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案
教学设想:这首诗歌是臧克家为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仅仅是单纯怀念鲁迅,而是通过与有的人的对比阐扬了一种人生哲理,容入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络,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重点难点: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 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3、 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20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间。
(出示幻灯片3)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 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 等,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 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的人》便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播放朗诵带,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播放视频文件)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齐读全诗。
3、鲁迅简介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
(出示幻灯片7)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
……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4、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二、 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 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 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亡。
死生乃是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过,悲叹过,思考过,议论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好死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生死观。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生死的界限变做道德的、审美的判断。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这在科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在艺术上确是真实可信的;这里情感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2、 比较学习诗歌第二、三部分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互相照应,2、3、4节分别照应5、6、7节。
(2) 这首诗使用了一种很典型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看出是什么?这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2、3、4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5、6、7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的人的称颂。
(3) 这几节诗中有几个句子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出自鲁迅的哪一首诗?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自嘲》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野草 题词》
作者借鲁迅的诗来表现鲁迅的高尚品质
(出示幻灯片9、8,齐读)
(4) 这两种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A:(1)“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2)“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3)“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B:(1)“永远记住他”。(2)“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3)“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三、 再次品读诗歌
要求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 课内延伸
1、迅速默读全诗,体会:“有的人”究竟指哪些人呢?(可以互相讨论)
学生讨论后明确: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的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2、既然文章主要是纪念鲁迅,那么把诗的题目改为“鲁迅赞”或者“纪念鲁迅”好不好?
《有的人》更含蓄,而且扩大了诗歌的内涵,使得诗歌更具有普遍意义。
六、课内练习
阅读泰戈尔的《某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七、课后练习
上图书馆借阅或上网阅读臧克家作品《老马》、《罪恶的黑手》。
《有的人》课堂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打开书,今天讲《有的人》。(板书:有的人)请看预习提示第一段,然后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①:老师讲过,对作家介绍的了解,应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去掌握。预习提示讲了名:即作者臧克家;时:作者出生于1905年;地:作者籍贯山东诸城;评:当代作家、诗人;作:代表作《臧克家诗选》。
师:很好。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这一规律。希望同学们以后在了解作家时也要从名、时、地、评、作这五个方面考虑。
师:下面读课文。读时请大家注意前四节出现了八处“有的人”,读后请你们把诗中前四节的八处“有的人”分别改换成具体的某一种人、某一类人。下面按座次朗读课文。
生②:读课文。(一人读完)
师:读得不错!节奏和语气都很好。下面准备两分钟,将文中前四节的八处“有的人”改换成具体的某一种人、某一类人。(众生思考,师巡视)。
师:时间到。你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生③:剥削者活着,
他已经死了;
革命者死了,
他还活着。
(该生依次将八处“有的人”四处换成了“剥削者”,四处换成了“革命者”。)
师:你首先发言,勇气可嘉。大家再发言时请注意把诗中的八处“有的人”分别(加重语气)改成某一种人、某一类人。
生④:被人民憎恶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被人民爱戴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师:很好!你没有用好人、坏人之类笼统的说法,而是用了“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等说法。这样不仅表明了是哪一种人,而且揭示了这种人的内心世界。这样说既具体,又明确,还有深度。
生⑤:
鱼肉人民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造福人民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反动统治者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共产党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沽名钓誉之徒,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大公无私之士,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压迫人民的暴君,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廉洁奉公的公仆,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师:请大家谈一谈,改得怎么样?
