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查字游戏:
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2、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3、师接着板书“读”。
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3、哪些内容写的是作者正在窃读?(读一读)浏览一下前后的内容,你能感觉出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主要写的是什么,(出示填空练习:文章主要记下了作者窃读时的___________。)找出中心句。
三、品味“窃读”,感受作者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滋味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画出描写“我”“窃读”滋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交流:
⑴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①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② 感悟形象: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⑵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①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③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④ 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⑶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①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神态与心理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②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⑷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窃读累,累也读,正说明了窃读的快乐,对读书的喜爱。)
⑸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① “所有的智慧”是什么?
② 朗读。
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再读课文,品味窃读的滋味。
〖板书设计〗
窃读记
( )快乐 ( ) 惧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入:
交流自己摘抄的印象深刻的句子。
2、指名读这些句子。
3、交流你收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二、理解“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⑴ 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⑵ 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3、诵读句子。
三、巩固词语
1、出示生字,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2、抄写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本课14个生字,读写生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
3、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里描写来表达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享受。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
二、说一说,读了课文,作者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引导学生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从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里描写的细腻传神。
3、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绘声绘色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内心因窃读而波澜起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阅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
5、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抄写。
第二课时
一、仔细品读,感悟写法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结合你画出的描写动作与心里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动作:赶、跨、钻、挤。
“窃读的滋味还有哪些?”──饿、累、忧、惧、快乐。
精神的满足不仅快乐,而且幸福──浑身轻松。
2、体会老师的话:
“你们不仅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的同学会比其他的同学更加聪明,更加成熟。
3、鲁迅常说:“窃书不算偷”现在我们也来讨论一下,“窃读算偷吗?”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一找自己的依据。
二、“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乐趣,也包涵了作者的辛酸
三、拓展阅读
四、听写生字
五、课后小练笔
《我与作者比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准备】
1、观察生活中书店人们的活动情况。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板书课题,师生质疑
1、板书课题──窃读记。
2、齐读课题,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
(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4、师质疑: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窃读的滋味写清楚、具体的?)
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放声朗读课文。
2、读完课文后解决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3、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5、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6、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五、留下悬念,布置作业
1、本节课,我们一道初步阅读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但要体会小姑娘哪种窃读时复杂的滋味,还要细细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读,认真体会。
2、完成作业:
⑴ 抄写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踮起脚。
⑵ 辨字组词:
窃( ) 炒( ) 踮( ) 饿( )
穷( ) 吵( ) 店( ) 鹅( )
惧( ) 皱( ) 碗( ) 撑( )
具( ) 坡( ) 豌( ) 掌( )
第二课时
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上节课,孩子们不但课文读得好,生字也学得不错。我相信,这节课,孩子们一定比上节课的激情更高,就让我们满怀激情去体会,去感受那位窃读的小姑娘的复杂滋味吧!去感受阅读的快乐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找出集中体现小姑娘复杂滋味的语句,用“──”勾出。
⑴ 抽生答找出的语句,检查学生找的情况。
⑵ 全班齐读这句话。(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⑶ 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 快乐是什么?为什么又惧怕?
②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
2、小声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体现小姑娘快乐的语句,用“—”勾出;找出能体现小姑娘感到惧怕的语句,用“△”勾出。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从这些语句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文中小姑娘的“快乐”和“惧怕”的。
5、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感受小姑娘的快乐和惧怕。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
7、学生质疑:
读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感情升华,感悟写法
1、引导:
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以后你应该怎样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3、作业:
⑴ 小练笔:
好书伴我一生。
⑵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三、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读书名言或名人读书的故事等。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著名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和她一起感受一下窃读的滋味。(板书课题)
2、质疑:“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有什么疑问?
3、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字词和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体会作者“快乐又惧怕的窃读的滋味。”(在书中批批画画,写下自己的感受)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抽查情况)
1、小组内学习展示。
(1)、这节课,我学会了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理解了贪婪、惧怕的意思。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能够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4)、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解决了一些课后的思考题或每课一练中的题目等。
2、抽查学习情况。
抽查生字的读,说或写的情况。(主要是针对中差生)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a、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的事情。
b、我知道了窃读的滋味是“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从人物的动作,心理等重点语句去体会这种窃读的滋味。
a、放学后“急匆匆地赶”,“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c、“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d、“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e、“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f、“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作者读书,常常忍饥挨饿的。
g、“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作者读书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急切地寻找”,“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心里却高兴地喊”,“依依不舍”……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心里非常的高兴,特别想读书正好读到了书的高兴滋味。
(3)品读书滋味,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看来,读书不仅仅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开启智慧,而且会使一个人成长起来,从你们的体会中,我不仅感受到了窃读那五味俱全的滋味,而且领悟了读书的真谛。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求知的渴望。
(4)课文朗读展示,并说说自己读完以后的新滋味。
(三)激发知识冲突(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学习收获展示
通过读《窃读记》,你有哪些收获?
