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优秀教学设计
【基本设想】
这篇课文是《孟子》第三章,主要阐述儒家的王道思想。其中,不违农时一段论王道之始,五亩之宅一段论王道之成,这是本章的核心。把握这个核心,就可以看出全文的理路:开始,梁惠王自称尽心于国,问邻国之民不归顺之故,孟子设喻作答,暗示对方要放弃战争政策,自反修政;然后因势利导,从正面提出王道的主张,要在制民之产;最后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开头──不罪岁,则当行王道;王道行,而天下之民至矣。这个理路应当让学生知道,因为它显示了这篇谈话记录形式上的特点,有助记诵。
讲内容,只能点到为止。所谓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其实是指西周初期的井田制度而言;而在孟子那个时代,兼并土地之风愈演愈烈,要想恢复井田制度绝难办到。这个问题不容易说清,说多了就不是学文言而是学历史了。其次,课文末段对残民之君的揭露,也是孟子王道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只需点出来,认真地诵读,能由文入情也就够了。
中学生学文言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字、词、句、段、篇无不有待积累,有积累而后有比较、有感悟,而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便是诵读。因此,教文言当以诵读指导为主线来贯穿全部教学活动,讲什么要视诵读的需要而定,不必面面俱到,更不宜抓住一点大加发挥,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从而达到当堂成诵或基本成诵。这样教才是既见树又见林,不至于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也可使学生学得有兴味,愿意多读,以读为乐。
还要把课堂上学文言的气氛搞得浓浓的,教师疏通文义及学生答问都无妨夹带一些文言语汇。
这篇课文语言浅显生动而流转自如,十分宜于诵读。全文共359字,用中速读一遍仅需3分钟,读10至12遍(含教师范读和检查)加上诵读中的间歇,约需45分钟;如用两节课教读,尚余45分钟,用于疏通文义及师生问答可算宽裕。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习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⑴ 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⑵ 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⑶ 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⑴ 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⑵ 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⑴ 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 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⑶ 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⑴ 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⑵ 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⑴ 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⑵ 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⑶ 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⑷ 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四、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习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 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平。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⑴ 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⑵ 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2、预习新课。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林海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棉花姑娘的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范文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林海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棉花姑娘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语文剃头大师的教学设计模板
语文教案语言的演变教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的教学设计模板
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范文
胡同文化课堂设计
卡罗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故事大王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