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三篇)

刘莉莉老师

  石灰吟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

  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人间: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

  5.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6.小结并尝试背诵。

  石灰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学会诗中“谦、锤、凿、焚”4个生字,知道“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3.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课前先学】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激情导入

  1、激趣

  (1)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十二岁。(屏幕出示全诗,师范读)

  (2)诗的题目读作……(生读诗题)“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等。

  2、教师板书:石灰吟。朗读课题。

  在上新课之前,想一想我们以前都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顺势解题(1)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比如说我们学过的《暮江吟》,大家齐背一下。你认为“吟”有什么含义呢?所以题目的意思是(吟咏石灰)。

  (2)看着这个诗题,你会有怎样的疑惑?

  3、教师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看大屏幕,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教师重点强调“锤”和“焚”。接下来看看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同学们了解了于谦的一些知识,现在学习一下他写的这首诗。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朗读,提出要求: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

  3、指名读。教师及时的评价

  4、教师范读。之后师生互换读。

  5、指名读。教师评价

  6、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读了这首诗,石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石灰的制作过程。

  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小组交流

  (2)、读了这两句你有何感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现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

  (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5)、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

  (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

  【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

  (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

  4、读好整首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小组读——齐读

  (4)这首诗理解完了,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5、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6、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充分融入自己的感情。

  7、指名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四、走进石灰,体验于谦的坎坷人生

  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写谁呢?(自己)

  补充于谦的资料(于谦拒收礼的小故事)

  2、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隐的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现在请同学们再看这首诗,说一说从这首诗中你看出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3、周围合作,大胆说出于谦是个怎样的人?

  4、组织交流:

  (1)一定遭遇过挫折与打击;

  (2)一定是个打不倒,压不垮的人;

  (3)一定是个为人正派的人;

  (4)一定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5)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的人

  5、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人格的印证与际遇的预兆。

  6、赞颂石灰,体会诗人的无限情怀

  写这首诗时,于谦才十二岁,意气风发,壮志满怀,他会怎样来吟诵这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经背过了,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吧。

  走上仕途的于谦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又会以怎样的心情来吟诵这首诗?

  7、面对这样伟大的于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总结

  十二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体现了他人生的追求和志向。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一些诗。一起来朗读一下。

  石灰吟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2、看诗句,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3、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

  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

  4、情感朗读,赛读。

  5、齐读。

  三、拓展延伸

  1、总结古诗。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

  2、于谦为官清廉,为国为民,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不信,我们再来看一首: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怀抱。“混沌”,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乌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阳和”,原指和暖的阳光,这里指煤炭的热力。“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两句意为: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爝(jue)火”,小火把。“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意思是: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鼎彝”指帝王宗庙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最后两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

  四、总结学法

  1、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石灰吟》?

  2、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五、作业

  1、收集有关于谦的故事。

  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