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张东东老师

长河不息文化散文

  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绪步入了昆虫博物馆的展厅。

  这是一个多彩的迷幻的世界。

  高科技彻底改变了标本往日的静态,各种电子设备赋予昆虫模型以栩栩如生的活力,游人按动电钮,它们就会立即拉开与天敌或搏斗,或进攻,或伪装的架势,嘤嘤嗡嗡的嘶鸣伴随着游人笑声在展厅的各个角落荡漾,而只要站在两台显示器中间,那卿卿我我的双蝶便会飞出屏幕,于眼前轻盈地翩翩起舞。它们的相依相偎,它们的相嚅以沫,它们的竞相争艳,把大自然的神秘和奇异淋漓尽致地再现在人们审美的视野。

  这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

  数万只蝴蝶标本缀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那气势恢弘的蝴蝶方阵,那吉祥如意的蝴蝶“寿”字,那妙夺天功的蝴蝶造型。有一幅用蝶翅结成的孔雀开屏图,流光溢彩,富丽堂皇,艺术的妙思与自然的造化浑然天成,美不胜收,呼之欲出。站在枯叶蝶标本的展柜前,我为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而心灵震颤,更为昆虫们为躲避天敌,战胜天敌的智慧而油然喟叹。不是么?当枯叶蝶静静地蜷伏在枝头的时候,简直无法判断那是一片秋风中摇摇欲坠的黄叶还是一只待机而动的昆虫。是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为了获得“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权利,必是经历了痛苦的生命历程的,必是伴随着涅槃式的脱胎换骨的。

  这是属于周尧先生的世界。

  为了心底的那份神圣,他几乎倾注了毕生的热情和精力。以至如今年近八旬,依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拾阶而上,迈进二楼展厅,在一个用屏风围起来的角落,我们再次看到了周尧教授,他伏案静坐,手持那件终生相伴的放大镜,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手中的昆虫标本。岁月把当年那个清秀的南国英俊雕凿为一位慈祥的和善的心境如水的老人,一头银发如霜,几缕美髯如雪,只有那智慧的头颅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激情,跃动着青春的旋律。眼前的周尧,不见游人如织,不闻脚步杂沓,淡远了世事的喧嚣,淡远了个人的`宠辱,似乎只有昆虫家族的啾啾鸣唱,才是他心头最美的乐章,只有献身科学的大师,才有这“大音希声”的“忘我”和恬淡。若不是陪同的启儒先生告诉我这是一件反映先生工作情境的蜡像作品,我几乎是要趋步礼拜的。不过,我坚信,比艺术更鲜活的是生活,生活中周尧老人的魅力四射,生命如霞远不是一件蜡像作品能够囊括得了的。

  这是属于后稷和他的传人们的世界。

  走出展厅,王启儒先生送我一本他研究后稷生平的专著《遥远的辉煌》,展卷批阅,我终于找到了周尧先生昆虫情结的源头。后稷早在他高筑台榭,教民稼穑的时候,就曾经告诫他的臣民们要注重昆虫生长规律的研究,兴利除弊,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那远古智者睿语,当初一定让青春期的周尧热血沸腾,夜不能寐了吧。现在,后稷每日站在这杨凌街头,站在这博物馆的院内,望着他的后裔们挥动时代画笔,于他脚下的热土上描绘着中国农业走进现代工业文明,融入世界科技潮流的绚烂和恢弘,他的心头一定充盈着不尽的欣慰和自豪,他宽阔的胸襟一定彭湃着着千古不息的涛声潮音,那承载着炎黄民族人文精神的激流,滚过一个个历史的驿站,不断地在神州大地铺展着雪色浪花,永久不息。

  长河不息,文明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