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教学设计

黄飞老师

《自然灾害》的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了解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

  2.学会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资料。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

  2.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损失,并写好调查笔记。

  活动过程:

  一、课前初探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我国自然灾害情况,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为学习《可怕的自然灾害》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探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课件:从年初的雪灾,到5.12四川汶川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由于这两次灾害发生的时间离同学们较近,所以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

  (2)展示图片,认识灾害

  师:课前大家搜集了表现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并做成了剪报或者手抄报,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灾害图片展”。

  学生展示图片,作简单的介绍(可以结合具体的背景事件)。

  (3)设计图标,了解灾害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可怕的自然灾害,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们仿照教科书第71页的图例给这些灾害画画像吧!

  教师示范图例。教师画一幅太阳照射着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图,并告诉学生这表示“干旱”。教师给图编一首顺口溜:太阳高高挂,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坏了庄稼。

  学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说说顺口溜或谜语,让其余同学猜一猜)。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1)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教师:课前很多同学不仅搜集了自然灾害的图片,还了解了许多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学生分全球新闻(国外发生的灾害)、国内新闻(外地发生的灾害)、地方新闻(家乡发生的`灾害)进行播报。

  学生1:大家好,下面播报全球新闻。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给沿岸各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区在海啸中的遇难者总人数超过了25万人。

  学生2:大家好,下面播报国内新闻。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难, 374159人受伤,失踪17428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万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计。

  学生3:接下来请听地方新闻。据沂蒙生活报报道:2006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至今降水总量不足往年同期的30%,全市有719.4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重旱面积437.5万亩,绝产达80万亩,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罕见。

  (2)交流汇报,直面灾害

  展示调查表,交流近年来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损失。仿照教科书第73页的学生作品写一写、画一画,制作“灾害记忆卡”,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片段。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了解这些自然灾害后的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无法避免的,哪些是人为的。对于前者我们要努力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对于后者,我们更要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懂得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课后实践

  教师: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记住这些灾害,只愿灾害不再重现,悲剧不再重演。面对灾害,人类做了些什么?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同学们课外可以找一找相关资料,下节课大家一起来交流。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力争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在实际课堂中,由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不够全面,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的介绍仅仅停留在雪灾、地震、水灾、旱灾等方面,对于其他灾害了解得太少。这一点在以后学习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搜集资料时注意广度。另外个别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是很高。这一点也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