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字词、主旨、写法;
2、纳入网络:学透、学活、学会;
3、创新运用:能改、善比、敢超。
二、教学设想
1、教材地位:初中语文入门第一篇,宜就“门”而探讨入“门”之法;
2、学生因素:充分利用和调动初一新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互动;
3、重点难点:比喻引发联想、想象,拟人手法,初步了解文学;
4、教具:多媒体、小黑板;
5、教法:启发、讨论等;
6、学法:预习、比较、质疑、迁移等;
7、课时: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研习课文
课时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让学生解题
提示:
(1)为——引出行为的对象,寄予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2)你——《中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的读者或《中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序言的读者、中学生文学爱好者。
(3)门——文学之门比喻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4)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题眼。
2、检查字词
注音组词:裨、横、折、禁、空、薄。
辨析组词:诠、栓、拴,拨、拔,俊、峻、梭,沾、玷、拈、惦,扇、煽,叠、迭、跌,憧、幢,缔、缔,微、薇、徽。
3、检查背诵
齐背“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4、概括归纳
预习要注意什么?
提示:
(1)三思:A题目要弄清,B注释要弄清,C课后练习要完成。
(2)三看:看作者,看背景,课文要看三遍。
(3)三关:词语关、思路关、诵读关。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思路
(1)总体感知: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2)分段。
提示:分几部分并没有定规,不同角度分有不同分法,只要言之成理。
如本文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都可以。
两部分: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三部分: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逐层深入。
(3)最重要的段
提示:第四段。
本段形象地阐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鉴别功能。
分层:
层意:特征/意义/小结
2、理解主旨
(1)中心句: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2)文学的特征:文学内容具有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跨时空的超越性,对读者的移情性,文学价值的永恒性。
3、了解写法
提示:
(1)文体特征:序言也叫“小序”,它一般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
(2)内容特征:本文与普通序言不同,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深入浅出地向读这部《文学卷》大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以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文学的魅力,语气亲切,情感真挚,尽可能地吸引读者,激起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青少年朋友了解文学、亲近文学、热爱文学。
(3)手法特征:运用了对话方式以及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对比。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喻和拟人。
(四)了解作者。
(五)小结:
学懂课文是学习最基本的要求,要注意课前预习,课中研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个性解读
课时内容:
(一)导入:仅仅理解课文是不够的,我们对文章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二)自由评价
提示:你觉得这篇文章哪段写得好?哪里写的欠妥?为什么?
(三)深入质疑
提示:
1、文中套文要和谐一致,天衣无缝,看看文章是否有漏洞。
如第4段与7、8、9段同讲文学内涵,重复。
2、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要学会辨别。
如:(1)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四)提出见解
提示:参考书是学习的帮手,但不能迷信,要学会思考。
如“我心中的文学”,可根据课文中的描绘以及词典上的解释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想。
它可以是一片晴朗的天空,一汪湛蓝的大海,一野幽绿的草原,一座高耸的大山,它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认识真、善、美,了解假、恶、丑,理解真知灼见,感染纯洁淳厚,认识生活,走向未来。等等。
(五)小结:
要做有思想的学生,学会质疑、分析、评价,提出独特的见解。
第三课时
课时目的:
创新运用
课时内容:
(一)导入:
(二)改写
1、把文章改写成“文学自述”
2、把文章改写成剧本“文学老人与青少年”
(三)扩展
1、阅读联想:课文中说:“你把生活的帷幔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请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
2、理解迁移:文中说“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请联系你读过的文学作品,说说它怎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
3、仿句扩展:仿造句子再写几句成为一组排比句或以其他词开头仿写句子。
如: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春是_____
家是_____
3、延伸阅读:简媜《夏之绝句》、周玉萍《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四)运用
学习题目的比喻说法,为“书”、“理想”、“爱”等拟一个明白生动形象的标题。
如:书——窗口、眼睛、阶梯、面包、朋友
理想——航灯、生命、风帆
爱——阳光、春雨、星光
(五)课堂小结
课前课上课后
预习研习运用
学懂学活创新
让我们摸索规律,共同铸造一把钥匙,打开语文之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2、品位并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3、投入“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文学,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把握文学,并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生字词,理解课文;
2、能正确朗读并书写文中字词;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全体朗读
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们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其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
(二)学生朗读课文,并对照注释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在文中相对位置。
学生自己解决字词教师补充
(三)分组朗读自己体会课文。
初步体会什么是文学?
(四)、请同学朗读1、2段。
请同学弄清“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指的有哪些们?题目中的“门”具体指什么门?
文学之门——也就是老师今天要为你们打开的门。
(五)请同学读3-4段;
思考:
1、什么是文学?
2、如何理解文学这个概念?
3、文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4、如何才能打开文学这扇门?
学生讨论完成思考题。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六)全体朗读第4段,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
3、朗读比赛
二、教学重点:
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文学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文学可以把我们引进辽阔美好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我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我们已年了6年的书,也已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那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讲你了解到的文学作品。
(同学自由发展)
(三)六个小组分组朗读《致文学》
评出最优秀的一组,教师适当点评。
要求:
1、声音洪亮。
2、字正腔圆。
3、抑扬顿挫。
(四)作业:
写一篇介绍你最喜欢的书或文学人物的短文,200字以上。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3、感受作者笔下文字的魅力,从而热爱文学。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2、找出并理解全文的中心句。
3、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文学的见解和满腔的热忱,激发热爱文学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每扇门里都有一个神奇的小小世界。推开家里的门,和家人在一起,我们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进入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古代陈列品,又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学们,告别了小学生活,你们已经步入了中学时代。就好像站在一扇门口,满怀着好奇,兴奋地憧憬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赵丽宏先生的一篇文章——《为你打开一扇门》,看看他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门。
二、作家简介
这篇文章是一篇书序,是作家为《中国学生必读书库》写的序文。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作家。赵丽宏,散文家,诗人。1951年出生在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萌芽》月刊担任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三、整体感知
(一)文章的语言十分优美,词汇丰富多彩,同学们在阅读时要用心体会,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快速浏览或轻声阅读全文。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参考书下注解,随时在书上划下。
(二)同学们刚才速读了全文,文章的词汇比较丰富,老师做了一个整理,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1、读准字音
(1)诠释
(2)憧憬
(3)凝聚
(4)徘徊
(5)裨益
2、词语积累
(三)带着问题听读全文“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扇什么“门”?
四、理解与感悟
1、思考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含义
答: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路口处。动词“为”引出了一个行为的对象“你”,寄语了作者的一种良好的愿望。“打开一扇门”,世界上有无数的门,而这一扇则是无数门中的一扇,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要打开的这扇门很重要。你:指青少年,用第二人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主要含义就是作者引领青少年,走进文学的殿堂,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
2、概括各自然段的内容,划分文章结构
3、思考:为什么要打开这扇门?
齐读第四段
4、思考,怎样打开这一扇门?
文中一句原话
五、体会文章语言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读来朗朗上口,文章多用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
分析语段第四段
1、轻声诵读,说说语言特点
第四段,排比的运用,读来朗朗上口,文学意义层层深入四个比喻,从四个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时代和历史的密切关系。排比和比喻综合使用,整个语段生动形象,还充满气势
2、找其它排比语段分析。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音乐八年级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九篇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音乐八年级教学设计模板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九篇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藏戏教学设计范文
寓言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春教学设计十五篇)
九色鹿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通用四篇)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纸盒变家具教学设计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