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秦风学老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

  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能体验1小时=60分。感受一分钟、一小时有多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钟表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认识时、分两个时间单位,通过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认识“时”、“分”,初步理解1时、1分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知道1时=60分。建立1分和1时的时间观念,让学生不断丰富对1分、1时的感性认识。

  重点:认识钟面,知道1时、1分的含义,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难点:理解1时=60分,感受1分、1时的长短。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钟面知识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较繁琐。在本节课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有难度,所以让学生准备学具钟,感性地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但要清晰地讲清这些知识,最好的辅助方法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它清晰的逐一显示中,学生有条有理地掌握了知识。

  四、教学策略与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愿望,“自主探索”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充分利用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吸引学生,增强教学效果。“实践体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数学意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1)“龟兔赛跑”的动画设计,既有趣味性,又孕伏了知识。

  (2)“认识钟面”的媒体设计,有序地处理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了难点,教学效果尤其好。

  (3)“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的媒体设计,有动感的演示过程,很清楚地建立1分、1时的概念。

  (4)“1分=60分”的媒体设计,用了动感的演示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

  (5)“1分钟的长短”的设计,既调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又体验了1分钟多长。

  六、学习评价设计

  1、设计指向性的提问

  如:多媒体显示1时=60分的画面时,问: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那么时针走了几大格?是几小时?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几分钟?追问:1时与60分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呢?

  2、设计针对性的练习

  如:时针从12起走到4,要走多长时间?为什么?走到7呢?分针从12走到4,要走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走到7呢?为什么时针、分针都是从12走到4,走的时间不一样呢?

  3、设计课外延伸的练习

  你1分钟大约跳(

  )下绳;你刷一次牙大约用(

  )分钟;你们家吃顿晚饭约花(

  )分钟;你妈妈1小时做了哪些事情?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路及媒体应用

  一、情景导入

  电脑显示“龟兔赛跑”画面问:在这段时间里,龟跑了多少路程?兔子跑了多少路程?

  再问:这一画面和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相似呢?

  实物投影第76页上的图

  学生回答

  回答“钟面”

  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钟面知识做了孕伏。

  二、自主探索

  钟面上有些什么呢?

  你还知道些什么?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提问: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的答案

  对学生的答案适时合理作出评价

  拿出自己的学具钟,看一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

  不同小组的学生上台交流补充

  让学生感性地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三、精讲点拨

  问:两个数字间为一大格,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

  你是怎么知道60个小格?

  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问:分针从12起走到4,要走多少分钟?你是怎么知道的?

  分针从12起走到7,走多少分钟?你是怎么知道的?

  时针从12走到4,要走几小时?为什么?走到7呢?

  追问:为什么分针、时针都是从12走到4,而分针走了20分钟,时针却走了4小时呢?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

  在钟面上拨一拨,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走了几个大格?你发现了什么?

  媒体显示:1时=60分

  想感受1分钟有多长吗?

  认识三针

  指一指学具钟上的三针

  观察媒体演示,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知道了时针、分针的走时规律。

  根据时针、分针走时规则,再加上媒体的动感过程,能清楚地说出答案和想的过程。

  按要求在学具钟上拨一拨,看一看,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

  边看边思考1时与60分的关系。

  闭上眼睛,边听音乐,体验1分钟的长短。

  媒体显示时针、分针、秒针1——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五个小格。画面放大,接着五个五个地显示一共有60个小格。

  媒体教学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教学过程简洁明了,增强了教学效果。

  媒体显示清晰,再加上动感的过程,突出了知识的重点,降低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

  先让学生亲自拨一拨,体验1小时与60分的关系。

  再从媒体清晰、动感的演示中,进一步体会1小时=60分

  媒体显示1分钟长的画面并伴有音乐。使学生放松心情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实践体验

  全班巡视

  1分钟测自己的脉搏约跳()次。

  1分钟大约做()节眼保健操。

  填充: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让学生感受1分钟、1小时的长短,积累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养成按时做事,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口答

  六、课后作业

  你一分钟大约跳()下绳

  你刷牙用了()分钟

  你们家吃一顿晚饭约花()分钟,

  你妈妈一小时做了哪些事?

  增加学生体验时间的机会,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的经验,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