生⑥:他改得有深度。像“鱼肉人民的人”,“廉洁奉公的公仆”等说法,不但表明了这样的人是什么人,而且表明了他们在干什么和想什么。
生⑦:我认为他改的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和前面的发言不重复,同样的意思,他换了说法。
生⑧: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像“沽名钓誉之徒”和“大公无私之士”,不但非常简炼,而且句式整齐,两句相对,很有点儿诗的味道。
师:大家谈得很好。我同意你们的看法。他改读的课文除了具有深度之外,正如同学们所指出的那样,和别人的说法不重复,这是个很大的优点。怎样才能和别人的说法不重复呢?这就是思考问题要有广度,也就是要打开思路。例如:他把“被人民憎恶的人”换成了“鱼肉人民的人”这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结果。只有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才会打开思路,增加思维的广度。通过刚才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强调了思考问题要注意深度和广度,希望同学们努力这样去做。
通过几位同学的改读课文,看来大家对诗中的“有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已经清楚了。现在请大家研究一下,诗中的八个“有的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准备一分钟。
生⑨:我认为应分成两类:一类是对人民有利的人;一类是对人民有害的人。
师:还有吗?
生:(不语、摇头、思考)
师:这样分是正确的。这首诗实际上就写了两种人。一种是有利于人民的人,一种是有害于人民的人。(板书:两种人)请大家研究一下这两种人都有哪几个方面的不同?
生10:我认为这两种人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同,因为诗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师:对,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犹死。由于这两种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具体反映在他们的生死上,为了简便,我们说生死不同。(板书:生死)这首诗是纪念鲁迅先生的,他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还有什么不同?
生11:我认为,这两种人的言行不同。诗中写道:“有的人骑在人们的头上‘呵,我多伟大’”,而“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师:很好。记得鲁迅先生有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诗正是先生自身的光辉写照。谁知道?
生12: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对。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是“行”。骑在人民的头上“啊,我多伟大”,这是什么呢?
生齐:言和行。
师:那我们就说言行不同。(板书:言行)
生13:还有思想不同。诗中说:“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师:也对。不过说思想不同是否范围大了一些,谁能换一种更具体准确的说法。
生14:目的不同。
生15:所求不同。
生16:觉悟不同。
生17:追求不同。
师:大家谈了五种看法:“思想不同,觉悟不同,目的不同,所求不同,追求不同。”我们怎样从这五种看法中,筛选出一种最准确,最恰当的说法呢?现在我们采用第一种做法:“排除法”。就是把含义范围过大的、笼统的说法去掉。大家看看哪个说法应该去掉?
生18:“思想不同”范围大。这是刚才您说的。
(众生笑)
生19:我认为“觉悟不同”和“思想不同”差不多,范围也大,也应该去掉。
师:对,觉悟,意思是人思想认识上的醒悟,范围也大。咱们就把“思想不同”和“觉悟不同”去掉。现在还剩下“目的不同,所求不同,追求不同”这三个说法。我们采取“合并法”,就是把意思相同的说法合并,只留下一个。大家看看,这三个说法中,有没有意思相同的?
生20:我认为“所求不同”和“追求不同”意思一样,应该去掉一个。
师:对。你认为去掉哪个好?
生20:去掉“所求不同”,因为“追求不同”意思更明确,也通俗。
师:说得好!咱们就把“所求不同”去掉。现在还剩下“目的不同”和“追求不同”两种说法。我们再采用“分辨法”。就是分辨一下“目的”和“追求”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看看哪个说法更符合诗句的意思。目的,意思是想要得到的结果。追求,意思是争取达到某种目的。大家分辨一下,看看哪个说法准确?
(众生思考,片刻。)
生21:我认为“追求不同”准确。我是从“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这句诗看出来的。“想‘不朽’”就是争取不朽的意思。
师:完成正确。这两种人的追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是争取不朽,想自己千古留名,完全是为个人打算。另一种人足默默奉献,不图个人名利,非常高尚。现在剩下了一种最准确的说法,就是“追求不同”。(板书:追求)这两种人还有什么不同?
