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目归纳

阿林老师

初二语文《谈语言》同步练习题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拙zhu :笨;谦辞。

讹 :错误;讹诈。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费解:不好懂。

七月流火:指夏历七月大火星黄昏时在天空的位置由六月的正南方开始变为偏西向下。流,指向下移动。

不假思考:不经过思考。假,凭借,通过。

头头是道:这里形容话说得很有条理。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王力(1900~1986)先生是广西博白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在他只有十四岁的时候,仅念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学打下的基础,王力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二十七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从此开始毕生致力于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从那时起直到1986年去世五十多年间,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里还是在人妖颠倒的“十年浩劫”中,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样险恶,先生的学术研究从未停止过。五十多年来,他以渊博的学问,过人的才识,拓荒者的气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自己也成为我国二十世纪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一代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期。二十世纪前半期,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科学”与“民主”的种子开始在古老而多难的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而此时一批富于爱国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厚壤之中的青年学人在接受了时代的洗礼之后,开始了他们全新的求索。他们远渡重洋,含辛茹苦,如饥似渴地汲取西方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而当他们学成之后,又几乎是无一例外地返回当时积贫积弱的祖国,用他们从西方取回的“真经”,精心构建中国人自己的现代科学殿堂。正是由于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中国从此有了现代科学,世界科学舞台上从此有了中国人的一席之地。他们的探索历程,人格精神,学术成就是二十世纪留给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少年,靠着十载刻苦自学,终于走出了山村,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纪学人,王力先生走过的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人类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尊自重的精神。

环境对于个人而言常常是无奈与令人遗憾的,但面对无奈与遗憾的环境,我们却可以努力塑造出一个积极而完善的自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王力先生对于普通人的最大启示,我想就在于此吧。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同学们,运用语言切不可脱离人民大众,否则便不能准确、鲜明、生动,为此文中举了大量恰如其分的事实论据。通俗易懂,加以论证。我们还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逐步提出论点,选取怎样的事实论据,巧妙地进行论证的。同时,我们会感受到语言学家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底之深厚,你一定对如何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新的认识。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2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二部分(2~5),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第二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三至四段:举例子论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五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第三部分(6~12),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六至七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八至九段:举例证明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第十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十一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第十二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三、写作方法

⑴叙述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叙述为议论作论据。

⑵大雅似俗的语言风格。

⑶脉络清晰的结构。

⑷写作借鉴:平时应多积累,只要有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会写出好文章。

四、重难点导析

关于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分论点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同时作者文中指出,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时,应考虑的两个方面是规范化和大众化。

类文品读

是是非非说时髦

①时髦这个词含有多义性,时而指人的穿着打扮领先人时,时而指风尚的新颖别致,时而指某种做法出格越轨……亦褒亦贬似抑似扬,见仁见智,难以共识。

②时髦具有时间区位的特指性。比方50年代穿灯芯绒、劳动布衣服较为时髦,20年前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左邻右舍艳羡不已,视为时髦,谁家安装电话,将引起轰动效应……

③世上很难找到永远时髦的东西,因为人类总在不断地搜奇猎异,满足永远不满足的夙愿,推动社会的发展,时髦会不断继续下去。

④物质的时髦或精神的时髦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许多人不约而同灵感火花的集体进射,难以找出始作俑者,难以阻挡遏制。

⑤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之流竭力反对火车、电灯等时髦的玩意,螳螂挡车般成为历史笑柄,“老佛爷”是个极端的反面典型,不提也罢。

⑥时髦的事物改变人们的习惯,带来许多实惠与方便,比方拥有移动电话、私人轿车、别墅等等,不仅标志档次身份,也符合快节奏高效率的潮流。似乎没有什么人绝对地拒绝时髦,虽说有“酸葡萄效应”,那是因为自己条件不允许形成的心理反弹,讲究或享受时髦除了观念新之外,还要物质基础,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⑦总体来说,痴迷时髦的是年轻人,或者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人。而中老年人相对稳定,他们习惯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不大容易被时风左右,他们之所以接受冰箱、彩电、程控电话等等是出于实用而不是时髦。他们大宗的钱还是存人银行,利息再低也难改初衷。

⑧不是所有时髦的东西都是好的。尤其是一些天真幼稚的年轻人,他们追求表面的时髦比较多。拿美容来说,如果是演员、公关小姐等,由于职业需要,无可厚非,可是一些大学生、普通职工,也在头发、眉毛、眼睛、嘴唇、指甲上花费许多时间去包装,自以为时髦,却失去了本色个性。

⑨笔者曾在天津一辆中巴车上见到一位售票员小姐佩戴了八只不同款式的金戒指,人们叽叽咕咕,一方面羡慕她富裕,另一方面怀疑她神经有些毛病,我则担心她会招来杀身之祸。

⑩时髦一旦失去分寸,必然坠人庸俗的泥淖。那位拥有八只戒指的小姐,并不明白时髦的含义,究竟出于什么心态,值得专家学者们探讨。

⑾中国人毕竟是谨慎的,一面稳妥地接受时髦,一面又提防时髦的负面效应,极为艰苦地把握着分寸。

⑿时髦在中国是个热点问题,也是个纠缠不清的问题,你说时髦,他说怪异;你说潇洒,他说胡闹……是是非非,找不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顺其自然,听天由命而已。

⒀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你是哪种时髦,必须建立在诚实劳动、不侵害他人或国家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另外,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选自《中国青年报》)

1.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先     后     再     。

2.本文哪几段的内容照应了标题中的“是”字,哪几段的内容照应了“非”字?

3.分析第⑧段首句“不是所有时髦的东西都是好的”这句话的作用。

4.作者在论证“不是所有时髦的东西都是好的”这一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稍作解释。

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论点。

6.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髦?

(参考答案:1.“总——分——总” 2.第(2)~(7)段的内容跟“是”字相照应;第(8)~(10)段的内容跟“非”字相照应。 3.从结构上说,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说,这一句概括了文章第二个方面的观点——也有一些时髦是不好的。 4.举例论证。举了一位售票员小姐佩戴八只不同款式的金戒指的事例。 5.对“时髦”虽有多样的理解和追求,但是应以不损害他人、国家利益,不违背民俗国情为前提。 6.如:应冷静对待流行的时髦,用成熟的思想去判断,不能盲目地作时髦东西的追随者,盲目追求时髦只能迷失自我。)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4、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D.面山而居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ěi)不逊(xùn)B.瞥见(piē)畸形(qí)

C.诘责(jié)诲(huǐ)D.驿站(yì)托辞(cí)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

3.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____________顺序组织材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在上文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6.“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_________(谁)的看法,你能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看法吗?

7.“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8.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

9.概括文段大意。

(二)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0.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1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12.“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13.“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

1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

季羡林

我认识老舍先生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有一年暑假,我的同学李长之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中国人民苦斗了一百多年,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春天。我在当时所谓故都又会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圣陶老先生、吕叔湘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1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地道:

巍如山斗:

鼎尝一脔:

16.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17.从全文看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18.作者对老舍先生的思想感情怎样?

19.比较本文和《藤野先生》的异同。

20.看下面一段演讲词,邹韬奋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1936年10月19日,邹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只发表了一句话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