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3、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2、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红军长征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老山界》一文(板书),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揭示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2、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三、检查预习
注意划线字的注音和写法
蜷缩(qu?n) 呜咽(y?) 点缀(zhu?) 澎湃(p?ng p?i) 咀嚼(ju?)
篱笆(b?) 酣然入梦(h?n) 苛捐杂税(ju?n)
四、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纲:
⑴《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⑵ 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在哪几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⑶ 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2、讨论明确
⑴ 时间顺序:
“下午才动身——天色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直到宿营地”。
⑵ “难”体现在:
① 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 走路难
② 要在一尺多宽的陡峭山路上睡觉 —— 睡觉难
③ 饥饿 —— 吃饭难
④ 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 处境难
⑶ 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红军是一支人民的军队,他是在宣传群众并同敌军作战中前进的,他始终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五、小结。
写作特色其一: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朗读全文,熟读描写的段落。
板书设计: 老山界
决定翻山
时 走路难
间 翻山经过 睡觉难 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顺 吃饭难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序 处境难
翻山以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背诵一些优美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感悟课文
1、作者描写红军夜里翻越老山界的情景,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1) 第 13--19 节 (2) 第 23 节
2、作者说:“这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在哪里?
“之”字火把连到天上 仰望
山路难行 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
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俯视
3、半夜里醒来,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
星星
视觉 山峰 由远及近 比喻
山谷
4、作者除了从视觉方面写所见到的景,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的各种声响。用了哪些比喻?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细切而极近的
不可捉摸的声响 像山泉在呜咽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洪大而极远的
像波涛在澎湃
5、生朗读、感悟、背诵。
6、品味划线词的作用。
(1)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反映了瑶民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部队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2)她的房子如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
生怕:很怕
显眼: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
起强调作用,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
(3)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
第2、20节是指因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
第29节是因又饿又累,极度疲乏而无力再走。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指红军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这是红军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5)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身手呢?
红军用嘲笑的口吻讽刺敌人,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战斗能力的确信。
二、总结课文。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积累、联想。
1、背诵第22节。
2、阅读《草地晚餐》,比较回答:
(1)顺序一样(时间)
(2)重点不同(重记事、重写人)
《老山界》难点摘要
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考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暗示下文某情节
分析:“30里”是一个具体的数据,所以原句采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这座瑶山的高度很高,要攀越过去是非常困难的,暗示了下文我们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2.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
为什么队伍会走不动?该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考点: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设置悬念
分析:“走不动”是因为山路非常难走,队伍被堵住了。正是“走不动”,才让人想象到老山界这座山非同一般,十分难攀,下文描写红军遇到的各种困难也证明了这一实情。此外,该词还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既然“走不动”,那红军是怎么翻过这座山的?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EX: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恰好”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EX: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
“极迟缓”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EX:……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
两个“特别”起怎样的表达效果?
EX: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
为什么要强调“仅有”?可以删去吗?
EX:……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
“生怕”和“显眼”两词分别起怎样的表达效果?
EX: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为什么说当时的这种景象是“奇观”?
EX:……不由浑身紧张,……
为什么“我”会感到“紧张”?
EX: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为什么要刻意强调“一步一步”?
EX: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
“传下”一词起怎样的表达效果?
EX: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前文花了大部分的笔墨写翻山之难,现在又把山比做“矮子”,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3.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这句话是对瑶民的哪种人物描写?“惊惶”一词起怎样的表达效果?
考点:肖像描写、上下文照应
分析:“惊惶”一词是对瑶民的面部表情的一个细节描写,所以归到肖像描写中。瑶民之所以不敢热情地接待我们,是因为广西军阀对瑶民的压迫特别重,导致了瑶民带有自我戒备的心理,常常担惊受怕。
EX:那女人哭起来了。
这句话是对瑶民的哪种人物描写?表达了瑶民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感情?
EX: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按照常理,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所有人应该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但为什么战士们却都“笑”了起来?
EX: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这句话是对红军战士们的哪种人物描写?“抢”一字是否含有贬义?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山界》练习题
1、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陡峭崎岖,表现了红军队伍的浩大壮伟
2、“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
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力争上游,勇于战胜艰险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口语色彩,将红军战士纯朴的性格,急于过山的心情表露无疑。
4、“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5、“那女人哭起来了。”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
“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一个“哭”字既含悲苦,又含憎恨,又含感激。
6、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
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
7、“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的接近哪!”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后两个加点字写出了山高得几乎可以攀月摘星了。
8、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叙述红军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9、“横着心”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横着心”是因为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战士们为了明天能够继续前进,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 “酣然入梦”表现了红军太疲劳,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
10、全文共分几段,分别说说这几段的作用
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介绍老山界,并点题(第一节)
第二段:介绍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2节)
第三段:介绍并指出老山界是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第33节)
11、如何理解“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句话?
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睡半醒之间,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方,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像是近在咫尺,而且响亮宏大,变化多端容易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12、如何理解“像山泉在呜咽”这句话?
它的原意应该是形容凄切的流水声,这种解释与同篇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悖,所以此处取“流水声若断若续”的解释为宜,好像山泉时而流时而止,这样一来,整个革命乐观主义的基调又不至于失去统一。
13、如何理解“抢了一晚就吃”这句话?
“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指抢先,争抢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速度。“抢”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14、他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
“仅有”和“一点米”,表明瑶民的窘困和对人民军队的友好
15、这真是我生平没有见过的奇观
面对雷公岩的陡峭难越,却用“奇观”一词,体现了人民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6、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进程如此缓慢,暗示前程艰难“传来”和“传下”的使用,表明命令的传达也改变了以往的程序,更可见行路之难和雷公岩之险。
17、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习惯
所谓“习惯”这里指战士们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后所锻炼出的坚强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在困境中自强不息,寻求希望那个坚强精神。
18、“机关枪声很密……显显身手呢?”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你的理解。
答: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敌人的堵截飞行的画面,从中反映出红军对敌人的藐视和对自己战斗力的自信。
19、“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还是小的很”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我认为“第一座”只是万里长征的起点,当红军走过长征的千山万水后,才发现老山界的困难“小的很”可见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及大无畏的气概.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高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0篇
清明节的民风民俗初中作文五篇
度工作总结通用版7篇
大学生寒假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0篇
老山界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伟人细胞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版教师公开课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样板设计
初一语文教师公开课教案设计五篇
初一份语文公开课授课教案五篇
语文下学期六年级的教学设计范文
七年级语文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七年级语文优质教案参阅五篇
初一年级语文新课标教案名师范文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案下册范本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新修电子版教案整理
生命的舞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