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自主预习案】
1、文章里面有你不熟悉的字词吧,通过努力,你能掌握吗?赶快动笔吧,亲爱的孩子!
水zǎo( ) chéng( )清 宽chǎng ( ) 水藻( )
狭窄 ( ) 宽敞 ( ) 贮蓄( ) 澄清( ) 济南( ) 镶上 ( ) 髻 ( ) 看护妇( )
2、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选出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吗?(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4、《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提起冬天,我们脑子里浮现的恰是北风怒号、白雪皑皑、万木萧条的画面。但济南的冬天却是与众不同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是别有情趣,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那么济南的冬天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美感呢?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美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板书课题)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课文,感受济南美景
请大家借着美妙的音乐,循着课文的范读录音,驰骋你丰富的想象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 想想,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总体印象如何?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吗? 温晴、慈善
(二)美读课文,欣赏冬天美景
1.浏览课文,想想作者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呢?这些景物又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以“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为开头说一段话吗?
比如:济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惨淡的灰雾,没有毒辣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学生自主探究)
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情可爱,像个小摇篮;美在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 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美,美在耀眼的雪光、娇艳的雪色、娇美的雪态,翠松白雪相映生色,蓝天白雪相映生辉,白雪黄草,相映成趣。它娇美、秀气,情态可掬。
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 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
与碧蓝的晴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三)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古人曰: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服务的。那么作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写得如此之美,是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时,处处流露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直接抒发感情)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创造意境,流露深情) “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概括性与简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能准确用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课题
1、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用字母表示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字母表示什么?(多媒体出示)
(1)阿C和小D看《阿P的故事》,C 、D、各表示什么?
(2)小军和小明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A、B 各表示什么?
( 3 ) 扑克牌“黑桃A” 、“梅花k”,A 、k各表示什么?
导课:生活中,用字母可以表示人名、地名和数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
(二)利用情境,探求新知
(出示课件,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三只青蛙三张嘴……齐读)
师:照这样下去,能读得完吗?这首儿歌中的数字有个特点,谁发现了呢?
师小结:在这首儿歌中,青蛙的只数和嘴巴的张数总是相同,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如果n是8,()只青蛙()张嘴;如果n是10,()只青蛙()张嘴;如果n是100,()只青蛙( )张嘴;
过渡语:n的威力可真大,能表示这么多不同的数!可以换个字母说一说吗?我们用“n只青蛙n张嘴”一句话就概括了这首说不完的儿歌。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活动一:组内同学年龄与老师年龄比较,进行填表。
活动二:利用学具摆一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四)练习
1、说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6人,到站后下车a人。“36-a ”什么?
(2)四年级种树120棵,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多种X棵,“120+X”表示什么?
(3)学校买来X个小足球,每个24.5元,“24.5×X”表示什么?
(五)拓展
现在你们已经学会用字母来代表青蛙的只数了,那青蛙的嘴数、眼睛数、腿数呢?请你填在数量关系表(2)里。
青蛙
(只) 嘴
(张) 眼睛
(只) 腿
(条)
六、知识回顾,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特点是什么?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a×3=3a a×b=ab
教学目标:
1、深入全息识字,以本课“点、数、清、彩、飘、落、空、问、回、答、方”11个生字为契机,进行辐射性识字,练习全息“点横头”生字书写。
2、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培养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全息识记11个生字,以点带面。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具准备:
1、儿童歌曲《小雨沙沙》。
2、多媒体课件。
3、“雨点儿”等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儿歌引题,显态全息识字。
课件。师描述:两个乌云小娃娃,见面就吵架,轰隆隆,轰隆隆,流出眼泪哗、哗、哗。
1、“字画同源”,汉字演变过程全息。
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从小篆----隶书----楷体)师描述。
板书课题:师在田字格中写“雨”字,象形字记忆:“雨”字外面这一横就是乌云。里边的四个点就是可爱的小雨滴。四个小雨滴排得整整齐齐。我们把一个一个可爱的小雨滴叫-----雨点儿(出示词语,读)
2、常用字组合常用词,以点带面归类积累全息。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怎样的雨?
词语积累:雷雨 小雨 大雨 风雨 细雨 阵雨
及时雨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雨过天晴
二、寓识于读,整体感知,随文全息识字
1、师:(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悄悄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读读《雨点儿》这篇课文!不会读的字请拼音帮帮忙。
2、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3、 强化。
(1)“识用结合”,还原生活全息识字:
看花园图:你看到了什么?(小鸟,小路,花等)
一起来数一数,花园里有多少花儿?
