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3、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体会这首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教学方法:情景感悟法、引导发现法
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歌景交融( 7 分钟)
(一)好语积累:
师:出示词语(1) 学生齐读
师:这组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回答
师:出示其他几组
生:齐读后回答
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时积累的,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就读了这一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
生:汇报
师:总结并鼓励。我们平时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一样一边读一边往了脑海里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累会越丰富,我们的读写能力才会提高的快。
(二)激趣导入:
师:播放歌曲:《渔歌子》
师:你从画面中都看到了什么?
生:汇报看到的内容
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大家念出几句吗?
生:试着背出
师导入:刚才这支歌,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首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正音 感知品味( 10分钟 )
1、解题
师:板书课题 (渔歌子 【唐】张志和)
生齐读课题
师:这《渔歌子》不仅是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所以这里的“子”不
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大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渔歌子》是写什么的?
生:回答
师:打开课件 理解课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2、初读(正音、品味)
一读正音,读得字正腔圆
生:学生看书试读
师:指名读词
学生纷纷读词。(师在声音、字音上加以指导)
师:(出示:多音字:塞 指导)
二读品味,要读得韵味十足
师:古时候啊,诗词是用来唱的,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所以我们要
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出示:二读品味:......)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斜线,把这首词的节奏画出来。
学生边读边画
画后学生汇报
师:出示自己的节奏让学生对照
师小结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节奏读给大家听。
三、细读想象 理解词义 (15 分钟)
1、三读解义,要读得心有画
师:出示自学提示
学习提示:
(1)边读边划,作者在词中写了哪些景物?
(2)展开想象,说说这些景物都是什么样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词义。
学生小组内学习 教师参与学习
小组汇报:
师相机出示: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
风、细雨
师: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西塞山风光》
学生接着小组汇报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些景物你们把它说得活灵活现的,就仿佛是一
幅美丽的画卷。
小组汇报词义。
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景色吗?
生:回答。
师板书:(美丽如画 景)
师:面对这么美丽如画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得像画一样美吗?我们共同读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品析作者 深化悟情 (6分钟)
四读悟清,要读得情真意切
师:读词想画面,是帮助我们读懂词的好方法,那如果我们想读懂词
中的人,悟出词中的情,我们就要走进词的作者。通过预习,对于词作者张志和你有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课前预习。
【师:出示作者张志和及简介】
师: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个张志和啊,他钓鱼和别人不同,他钓鱼的鱼钩是不放鱼饵的,同学们,你有疑问吗?那张志和整天徜徉在山水之间垂钓不归,他钓的是什么呢?(生:一种自由自在的情趣)
师{板书:人:悠然自在}
师:同学们,作者怀揣一颗悠闲自在的心,面对这美丽如画的景,假如皇帝找到他了,让他回去继续做官,他还能回去吗?那么这里的不须归,{师板书:不须归}你还仅仅理解为不回家吗?还表达了什么?
生:汇报
师:谁愿意带着作者的这种悠闲自在不须归的心情把这首词字正腔圆、孕味十足、心中有画的再次吟诵出来。
【播放配乐,学生吟诵】
指名吟诵,大家共同吟诵。
五、总结全文 课外延伸( 2 分钟)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张志和整体徜徉在山水之间垂钓不归,极坏了他的哥哥,于是他的哥哥也写了一首词,来规劝他的弟弟,那么这首词又是怎么写的呢?请课下同学们回去收集,看看他的哥哥是怎样劝他的?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唐】张志和
美丽如画 景 不须归
悠闲自在 人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丰子恺笔下哪只“架子十足”的白鹅,它是那样高傲而可爱。那么,_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鹅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白公鹅》。
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鹅会有哪些特点?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默读课文,感受白公鹅的特点。
三、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读读你喜欢的部分,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
四、比较感悟。
小结两个作者对白鹅的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总结
不同的人写同一种事物,由于他们观察的侧重点不同,描写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语言风格也会有不同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
走路慢条斯理
14白公鹅有派头(喜爱)
活动无忧无虑
篇三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考查本课生字及新词的掌握情况,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能力训练点: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3、德育渗透点:自主感悟,体会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4、美育渗透点:让学生在生活中,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表达美。
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2、学生学法: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公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与《白鹅》的对比阅读,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了解“反语”的写作特点。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激趣导入,组织学生阅读感悟与讨论、交流,提供媒体展示;相机点拨。
2、学生活动设计:阅读感悟、小组讨论、汇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白鹅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是_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白鹅会有哪些特点呢?
