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体会文化随笔特点,品味作者的说理艺术,掌握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旁征博引,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用丰富具体的例证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阐释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
品味说理文章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又幽默风趣,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自己的说理艺术,培养对中国诗歌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一、掌握文化随笔的协作特征与品味语言艺术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二、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中国诗歌发展一般规律,把握中国诗歌的独特现象,准确理解作者的文学观点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 (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眼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
【第二部分】 (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外国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发展是抒情诗出现异常早,戏剧诗随后,史诗没有。
结论——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
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缺乏坚实厚重的生活基础
【第三部分】 (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1.篇幅短小。
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4、5段——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
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外国人所谓“空泛连接着确切”,意思一样。
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的说法。
“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6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原因是,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7段——中国诗除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
外国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
【第四部分】 (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读者“回到本国诗”。
二、探究品味
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 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本文的说理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
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旁征博引,在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中,阐释中国诗的特征。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3.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的哪些特点?
第一,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
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把这个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读者。作者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 具体的例子,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说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在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启发和感染下,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观点。
第二,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
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引用的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史资料,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 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接受作者观点同时获得丰富的文史知识。
第三,语言诙谐,幽默风趣。
文章中充满了智慧的语言,幽默风趣,又具有高雅的品位。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这种富有文学语言韵味的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
4、你怎样评价作者的观点?
【启发提示、开发思维】
作者在课文中的观点尽管有权威性*,但也有可议之处。因为作者是从他自己的欣赏习惯出发来评论诗歌的,是一家之言。尽可以倡导学生各抒己见。
5、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为了说明中国诗的发展的超常性*,作者用中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的类喻,“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一真的技术还未发达,俩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然后联系印度的《百喻经》一语道破天机。
为了说明中国的诗歌之短,作者借用了西方的短语“轻鸢剪掠”,,轻巧自在,凭人去遐想。钱氏作比喻,重文采亦重哲理——“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 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 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其中道理更是相当深刻的。
文章又在比喻中结尾:”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 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予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 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
三 拓展迁移、培养能力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体会中国诗的特征】
【启发提示】内容上,《致大海》磺美最由;电奔被竹大海,抒发诗人对自一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一由精神。《观沧海》把大海塑造成一个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作者通过写大海抒发自己政治家、军事家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韩愈晚春教学设计
一年级棉花姑娘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万年牢教学设计
韩愈晚春教学设计
一年级棉花姑娘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万年牢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范文
船长的优秀教学设计
花式“点心”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燕子妈妈笑了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鸟蛋教学设计范文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方案
称赞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