(出示词语:数不清)
回归还原生活,全息“数”字: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
生活中处处是我们识字的课堂,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
(2) 字理出发,找朋友横向全息识字
再看图:找出彩虹 。(出示“半空中”,读词语)
声旁全息学习“彩”
菜 彩
( )园 云( )
( ) ( )
(出示词语:云彩)
(3)“ 寓解于境”,图示全息
看图(出示课件)雨点儿离开了云彩妈妈的怀抱,在天空中飘啊飘。落在大地上,这就叫----飘落 (出示词语“飘落)齐读三遍
(出示课件)师:瞧,除了雨点儿能飘落下来,你还看过什么东西是飘落下来的?
(4)“管中窥豹”,部分蕴含整体全息。
师: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东西是靠什么力量飘落下来的?
(它们都是靠风的力量飘落下来。所以飘字的右边是……(风字)
小结:有些字可以从它的某一部分,就可以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师:现在我们看看这个“落”,能不能根据这个字的一个部分理解它的意思。
(5)抓住对话识字,还原语境全息。
看课件 。大雨点和小雨点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原来一个在问,一个在答)出示词语
一起来看看“问、回、答、”这三个字,仔细瞧瞧,他们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师:有口才能问,才能回答,(出示词语:回答)齐读。
(6) 追根溯源,比较识字全息:
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呢?
(一个大“口”里面一个小“口”就是“回”字。口字里面进了一个口,口字里面出了一个口,这样反反复复,来来回回。)
(“门”字里面一个“口”,就读“问”。学问学问。就是说学习要主动,不懂就要---开口问)
师:想一想,还有哪些字是口字旁的?(吃 喝 哈 等)
分角色读。
师:如果你是雨点儿,你要去什么地方?为什么?(出示:地方)
三、指导书写 (点横头书写全息)
指导写“地方”的“方”字。
四、课间轻松一刻。
1、这个“方”写得真漂亮,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雨点儿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雨点儿特别爱唱歌,听。(播放小雨沙沙)(出示歌词)
2、颐养禀性,识字在音乐旋律中多维度全息
师:仔细看一下歌词,有没有哪个字以前不认识的,现在认识了?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唱歌是吧。看来唱歌也能帮助我们识字呢。
五、复习词语,字词相生全息。
雨点儿 数不清 云彩 飘落 问 回答 地方
六、小组合作,复习巩固潜态全息
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老师把所有的生字生词都请出来,并且把课文内容变成一首小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读一读这首小诗。
天空中,雨点儿飘,/数不清,有多少。/雨点儿问云彩:/“妈妈,妈妈,我该去哪里?”/云彩回答说:/“孩子,孩子,你看看,/“哪里需要你,你就去那里。”/;
小组读,指生读。
七、总结延伸,新旧互生全息。
【教学目标】
1、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韵文的韵律感,感知成语,培养学生学习、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他言简易骇,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成语,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借助本课教材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成语,激起阅读、积累成语的兴趣,并能在阅读和交流中,悟出生活的哲理。生字时,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认识字形。朗读课文,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运用朗读、质疑、讨论、想象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把知道的文中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掌握知识,启迪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1、出示识字4中的成语。
2、听示范朗读。
3、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1、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这个故事
2、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四、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五、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请学生认读: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2、自己读,然后抢答。
二、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7个生字:
寸 落 补 拔 功 助 取 所
小组内读生字。
2、识记字形:
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些生字有哪些特点?谁能想办法记住他们?
3、书写生字:
⑴ 小组内同学互相当小老师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么写。
⑵ 老师在黑板上范写,集体评议。边评议边写。
4、巩固生字:
学生独立练写,教师巡视评价。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识字4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教学后记】
本课很多成语非常绕口,字音较难读,学生在掌握时难度较大,出错的很多,而且个别成语含义深刻,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虽然有的同学知道一些成语的意思,但很多同学还是不太明白,需多加指导。
【教材简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
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⑴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⑵ 指明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篙、棹”。)
⑶ 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⑷ 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⑸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⑴ 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 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
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⑶ 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
(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课题:
《都市精灵》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主题的写法。
2、关注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先放腾格尔的《天堂》然后导入)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还有那洁白的羊群,这才是我们人类的天堂。在那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是否也有这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作家舒乙走进《都市精灵》,去感受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展示目标:
三、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圈点出疑难字词。 2、圈点疑难问题。 3、⑴、现代文学馆的“一景”、“一宝”、“一幸事”分别是什么?作者对此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⑵、作者认为每座城市都应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北京有没有?作者对此有什么感情?作者是怎样描绘在一些大都市里人与鸟、鱼、兽友好相处的画面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深入探究:(一)、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揭示文章深刻的主题。在作者描绘的人与鸟、鱼、兽相处的众多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二)、关注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朋友。 作者说:“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鱼、鸟、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你认为人类有哪些霸道行为?应该怎样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态环境”,与鱼、鸟、兽友好相处?
