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解析
其一,题干解读,明确方向。审题的目的即明确找点方向——“找什么”“去哪里找”“怎么找”。“去哪里找”即明确范围,“找什么”即明确查找对象,也决定了“怎么找”,但要注意一些比较新颖的作答对象,如“注意事项”“发展过程”等等,解读这些词汇可联系实际生活加以诠释,恰如“发展过程”,可以联想“人的发展过程”,即“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可知发展过程包含时间变化和内容变化,因此去材料中找要点时,要关注时间状语以及不同时间段下的内容层面变化。
其二,材料梳理,明确逻辑。在找点过程中,往往有考生拿捏不准要点的尺度,不知字数条件限定下,可舍弃哪些要点。其实出现此类情况,源于对材料的宏观中观微观逻辑把控不清晰。宏观把控可在不明确材料范围情况下,理清材料范畴;中观把控可明确同一主题下的话题变化,进行要点的分层;微观把控可明确某一段落的大意,甚或帮助提炼主旨句。材料原文,“英法两国的河道管理费用除来自防洪保安税、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厂的污水排放费、特殊工业污染费、罚款收费外,其余全部由政府拨款,为流域河道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因概括发达国家在水管理过程中的做法,所以提炼要点时注意动词,“除……外”可知,三个半句均是要点,材料逻辑为分总,故“提供资金保障”即为主旨句。但第一个半句过于冗长,需要提炼概括。可关注高频词即“费”,管理费用还来自于“税”,可提炼为“税费”,“政府拨款”占比大,故可概括为“提供资金保障。税费为辅,政府拨款为主”。
其三,注重积累,打好基础。找全要点后,加工部分要做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提炼主旨句;另一方面,合并要点,删除同义表述。所谓主旨句,即指每条要点前的总结性短句。其一来自于材料,可重点关注关键词汇,如高频词、高档词、宏观词。如“在流域管理过程中,一些国家的合作分为两个层次,即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协作机制包括信息的交流,定期的会晤、协调,增加了双方认同和合作的机会。”协作机制即为宏观词,也是主旨句。其二自身积累,如概括窦家梁乡村振兴的做法。“窦家梁这个大山里的村子,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化。对此,政府给出的意见是一个字‘搬!’”,做法是“搬”,但联系热点,可知“易地扶贫搬迁”。
拓展:公务员申论复习对策题高效分析
对策的本质要求:针对性、可行性。
一、 对策的总体形式:
1、 对策的基本结构;
A. 对策的铺垫(总还是要有的);
B. 对策的主体(最重要);
C. 对策的总结(可有可无,根据字数灵活处理)。
2、 铺垫的写法(三要素:问题、角色、原则)。
A.针对电动车的大量出现而引发的争议,作为市政府工作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方便百姓的原则,提出以下几个方案:
B. 针对的问题必不可少,其他可长可短,可有可无,灵活应对。
C. 一定要灵活应对,不能死套句式,陷入僵化。
二、 对策的针对性:
是对对策最重要的本质理解之一。
1、 针对性的本质含义: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强调不能主观空发对策。
A. 问题——原因分析(材料已经给定前两项)——对策;
B. 问题(材料只给定了第一项)——原因分析——对策。
对策的针对性示例一(电动自行车):
(1)没有正规培训:加强电动车驾驶培训;
(2)电池污染、质量问题多:出台规定,对电池的废弃和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加强监管;
(3)标准滞后:制定新的标准;
(4)法律冲突: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5)安全问题:借鉴汽车行业经验,引入强制保险等机制。
对策的针对性示例二(社会救助):
(1)加大投入;
(2)进一步做好低保制度建设来解决弱势群体的温饱问题和五保供养问题;
(3)建立健全法规和秩序;
(4)对救助资金的审批和使用加强监管,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5)建立健全救助体系,包括司法、教育、医疗、流浪人员等方面;
(6)建立互助基金,解决特殊主体的救助问题。
备注:要求不少于5个对策,一般写6个就可以了。
三、 对策的逻辑性: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列,来解决问题。
逻辑顺序:
1、紧急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2、宏观——微观;
3、直接——间接——根本;
4、眼前的——长远的。
最常采用的思路: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执行层面——监管层面——观念层面。
练习:对上述的对策进行重新排序(略)。
举例:重庆家乐福的踩踏事件:
第一、 成立领导小组;
第二、 积极施救;
第三、 处理善后事宜;
第四、 调查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对违法事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 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
以上措施的特点:按照紧急重要程度排序。
四、 对策的操作性(切实可行)(如何完善对策)
1、每条具体对策的基本形式;
A.顺承式:三个要素。
对策制定或者执行主体(相关部门) + 具体操作 + 作用、效果和意义
B.总分式:总概对策+顺承式(这种方式比较易被阅卷人接受,获得),例如:
第二、加强培训。相关交通的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使其具备守规上路行驶的条件,保障电动车行使的安全。
2、如何完善?
