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与蛇北师大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孙小飞老师

《农夫和蛇》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这首诗,了解作者克雷洛夫,理解掌握成语“乔装打扮”。

2、体会这首诗的寓意,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3、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则《农夫和蛇》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

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则寓言进行比较。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克雷洛夫及其寓言诗

1、作者简介

克雷洛夫(1768~1844),俄国寓言作家。生于莫斯科一个清寒的军医家庭。贫穷和劳碌的生活过早地夺走了父亲的生命,克雷洛夫10岁时就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1782年克雷洛夫开始练习写作剧本,1806年转而写作寓言,一生共创作了200多篇诗体寓言。他不仅继承了伊索、拉封丹等前辈的优秀传统,更在这种古老的文体里大胆创新,把一种博大的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注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克雷洛夫的寓言既反映了20世纪前半叶俄罗斯人民的欢乐与疾苦,道德观念与人生智慧,同时在寓言艺术上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俄罗斯风格。

2、克雷洛夫寓言诗

克雷洛夫寓言诗的“伟大”之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看到,他将许多发生在俄国的重大题材引进了寓言,直接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历史进程和进步意志。《狼和小羊》揭露了强权者无耻和霸道的嘴脸,发出了“对强权者来说,弱者永远有错”的正义之音。《狗落狼舍》是克雷洛夫寓言的另一名篇。取材于1812年的卫国战争。那只遭到了人们群策群力的攻击与谴责之后,竟然假仁假义地要求和平谈判的狼,显然就是入侵者拿破仑的化身。克雷洛夫当时创作的一系列“战争寓言”,还有《大车队》、《猫和厨师》等,代表了历史的进步、正义和真理,大大鼓舞了俄国人民的爱国斗志。

《农夫与蛇(两则)》电子课文阅读

《伊索寓言》

(一)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二)

一天,农夫带着他的儿子上山砍柴。忽然,一条毒蛇从树洞里窜出来,咬了农夫儿子一口。这条蛇的毒性很大,不多时候农夫的儿子就死了。农夫痛苦万分,拿着板斧,守在蛇出入的洞口,等着蛇出来,想一斧子把它砍死。

农夫守候了许久,蛇终于露了一下头,农夫便使劲儿用斧子砍下去,但没有砍中,却把洞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劈成了两半。蛇吓了一跳,缩在洞里再也不出来了。没办法,农夫只好回家。

农夫回到家里,把事情的经过跟妻子讲了。他妻子认为,那毒蛇太凶狠,担心善良的丈夫不是蛇的对手,遭到和儿子同样的下场,就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农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去恳求蛇与他和平相处。

但是,蛇不赞成。它对农夫说:“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难道不是这样吗?”

这故事告诉人们,与没有改变凶狠恶毒本性的仇人是很难和解的。

《农夫和蛇(两则)》练习题

收获平台

一、比较括号内的形近字,选择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还可以跟同学比比看,谁能够用这些字组成更多的词语。

1.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 (僵、疆)了的蛇。

2.(它)在农夫的胸 (铺、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

3.一天,农夫带着他的儿子上山 (坎、砍)柴。

4.农夫痛苦万分,拿着板 (斧、爷),守在蛇出入的洞口。

5.农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去 (垦、恳)求蛇与他和平相处。

二、仔细阅读第二则寓言,回答问题。

1.“忽然,一条毒蛇从树洞里窜出来,咬了农夫儿子一口”,“(农夫)把洞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劈成两半。蛇吓了一跳,缩在洞里再也不出来了”,这两句中加点的两个词很能表现蛇的特点和心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2.你认为农夫妻子的看法有道理吗?

答:

3.假使农夫听了蛇的话,知道和解是没有希望的,决定和蛇斗争到底,请求你帮他出谋划策,你会替农夫想出什么办法来制服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