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编程与加工》教学设计

刘莉莉老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信息的编程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的知识。本节内容是上一节“信息加工的概述”的承接。通过上一节课学生们知道了信息加工的重要性、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的.类型。其中第一种类型就是“基于程序设计自动化信息加工”(在上一节课讲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把悬念留给学生)。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编程加工是信息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

  ②知道信息的编程加工的主要过程;

  ③初步学会在VB中输入代码,调试程序。

  过程与方法:体验编程加工信息的主要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独特魅力;

  ②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与畏惧感。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编程加工信息的主要过程;

  ②难点:使用VB输入代码,调试程序。

  二、教学策略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任务。并且上节课刚刚学习了“信息加工的概述”,这为本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2.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3.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交流法、师生互动法。

  4.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