A.结合背景材料(提供的细节信息);
B.结合自己的主观背景知识。
例如:电动自行车的例子。
第一、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地方立法机构应修改或调整地方性的法规,使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形成上下统一的法律体系。使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与管理真正有法可依。
第二、 制定新的标准。相关行业组织应制定符合形势发展的新的行业标准。尤其是在速度、重量、宽度等方面适合消费者需求,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 加强培训。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车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使其树立守法上路的观念,保障电动车的行驶安全。
第四、 加强监管。环保部门应出台规范性文件对电池的流转和回收加强监管;相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对电动自行车的三包服务方面,尤其是质保时间、退货时间、保修时间做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
五、 可以借鉴的对策。
1、 完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2、 加强制度建设。(宏观:体制、体系;微观:制度、机制)
问责制度、政绩考核机制、专家咨询制度、听证制度、综合调处机制
3、 加强领导重视(成立领导机构)。
4、 强化责任,强化落实。
5、 加大投入。
6、 执行、执法(执法不严——加大执法力度;暴力执法——倡导文明执法;执法方式——联合执法、综合执法、捆绑式执法;违法要惩处;对于涉及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等。)
7、 加强监管:
△监督:
政府(广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狭义:行政机关。)
监督包括内部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纪委监督>和外部监督(群众、新闻<舆论>)。
△监管:
事前(审批监管)、事中(过程监管)、事后监督(效果、结果监管)
8、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加强培训)。
途径:网络、平面(报纸)、广播、电视;
形式:专访、报道、新闻、动漫画;
概念: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教育。
9、 加强利益协调与协作。
10、引入竞争机制;
11、进行科技创新。
六、注意的问题。
1、对策的数量,4-6条,不要超过六条,不要少于4条;
2、多于6条-合并;少于4条,拆分、扩充;
3、对策要有平衡性(字数大体相当);
4、对策的分条与分段(300以下分条不分段,300字以上分条分段)。
5、对策的重点是操作性。一般不写原因。
6、如果写原因,也是属于操作性的,简短表述。(例如:第二、制定新的标准。由于旧的标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相关行业协会应制定……。)
7、如题目明确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则必须分析原因。
A.分析一条原因提出一条对策;
B.总体分析原因,总体提出对策。
8、角色对对策没有影响,一律从政府角度出发提出对策。
9、对策、建议、方案无本质区别,核心就是切实可行地解决问题。
案例:经济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
概括主要问题的三种思路:现象、原因、本质分析;罗列法;围绕主要问题展开。
这则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地方忽略了环境与文化保护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要求三个以上对策,一般只写4点就可以了,写多了就太简单,没有可行性。对于问题,应该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而非仅仅是找资料中的微观对策。
例如,可以对策如下:
第一、 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保护自然环境、弘扬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机制,杜绝地方政府牺牲地方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 结合当地情况,借鉴成功经验,发挥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创立既保护环境和文化,又能发展经济的发展方式。
第四、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民众保护环境和文化的意识。
七、概括、对策的有效性分析(05、06年考过)。
1、会倒扣分。
选出罗列出来的对策中的不正确对策,并说明原因。如将对的对策说成不对,一般要倒扣2-4分。因此,拿不准的不要去选并评价。中央的一般是2个,最多3个不正确;地方一般是4个。
2、形式上分三部分:
A. 判断。哪项不对。A不对。
B. 指出。该项什么地方不对。(实体的或者抽象的,抽象性的比较难,例如挪用资金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投入,而是权力的监管。)
C. 为什么?
3、 错误的可能性:
A. 主体错误;
B. 绝对化;
C. 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有问题。
八、对策的评价(所谓“答复”题型):
概括的本质要求:客观性;
对策的本质要求:针对性、可行性;
文章的本质要求:结合材料有目的有意图的论述。
怒江水电站建设争议一例:
A. 答复意见没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B. 总体上不具体,太原则,没有实际可行性;
拓展:公考申论考试转折关联词分析
转折关联词两大作用:
(1)关注转折关联词带来的文章逻辑的转变,尤其是转折后的内容是重点;
(2)针对同一要素转折,保证答案的全面性。
2021年地市级真题里,有一道典型的理解类试题,这道题答题就需要借助转折关联词的作用: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的理解。(10分)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150字。”
给定资料节选:这些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及质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世界,也使人类思考的方向有所变化。由此带来的,是对人类不断创新的深刻认识。而技术的更新具有一种加速度的特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电子产品例如电脑、手机等的更迭,更是呈现出几何级数的速度,更新换代往往在两三年内就得以完成。以致有人认为: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
所以,有人就把材料当中所有的内容直接标序号抄了进去。那这样肯定是拿不到分数的。新技术既“创造”又“毁灭”,也就是说,新技术有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给定资料里,乍看起来是全部在讲创造性。但我们看,中间有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而技术的更新具有一种加速度的特质”。转折词的出现,表示前后完全相反,也就是说,技术的“毁灭”是指,技术的更新带来对旧产品的毁灭。只有回答到这一点,才算是完整的答案呈现。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关注转折关联词带来的文章逻辑的转变,尤其是转折后的内容是重点。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一天一句心情早安语80句
大雪节气的习俗及禁忌
初中语文教学计划范文模板
守护清明节祭英烈手抄报一等奖最新大全
份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要点注意
份公务员申论归纳概括题思路
份公考申论归纳概括题详细解读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份申论备考常考题型分析
公务员申论归纳概括题复习指南
始申论备考归纳概括题
份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审题技巧
份公考申论复习贯彻执行题解读
份公务员申论复习归纳概括题解读
份公考申论归纳概括题解题思路
份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指点
始申论归纳概括题解析
份国考申论综合分析题冲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