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上:《看戏》教学设计

阿林老师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当年在北京露天剧场演出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动人场景。赞美了梅兰芳高超精湛的演出技艺和我国京剧艺术的辉煌成就。本文重点突出,描写独具匠心。一方面着力对表演者的唱腔、身段、台步、表情、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摹,使人身临其境,另一方面对观众的描写更是浓墨重彩,以观众的反应变化,侧面烘托大师的声望与无以伦比的艺术造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梅兰芳精湛的表演艺术。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

  3、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等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品读课文第4、5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感悟梅兰芳大师精湛的表演艺术。

  2、理清观众情绪变化线索,感悟民众对京剧国粹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品悟大师精湛表演艺术的句子,学生不容易表达,难以描绘心中的体会。

  [设计理念]:

  1.品词析句,感悟文本。

  抓住关键词语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就架空了。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解读第四自然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解读。学生通过品析,才能感受到梅兰芳先生精湛的演技,体会到观众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对艺术家的热爱。

  2.分层理解,美读文本。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句子,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尤其在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句“唱词像珠子似的从…….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更是分几个层次细读,品读。好句不厌百回读,读中自有感悟出。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文,引出下文

  在那个暑气未消的夏夜,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都特别想看京剧大师梅兰芳演戏。当时,天那么热,人那么多,剧场却是那么静。板书:静,这是出场前观众的反应,出场后,观众又有哪些反应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默读4—5节,用“——”划出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交流,相机板书。

  三、品词析句、深入研读(4、5节)

  1、品读出场时观众反应的句子。

  “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卷起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1)理解出观众对大师的喜爱。(2)抓重点词“轻盈而矫健”体会

  出场的精彩)

  2、品读表演中观众反应的句子,联上系下,体会表演的精彩。

  过渡:观众的反应,让我们体会到了出场的精彩,表演中,观众的反应又会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的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指名读。

  (抓“着了魔”、“鸦雀无声”体会表演的精彩)

  联系上文品读句子,相机出示句子:

  品读句子:

  (1)“开始唱了,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重点引导学生抓“圆润”“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体会。)

  (2)“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笑一颦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引导学生理解(1、唱词象珠子。2、三个“从……中”。3、五个动词)体会大师出神入化的表演艺术。

  播放《穆桂英挂帅》视频片段。帮助理解。

  过渡:这样美轮美奂的表演,怎不叫观众着了魔呢?刚才通过联系上文理解观众的着魔,谁还能结合下文谈自己的体会呢?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小结:女主角演的实在是惟妙惟肖,她喜,观众就喜,她悲,观众就悲,台上台下,同喜同悲,同歌同泣,这就是着了魔,这就是交融啊!让我们也象着了魔一样读一读吧。

  3、品读高潮时,观众反应的句子。

  品读:“女主角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多鲜花捧在手里。”

  (抓“捧”引导学生体会人民群众对大师的喜爱和珍惜,希望美好的艺术之花永远绽放,永不凋谢)

  四、品读五节、升华主题

  1、比较句子的不同,谈体会。(读出自豪,佩服,尊敬,赞美……)

  2、体会设问表达的好处。(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2、小结板书,升华主题,再读(齐读)

  3、看多媒体拓展资料(师生合作读)

  五、小结全文、拓展文本

  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梅兰芳先生精湛的表演艺术,体验到了观众对大师的热爱之情,初步初步领略了京剧的魅力。对于博大精深的我国文化来说,今天所学的,不过是沧海一粟。随后我们还会学《吆喝》、《中国结》,相信会对我过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更多的收获!(放京剧音乐,结束学习。)

  教学反思:

  《看戏》一课是四年级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我在教学本文时,整个教学流程都注意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学,我悟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1、拓宽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不应是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应该把目光放到课本以外,课堂以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可以了解到梅兰芳的生平,他的`代表剧目以及他的艺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开发了课程资源,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同时,将课外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课堂教学也充满了活力。

  2、善于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我利用收录机,播放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录音,导入新课。婉转优美的唱腔,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学习。

  3、倡导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品读课文时,学生自由分析品评,畅所欲言,满足了他们的个性要求。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巧妙设计问题。

  本节课由“你认为,在作者眼里梅兰芳的表演精彩吗?”一问贯穿整个课堂,由此拓展开去,让学生在多角度、有创意的品味中,扩展思维的空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板书也随着课文分析的展开由问号变成句号,水到渠成。

  5、语言极有亲和力。

  教师是学长,应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比如“你能教教老师吗?”“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你能帮老师解答一下吗?”这些语言的运用都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也体现了“学长式”的教师观。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6、作业具有选择性。

  冰心的《观舞记》和刘鹗的《绝唱》都描写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关于京剧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了解京剧的历史,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这两项课后作业,我设计成可以选择的,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避免了一刀切,达到了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

  总之,我在教学《看戏》一文时,仅仅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都展现在我的面前。“给学生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这种教学理念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