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三篇)

李盛老师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材P10—P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生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使学生准确的分辨左、右两个位置。

  2、意识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

  教材配套光碟及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上、下。

  1、(上课之前,老师检查一下小朋友们的课前准备)刚才老师检查了一下,我发现××、××等小朋友的课前准备做得非常好,现在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书和文具盒是怎样摆放的?

  生:文具盒在书的上面,书在文具盒的下面。

  2、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真能干!现在请你们根据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情况,用上面、或下面说一句话。

  3、想一想,摆一摆:

  把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上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把本子摆在书的下面。

  想一想,什么东西在最上面?什么东西在最下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二、认识前、后、左、右。

  1、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按要求打手势。

  如:上、下、前、后、左、右。

  2、真不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

  指名介绍——同桌互相介绍。

  3、坐在一起的几个小朋友,你们都互相认识了吗?现在请你们向后转,再介绍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好吗?你们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站一站。

  (1)学生A在学生B前面,学生C在学生B后面。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2)学生A在学生B左边,学生C在学生B右边。谁在最左边?谁在最右边?

  5、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呀,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总结:

  (1)上下、前后、左右这六个方向,会用这六个方位词进行说话。

  (2)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必须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这些知识你们是否都学会了呢?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有关练习题好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13第3题。(出示课件)

  瞧,小明的玩具柜上摆了一些什么东西呀?

  你看到小飞机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东西呢?你还能怎么说呢?

  那小熊猫的四周又摆放了哪些玩具呢?

  说得真棒!那电话、小兔子、小汽车等等,它们的四周又摆放了什么玩具呢?

  2、教材P13第4题。(出示课件)

  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海边拍摄的照片,现在就请四个小朋友一组观察这张图画,你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吗。比比哪个组说得最好,说得最多。

  3、教材P13第5题。

  下课铃响了,我们都要到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怎么走呀?(靠右走。)为什么呢?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看,那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他们中间谁走错了呢?(小红)

  如果只有小红走对了,我们应该怎样规定?这样规定好吗?为什么?

  4、下课出教室游戏: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间(二大组的第三、四座的位置)

  师:我左边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前面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后边的小朋友出教室;等等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一:说口令做动作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感性认识上、下、前、后)

  游戏二:说口令做动作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性认识左右)

  揭示课题: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认识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谈话:在图上找到小刚和小芳,小刚会说小芳在他的哪面?小芳会说小刚在她的哪面?你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小刚和小芳,说说看。

  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谈话:你能说一说小刚和小芳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完整地说两句话。

  小组活动后指名回答。

  提问:你还能用左、右描述图中其他的人和人或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提问:你还能看着图用上、下或前、后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三、组织练习

  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了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下面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观察画面,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定几人回答,其中包括坐在边上和角落里的学生。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图。

  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

  苹果上面是什么?你看着图还能怎样说?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按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4、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

  5、 做“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什么?你能用上、下、说两句话吗?你能用前、后或者左、右说两句话吗?

  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 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 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 句话吗?

  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1 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2 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精品源自地理科 ..,认位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