一定会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5)小结介绍:根据吴冕的介绍,我们可以感觉到《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而离奇,怪不得吴冕“爱不释手”。“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自己读一读原著,可能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概括”让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引导了解这段内容的意思。“扩展阅读”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他们学习“具体写”和“概括写”两种写作方法,还扩大课堂教学的阅读量,努力实现阅读教学超越文本的构想。“想象说话”既让学生想象荒岛的艰难,培养他们的想象和生活认识能力;又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外阅读原著。“了解兴趣”、“小结介绍”都是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外自己努力去探究。】

  (三)品读名言

  过渡: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他很喜欢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1.阅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理解说话:笛福为什么这样说?谁能结合鲁滨逊当时的处境说一说?

  出示句式说:如果鲁滨逊面对危险,那么他。

  正因为鲁滨逊面对危险,所以他。

  学生说后,师概括:因此笛福说——(读名言)

  瞧,名言就是这样从人物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读上去简简单单,但却能给人很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名言的意思,同时,让他们明白写名言不是难事,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2.理解名言:吴冕读后就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出示句子让学生读)是呀,鲁滨逊就是一个具有冒险进取精神的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证明:他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所以吴冕说——

  这是吴冕从中悟出的,你能联系文章内容或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联系课文或生活进一步理解名言,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引导他们对名言来历的感悟,还促进他们把生活引向课堂。】

  3.创作名言: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没有危险,但你能结合生活把这句话改写成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吗?

  害怕的心理比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我们也不妨想想自己说的这句名言。

  【设计意图:从思维训练角度看,让他们联系生活说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语文能力角度看,引导他们平时注重对生活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学写名言;从名言功能看,名言将引导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4.扩展阅读: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请你读读这句话,然后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向我们说说鲁滨逊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从这句话中又能感悟到什么?

  类似的话书中还有很多,读的时候,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体会。

  【设计意图:拓展教学时空,增加阅读量,通过这句话的学习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他们运用刚才理解名言的方法学习名言,巩固学习技能。】

  (四)感受人物形象

  过渡: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让他非常喜欢。

  1.看了书之后,吴冕还想象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他为什么会把鲁滨逊想象成这个样子呢?

  2.尽管鲁滨逊的样子滑稽可笑,但吴冕却很崇拜他,他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喜爱,从而想去阅读原著。】

  三、师“引导总结”——生“升华理解”

  1.吴冕要把这样的一本书好好珍藏起来值不值?为什么?

  2.爷爷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你认为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我的素养;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欲读的愿望,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

  四、师“引导阅读”——生“学习阅读”

  1、激发阅读原著:课后我们千万别错过这本男孩子、女孩子都该读的好书。读完之后,你也可以学着吴冕的爷爷和爸爸,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己读后体会最深的话,送给你的朋友,或将来送给你的孩子。

  2、指导推荐好书: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吴冕的介绍,我们结识了一本好书——《鲁滨逊漂流记》。如果,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你会如何推荐呢?课后,我们选择一种方法向别人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并能在理解基础上升华自己的认识。学习推荐书的方法,同时,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其他的书籍。】

  附:板书设计:略。

  总评:

  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紧扣“一个目标”,突出“双边活动”,围绕“三条主线”。“一个目标”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也想读这一本书”;在此基础上,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书。“双边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作了明确的设计。“三条线”是:一、以关注学生成长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主旨,每一项活动的目的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二、以问题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自问”和“自探”中实现教学目标。三、以语文训练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教学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三条线”平行展开,“三线并举”,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