生22:还有作用不同。诗中说:“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师:对,作用不同。(板书:作用)
生23:我认为还有下场不同。这首诗的后三节,就是讲的这个问题。(该生读后三节。)
师:意思对,但从感情色彩上看,用在两种人身上都合适吗?你能否改一下,换一个适用于这两种人的词语。
生23:结局不同。
师:改得好!(板书:结局)这首诗告诉我们,这两种人生死不同,言行不同,追求不同,作用不同,他们的结局也不同。为了说明这两种人的不同,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呢?
生24:对比。每一节都是两种人对比。
师:对。全诗从头到尾,处处对比。这是本诗的第一个特点。(板书:对比)下面大家考虑:通过前四节的鲜明对比,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两种人,那么能否将后三节去掉呢?
生25:不能去掉。写后三节是为了前后呼应。
师:对。那前后是怎样呼应的呢?
生26::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
生27:前四节与后三节是因果关系。正因为前四节写了这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所以才有后面三节这两种人的不同结果,也就是对他们的议论。
师:说得好!因果关系不能忽视。谁说说,是怎样议论的呢?
生28:对好人歌颂,对坏人责备。后三节说:对人民有益的人,人民把他“记住”“抬举得很高”;对人民有害的人,“人民把他摔垮”。
师:对。对好人的称赞,对坏人的斥责,这就是议论。诗中说“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29:古诗中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这里是说对人民有益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师:是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者,生命力是无限的。他们逝世之后,也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最后一节“抬举”一词是什么意思?
生30:是说“受人尊敬”。
生31:是说“受人称赞”。
师:说得有道理。抬举,意思是称赞或提拔。这首诗有了后三节,就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是非观念,使这首诗有了很强的教育意义。那么,这首诗告诉读者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呢?
生32:欺压人民的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人民一定把他打倒;为人民服务的人,默默为他人奉献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
生3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师:对。这首诗虽然通俗易懂,但说理深刻。除了通过对比表示肯定与否定以外,还有把两种人不一样的结局,很自然地说了出来,从而达到了评价这两种人的目的。这是本诗的第二个特点:叙述中有议论。(板书:叙中有议)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叙中有议的写法,歌颂了鲁迅先生以及像先生一样的人。下面齐读课文,认真体会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写法。(师起头:有的人,一、二——)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可以看出大家对这首诗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复习一下刚才学过的词语(师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抬举)。
生34:称赞或提拔。
师:对。(铃响)下课。
《有的人》基础训练
一、基础知识及训练
1.填空:
①本课的副标题是________,用副标题的作用是________
②本课中最能体现鲁迅精神的诗句有________
③对比、反复是这首诗突出的写作特点。第一小节突出了两种对立的人,用________与________对比,词语反复如:________;句子反复如:________
④“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用两个短语恰当表示“刻”“烂”在诗中的意思。刻:________,烂:________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对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③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
A.对比、反复;比喻;拟人
B.对比、夸张;引用;夸张
C.对比、反复;引用;比喻
D.对比、排比;引用;比喻
4.对下列诗句停顿/重音、括号内感情处理错误的一项是
[ ]
A.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嘲讽)
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赞颂)
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热情赞颂)
D.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崇敬、赞扬)
5.第四节中“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因为这种人特别自私,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B.因为这种人侵害别人的利益,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C.因为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侈,欺压剥削别人,侵害别人利益,别人就不能好好活着。
D.因为他是人民的敌人,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6.诗第三节中“不朽”的引号在句里起什么作用
[ ]
A.表示假设和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和引用
C.表示反语和否定
D.表示着重和强调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①“——纪念鲁迅有感”,补充写作的内容和原因。②“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③生;死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④刻:永远铭记 烂:短暂消失。(根据文意引申) 2.(略) 3.C 4.D 5.C 6.C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公司重点工作回顾总结全新
新学期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最新五篇
描写元宵节的小学生优秀作文五篇
新学期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最新五篇
春日五首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差不多先生传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伏尔泰逝世一百年的演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优质新编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编文档分享五篇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优质教案五篇
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孔乙己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致橡树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七年级风筝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文化眼光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