五、梳理总结: 作者面对某些大都市成为“孤城寡人”的现状,希望人类能有“与狼共舞”的远见和魄力,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教学目的
1比鲜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爷爷和小树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倍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一、 教学课时 2—3课时
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逼舴⑻富埃喝嗣俏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苯沂究翁狻0迨 爷爷和小树
(二)自读课文
要求:1倍磷甲忠簦读通课文;2彼伎迹阂爷为小树做了什么?
(三)检查朗读
1敝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比鲜蹲匀欢巍;出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比鲜镀渲械7个生字;
a) 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
“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
有些字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article/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崩斫“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敝傅祭识痢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比鲜镀渲械3个生字;
2崩斫“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3敝傅祭识痢O榷恋谌段,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字词
齐读 爷爷 几棵 到处 给你 穿上 暖气 冷天 开始 打伞 热情
二、 学习课文
1、 朗读
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要读出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2、 词句
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用插图帮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sjbwz/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
“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3、 自然段,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4、表演:爷爷和小树 感悟课文中
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三、写字
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重点指导“四、五”。
1、四的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
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2、五的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
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四、练习拓展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爷爷和小树,爷爷和小树教案教学设计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1、 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地运用语言及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 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塘、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连、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2、 活动室布置成演播厅场景。
3、 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
4、 作画时用的轻松的音乐磁带和游戏结束时用的激昂的音乐磁带各一盒。
教学过程:
一、幼儿进入演播厅,自由结伴分别入座红、黄、蓝队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猜一猜,画一画”节目的演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小樊姐姐,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来宾:这是红队,欢迎你们!这是黄队,欢迎你们!这是蓝队,欢迎你们!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幼儿:ye!)
二、尝尝味道,说说味道、猜猜味道
1、 师: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请你们来猜味道,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吗?(幼儿回答) “我这儿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就装着各种味道,现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到百宝箱丽尝味道,等你尝好了味道就告诉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说出你吃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的,而是要告诉大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会想到什么事情,猜对的小朋友所在的队就可以加上100分!
2、 教师启发性示范。
3、 幼儿进行游戏。
4、 教师小结各队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二个环节“我画,我画,我画画画“(幼儿:ye)
三、尝尝味道,想想味道,画画味道
1、 师“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纸包,打开细细品尝,然后合上眼睛慢慢体验是什么味道,再想想怎样用画来表达,用笔画出来。
2、 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味道,教师巡回启发指导。
3、 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大幼儿都上来介绍自己的画。
3、 幼儿互相观摩、交流、评价谁画的味道最生动最有趣。 师“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两颗爱心,一颗代表100分,你可以把爱心送给你认为画得最有趣的最好的画。“
4、 请嘉宾加分并点评。
五、在音乐声中结束
师:现在分数出来了,红队---分,黄队---分,蓝队---分,今天的冠军队是—队,让我们一起来祝贺他们。 把味道画出来真有趣,我们回家后再尝尝别的味道,然后再把它画出来,好吗?今天的节目就到这,谢谢大家的参加,再见!
课后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2、 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了解“吆喝”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学习文章合理安排结构、注意语言的衔接过渡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难点:体验作者在写“吆喝”中的内在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接头吆喝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声录音带,学生品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
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听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
吆喝声,是“生活的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常常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的无尽遐想,那往昔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4、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5、教师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并演示,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大家共同明确。
⑴ 文章重点是写北京街头的吆喝声,为什么要从洋人对北京街头吆喝的文章写起?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北京街头的哪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⑵ 作者是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事物介绍得有条不紊的?
⑶ 作者为什么能对吆喝内容、声调、韵律进行概括归类?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⑷ 你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教师可就语音、语调、语速以及动作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也可播放现实作品中有关吆喝的片断供学生观摩。
学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选课文中的例子示范,如“混沌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唉)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塔。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语言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学生自选例品评。
【课堂小结,迁移拓展】
同学们,听冯骥才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座谈、查阅文献、摄影录像等。
以四人一组为宜,以论文的形式上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布置作业】
1、把文章改写成一个相声脚本,然后在班内表演。
2、课后搜集整理街头吆喝声,体味“吆喝”的韵味。
【板书设计】
吆喝(1~3)引出话题
(5~9)从早到晚
(10)一年四季
(11~14)对吆喝声进行评价、品析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学六年级劳动教学设计
最新体育足球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劳动教学设计
最新体育足球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青蛙卖泥塘优秀教学设计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三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三篇)
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信任语文教学设计
我是苹果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