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案例

马振华老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博学能文,任性不羁,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三、整体性阅读

  1、读准生字的字音。(投影显示)

  豁然开朗(huò )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mò)

  黄发垂髫 (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 jì )

  诣太守(yì)

  2、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同学齐读课文。

  (3)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串讲课文,解释重点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1)理解“向”“穷”“去”“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古今词义变化和文言文单音节词多的特点。

  (2)掌握五个表概括性质的范围副词:“悉”“并”“具”“咸”“皆”,并理解其微小差别。

  (3)了解形容词词尾“然”构成形容词后的作用。

  (4)复习并掌握副词“复”的用法,“之”作结构助词和代词的用法,如:“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并学习“之”作句末助词的用法。

  (5)理解意动句“渔人甚异之”和省略句“林尽(于)水源”“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的特点。

  4、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概括情节为: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5、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像。(结合课后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