1、读了《窃读记》,我仿佛看到了林海音沉浸在窃读的快乐中,感受到了她对读书的那份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2、我发现了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3、我发现作者在写作上善于运用细致入微地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
4、我想用一句话或名言来形容林海音读书的样子。
(五)作业
1、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更多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的名言,尝试自己或小组内创作。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窃读记》,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窃读的滋味。
2、提出学习目标。
(1)窃读又累又饿,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窃读”算是“偷”吗?(体会窃读的意义)
(2)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谈谈摘抄它的理由(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并作记录方便摘抄到读书笔记上)
(3)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4)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针对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
2、展示朗读。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1)、体会窃读的意义
我知道虽然窃读又累又饿,可作者仍然坚持,只因为她酷爱读书。
(导语:实际上林海音和其他读者不一样的地方,只在于她只读不买,窃书读。她曾说:“但我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乐趣,也饱含着作者的辛酸。)
(2)、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小组展示,互相补充)
(1)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可用朗读等方式展示出这种复杂的感受。)
如:a、刚进书店时回想、安心和担忧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
b、下雨时非常的高兴,却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得喊着:“大些!再大些!”高兴却又装着不高兴的复杂表情。
c、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
d、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一种惧怕。
(2)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
如:a、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
b、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c、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以上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急切渴望。
d、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读书的满足与快乐。
e、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对书的酷爱。
三、知识拓展延伸
1、搜集的资料展示
(1)读书名人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生活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名人读书的故事。如《陈平忍辱苦读书》、《悬梁刺骨》、《闻一多醉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
(3)《窃读记》的其他节选。
(4)林海音的生平。
2、个性展示。
(1)谈读书经历。(把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作者的读书经历进行比较,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2)片断描写。如:如果没有了书,世界将会是怎么样的呢?
四、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课后的综合性学习中自己较感兴趣的主题,开展一次活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人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从“窃”中明了文意
1、导入
七八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读书有关的文章,看到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
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知道“窃”的含义有三种:
①偷;
②偷偷地;
③谦指自己。联系课文内容,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②种)
2、预习交流
同学们已经完成了预习稿,你在预习中遇到了有什么问题,想与同学们交流吗?请大家把自己的预习情况在组内交流一下,然后请一个小组展示。
预设:1》字词朗读展示2》其他疑问3、预习稿中感知栏第1小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
预习了课文后,请大家对照感知栏第2小题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感受,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酸、甜、苦、辣吗?
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选择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一会儿与大家交流。(生读书、交流)
预设:
如果说酸甜苦辣还只是感性的、表象的,读懂作者心灵深处的一个“爱”字,则是深入其骨髓。①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②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③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预设:(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跨、踮、挨蹭、钻、挤”这几个动词很有表现力,通过这一细节动作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窃读”的辛苦,表现了“我”对书的急切渴望。
(2)“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急忙”一词写出了“我”找不到那本书时内心的焦急心情。
教材简析:
这是五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我爱阅读”,教育学生要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本文在写作方面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通过自悟式的独白及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育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现时每个教师记得最清的一句话,为此,我在此篇课文中的设计意图:是想让学生的阅读真正彰显出“个性”的光彩。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并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三、教法与学法导航:
初读感知,并边阅读边思考,提出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重点研读关键的词句,积累词语并感悟词语用法的精妙,从而体会到“窃读”的滋味。
四、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师: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联系生活放谈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发学生阅读乐趣。]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
是怎么窃读的?
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4.自学检测:
A.认读生字与写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写字要认真,注意书写的习惯。)
B.体会词语的含义。
适宜,知趣,饥肠辘辘,白日梦,依依不舍
二、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三.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
2.课件演示第3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3.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4.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课堂作业
1、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2、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渔家傲教学设计范文
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渔家傲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公开课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设计
课文诗两首的教学设计模板
六年级语文两轩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十四篇))
生日教学设计范文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模版
下册拥有好心情教学设计
语文课家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课文芦花荡的教学设计
十几减8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