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孙小飞老师

  四年级《海上日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去组词造句。

  2、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扩展学生发散维能力。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三段是重点,写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多云情况下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教学难点

  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投影机,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文章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海上日出》就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引导学生自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2、画出生字、新词,要求自己查有关资料。

  3、画出不懂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与学生交流自学的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范、扩、辨、红霞、刹那、奇观。

  2、请学生回答如何分段,并概括大意。

  3、按照分好的段落,分小组阅读(读得流利、准确)

  四、进行小组讨论,解说课文。

  1、指名第一段,思考问题:这一段作者写了什么?第一句“常常”说明的是什么?这一段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2、发动学生积极回答,自己进行补充说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提问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并造句。(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把字词教学落实好。)

  二、读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太阳没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在幻灯片上填上答案。

  2、第四句中的“知道”是什么意思?

  3、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太阳像~~~可爱”这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4、作者写太阳升出海面是分几层意思写的?

  5、齐声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三段

  1、叫学生有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阳光透过``````灿烂的亮光”这句话为什么说很难辨别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山?

  3、“这时候``````光亮的了”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在第5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的?

  5、齐声朗读第三段。

  五、小结:课文第二、三是如何描绘出一幅海上日出的美丽奇特的景象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一遍,体会文中各段与全文的关系。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课后搜集巴金爷爷的其他文章阅读,可以举行一个巴金爷爷文章阅读会。

  四年级《海上日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会景物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景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导入课文。

  在著名的作家巴金笔下,日出显得异样辉煌、壮观,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2、读题、审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由课题你会想到什么样的问题?

  二、逐段朗读,随文识字

  1、指名读文,思考每段的大意。

  2、随文找出生字词引导学生识字、理解应用生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回忆一下哪几段写日出,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景激情,顺势导入

  1、厚积薄发,加强积累:应用百花园一中的比喻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作为上课口令。

  2、吟诵经典,温故知新:将生字蕴藏古诗名句,复习积淀双管齐下。

  3、谈话引入,课件展示日出情景,板书课题。

  4、过渡:《海上日出》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巴金爷爷乘船去巴黎留学,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里,常常早期观看日出,并把看到的景象写了下来寄给了他的哥哥们,让他们一起领略这壮观的景象。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继续领略一下这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自由读文,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明白修辞,反问句改陈述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三、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1、巧设疑问,突出主线: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默读课文,画画能体现“伟大奇观”的语句,简单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

  2、集体交流,顺学而教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①“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②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③想象着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个人展示)

  (2)“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意思相近词语的辨别,加深了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3、把握情感,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评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听读能力。】

  4、齐读最后一段,回味整篇文章。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理出思路,按顺序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五、谈话小结,学习写法

  1、渗透观察,养习惯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总结写法,指明灯

  结构安排是:总起----分述----总述;

  写作顺序是: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有详有略:一六段略写,二三四五详写。

  3、延伸拓展,陶醉美

  太阳----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它是光明的使者,温暖的象征。尤其是经过漫漫长夜喷薄而出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光明和温暖,还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点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尽可能的用上“词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四年级《海上日出》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描绘的海上日出的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知识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注意积累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

  引导雪生凭借图片或课件结合文字描述,展开现象,去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了解《日出》,激发浓浓的趣。

  导入语:同学们,您们细心地观察过日出吗?“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日出就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希望、意味着光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著名的描写日出的美文,它是由我国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在年青时写的一篇文章。谁能把了解到的巴金爷爷的情况,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交流介绍巴金的资料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即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又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整体感知,享受《日出》,体验文章的美。

  1、这篇课文很美,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耳朵静静地倾听课文朗诵用心来感受日出的壮美。

  2、你们能读出日出的美吗?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和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来解释的新词,大家阅读时重点注意)。

  3、谁能说说作者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引导得出:课文中写了在天气晴朗时看到的日出景象和有云时看到的景象。)课文哪些内容分别作了介绍?

  4、提问:读了课文,有什么地方是自己不明白的?(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来读课文,共同解决这些疑问。

  三、解读释疑,研读《日出》,领悟深深的意。

  1、通过细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写了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时的日出景象,那么这两种景象你更喜欢哪一种?(指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结合两幅彩图来分析认识。)

  2、谁能找出描写精彩的句子读一读?(全班交流,鼓励大家起来用自己所理解的情况充满感情地来朗读,感受语言的美。)

  3、播放日出的录象片段,仔细观察和自己想象的日出景像有什么不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日出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4、下面,我们重点来研读用动态描写来写日出的美和日出时有云的情况下出现的奇观。

  (投影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同时评讲句子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1)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引导探究: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2)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引导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3)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引导探究: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

  (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引导探究: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教师小结:正是通过这些准确生动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日出的壮观美景;让我们来共同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比一比,谁能把课文中最美的句子背诵下来。

  四、交流体验,探究《日出》,感悟殷殷的情。

  过渡语:到这个时候,大家对课文后面所说的日出是“伟大的奇观”都有了了解了吧,谁能想想说说,巴金爷爷写这篇文字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小结感受:课文主要讲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时的事情,日出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1、谁能说说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说说日出能代表什么?(设想答案为:日出是代表着希望、日出代表新生,日出代表我们同学们,像早上的太阳,朝气蓬勃地生长着……

  总结语:日出是代表着希望、日出代表新生……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简单处理课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鉴赏课文,结合《日出》,品味语言的美。、让我们再一次来朗读品味课文,和巴金爷爷一起来看日出的壮观美景吧!(可以配上音乐,舒缓课堂的气氛。)

  四年级《海上日出》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奇观的伟大;重点学习第二、三部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3、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难点

  1、通过了解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情,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看过日出的景象吗?

  2、导入:很多人都喜欢看日出。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课文朗读

  3、谈观后感受。那巴金爷爷笔下的“海上日出”又是怎样的呢?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课件2出示阅读要求

  1、通读全文后,问:巴金爷爷是如何赞美海上日出的?

  2、理解句子:课件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成陈述句。谁能把题目与结尾结合起来说一句话?

  3、快速浏览,思考:课文哪几段写日出?写了日出的几种情况?

  随答板书:晴天有云

  三、学习晴天部分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怎么知道太阳要升起来了?

  出示课件4、5、6指导学生字“霞”

  2、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画出有关语句。

  3、指名有序地说太阳升起过程。课件7出示句子

  4、读喜欢的句子,说原因,理解重、难点句子。随答板书

  5、齐读第三自然段。

  6、看课件8,复述日出过程。

  四、学习有云部分

  1、默读四、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日出情形有什么不同。

  2、合作学习,找出描写有薄云和有厚云时阳光特点的词、句。

  3、汇报学习情况。理解重点词、句。

  4、你感受到什么呢?

  5、指导朗读。

  五、整体感悟

  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奇观”

  六、积累作业

  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晴天负着努力跳出

  薄云直射灿烂

  有云伟大的奇观

  厚云透过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指名复述太阳升起的过程。

  二、给段落加小标题

  1、思考:你能给二、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吗?

  2、全班交流小标题。三、品读课文,指导背诵

  1、有感情地练读你喜欢的段落。

  2、朗读汇报。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四、领悟情感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五、总结全文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