3、板书课题:在白鹅的中间加一个字鹅。白公鹅齐读课题
让学生说说今天的课与上一节课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
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和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逐段读文。
3、阅读提示: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
4、小组学习汇报。
师板书:姿态叫声步态吃相玩相
师:好一只用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呢?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列表,引导对比阅读
⑴再读课文划出重点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⑵从表中你发现什么?
(相同点、不同点)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⑶小组讨论:
同是白鹅,但不同的作家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⑷生汇报,师归纳总结:
相同点:抓住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
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突出其高傲。后者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荣膺,再解释说明中写出白鹅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也应抓住事物特点,突出其特点。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文中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表示注释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话题转移。
四、品读词语,体会感情。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2.让学生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先说出来,再有条理地写出来。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学会写观察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难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师:确定观察对象,布置学生连续观察。(开学初就进行布置)
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主题,把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观察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2.语言具体生动,观察要细致,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本组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
把观察的经过和自己的发现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二、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
2.有什么新的发现?
3.观察过程中,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根据内容取题目
1.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2.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四、明确写作要求
讨论明确:
1.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2.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要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五、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学生动手开始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六、佳作引航
水仙花
3月16日 星期五 晴
半个月前,爸爸从花市买回一盆植物,说是水仙,挺漂亮的,我决心认真观察它。
我仔细端详,发现它与别的植物不同,不需要泥土,一盆清水加上一把雨花石就能养活它花。水仙花的底部比我的拳头大一点,像一个大蒜头,一层褐色的外皮裹着它洁白的“肚子”。“蒜头”下面长着密密麻麻的白色根须,像老爷爷的白胡须。“蒜头”顶部分开五大个枝条,它们均匀地生长,枝条中间长出一枝筷子粗细的茎。
为了养好它,我去网上查找养水仙花的方法。天晴时,我把它端出去晒太阳,每隔两三天就给它换一盆清水。
今天下午,我惊喜地发现,水仙开花了。白色的花瓣围成小喇叭的形状,中间众星拱月般围着黄色的花蕊。凑上前去闻一闻,哇,一股淡淡的清香飘来,让人舒服极了!
我看着眼前这水仙花,仿佛是从水中站立起来的仙女,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怪不得水仙花有“凌波仙子”的美称呢!
点评:这篇日记采用总分的结构介绍了水仙花。先写买来水仙花,认识它,再写它生长环境,详写了它的外形特点,接着写查找养花资料,最后写水仙花盛开的样子。本文描写生动,巧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出了水仙花的美丽。
板书设计:
写观察日记
明确习作要求动 笔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鉴赏能力。
2.让学生明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掌握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
难点
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评议内容及方向
1.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2.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3.优秀习作的赏析。
二、自我修改文稿
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的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2.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的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①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②意思表达是否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3.展示台。
推选好的习作进行展示。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三、誊写评价
学生誊写作文,老师对本次作文进行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写观察日记
自我修改 认真誊写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设计5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
1、把握好两点:
⑴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
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
⑴ 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 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 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
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⑴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 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⑴ 朗读、背诵。
(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⑵ 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⑶ 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上说课后写)
【作业设计】
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酒店管理实训心得体会五篇
中秋节快乐高中作文范文7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中餐礼仪用餐规范要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五年级片段教学设计范例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和实录范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模板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词语的变迁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二年级小学生的教学方案设计模板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模板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的教学设计模板
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初三语文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立德树人教学设计构想五篇
小学1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