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李盛老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0分)

1、阅读《红楼梦》时,头脑中呈现出大观园的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

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点拨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

A.蔡澄清 B.李镇西 C.程 翔 D.洪镇涛

4、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教学 阅读 评价

B.根植于现实 面向世界 着眼未来

C.自主 合作 探究

D.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

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

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语文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9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6.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话解释了教师的作用,请你把这句话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卷的田字格内。(标点符号占一格)(2分)

7.默写与填空(8分)

①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 牧《泊秦淮》)

③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刘禹锡《陋室铭》)

⑤ 余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苏 轼《水调歌头》)

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⑧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其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镂空(lòu) 迸裂(bèng)游弋(yì) B.猝然(cù)恣情(zī) 归省(xǐng)

C.殉职(xùn)挑衅(tiāo) 逾越(yù) D.佛像(fú)发酵(jiào)馈赠(kuì)

9.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不记其数 自出心裁 枯躁无味 B.呕心沥血 骇人听闻 忍俊不禁

C.无稽之谈 消声匿迹 挺而走险 D.麻木不仁 持迷不悟 按步就班

10.下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古汉语中所谓“指事”,是“汉字六书”之一,是指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

B.古籍中,“江表”是指江南地区;“望”是指阴历的每月十五。

C.《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纂的一部文字学著作;

D.从诗词格律的角度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属于近体诗。

二、阅读与理解(34分)

(一)

敬畏生命 张晓风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团,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送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试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的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一片种子中哪一颗成了小树,至今,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经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选自人教社2000版初中语文教材)

11、文中“我感到诧异和震撼”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2个字)(2分)

12、文中的“已经长成”的含义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0个字)(2分)

13、从选文整体来看,“敬畏生命”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5个字)(2分)

(二)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 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 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我理解了……家。

啊,家,究竟是什么呢?

1995年,台湾举办了一项“公车欣赏。快乐上路”活动,即把一些精短诗作制成海报,张贴在公共汽车车厢内,让诗歌伴随着人们或长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这么一首题为“家”的小诗——

我的家就像铅笔盒。

爸爸是铅笔,出外帮人写字赚钱。

妈妈是橡皮擦,功课不对就帮我们擦掉。

爷爷是2B铅笔,画个小鸭给我看。

奶奶每天买菜花好多钱,就像自动铅笔每天都要吃笔芯。

我呢?是铅笔爸爸、橡皮妈妈的小铅笔……

这是一位11岁的叫做苏幸的女孩子写的。在这位女孩的眼中,家就像一个铅笔盒。哦,铅笔盒,里面装着她的童话,她的一切。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拿走了这样一个“铅笔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诗了。由她心中的诗外化成的这首小诗,我们也就再也读不到了……

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许,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呢?

2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

24、结合文章内容,从主题和表现手法两方面简要分析小女孩苏幸的小诗。(2分)

25、文中写阔人的故事,目的是什么?(2分)

26、在你的心目中,“家”是什么?请你仿照最后一段中加点句子的句式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家”的感悟。(3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 感 动

初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A

6、内容准确,书写工整,字体大小、结构、标点和谐,计1分;内容无误,字体美观、有体格,计2分。内容错误,或书写潦草,不计分。

7、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③ 当窗理云鬓

④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⑤ 出淤泥而不染

⑥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⑦ 只识弯弓射大雕

⑧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每小题1分。凡有错漏者均不计分。)

8、A 9、B 10、A

11、小树不断地飘散白色纤维(种子)。

12、“她”知道怎样敬畏生命。

13、敬重生命的无私付出,执著追求。

14、交换 只是

15、平民百姓发怒时,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16、安陵君不肯交换土地

唐雎也坚守立场不给秦王面子

被唐雎不畏强暴、以死抗争的凌然正气慑服

17、马良 用多 御善

18、前一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句中则是动词,“去”的意思。

19、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认清努力的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

20、它,指方塘

21、略。比喻 拟人

22、略。强调生活与积累的重要。

23、①写出了费尽周折终于购到车票的欣慰;②形象地写出了回家心情的迫切。

24、①形象地表现了家是和谐、温馨的,充满浓浓亲情。(或“家”是小女孩的童话、梦想和所有的一切。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25、没有家,就没有幸福;没有家的灵魂是孤独、凄凉甚至悲哀的。

26、略。

27、略。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梳理

一、整体感知

①审读题干。(从问题中获知有效信息,带着疑问通读全文)

②阅读全篇,在阅读过程中对材料做整体理解,宏观把握。(明确文章或话题的写作背景,明晰文章的行文框架与思路,把握文章体裁特点与语言风格,感知文章主旨与情感基调。)

③筛选信息。(依据问题,划定与作答相关的信息区域;把握解读角度或解题切入点。)

二、关注细节

①关注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去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②理清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内容的依据。)

③重视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比如记叙类文章里,有议论、抒情的句子;议论文及抒情散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总结性的语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等,这些句子常常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着作者的观点。)

④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常常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三、作答技巧

①关注题目后的分值。(从分值推测答题要点,避免漏答,标清序号。)

②联系上下文作答。

③要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话,或者稍加修饰后的话语作答。(实际上,一套阅读题,四个题目中至少有两个题目是可以直接或间接用原文中的语言回答,所以,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答案在原文中,看你会找不会找。)

④多角度分析,条分缕析。

⑤使用术语,润色语言。(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等)

四、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1.描绘类

如: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2.结构类

如:某两个或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够交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3.修辞类

如: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分析。

(二)有关谋篇布局的题型

如: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如:文章这样写有什么样的好处或效果?

答题模式:方法+内容+效果

(四)有关鉴赏人物的题型

1.人物形象鉴赏

如:请简要分析人物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出一个定性分析,再从几个方面做具体分析。

2.人称使用鉴赏

如:使用第一/二/三人称有何好处?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条件

1.报名条件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各科目考试合格,且成绩在有效期内,方可申请参加面试。

1.申请人具有宁夏户籍或有效期内的宁夏居住证;在我区学习、工作、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宁夏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本科学生(含专升本学生)、毕业年度的专科生、在读研究生;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5.持有宁夏户籍的外省高校在校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如在户籍所在地申请,其条件要求与区内高校在校生一致。

6.驻宁部队及武警部队官兵可在部队所在地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7.中专(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读生、非全日制专科和本科学历在读生不得在毕业之前以对应的学历水平,申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均须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学历核验。中专、中职学历(学前教育专业)须经过省(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