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资格证--客观题编题及答案

刘莉莉老师

教师资格证高中--客观题编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1.在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梳理文中重要的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 )。

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戚戚:忧愁、哀伤。

B.鱼鳖不可胜食也。——胜:尽、完。

C.宁需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D.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中间。

21.【答案】D。解析:D项,间:从小路。故本题选择D项。

22.在教学曹操的《短歌行》,老师让同学回顾和曹操有关的历史故事,感受曹操的聪慧,下列历史故事,与曹操有关的是( )。

A.望梅止渴 B.破釜沉舟 C.三顾茅庐 D.草木皆兵

22.【答案】A。解析:A项,该成语源于南朝宋的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其中描述了这样的故事:“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望梅止渴与其有关;B项,破釜沉舟出自秦末项羽起义军与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与项羽有关;C项,三顾茅庐是讲述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邀请其出山辅佐的故事;D项,草木皆兵出自东晋时期秦王苻坚率领大军与晋国之间进行的淝水之战。故本题选择A项。

23.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鲁迅作品语言的特点,推荐阅读其他杂文,下列合适的一项是( )。

A.《华盖集》《野草》 B.《朝花夕拾》《呐喊》

C.《坟》《华盖集续编》 D.《彷徨》《故事新编》

23.【答案】C。解析:A项,《野草》为散文诗集;B项,《朝花夕拾》是散文集;《呐喊》是小说集;D项,《彷徨》《故事新编》都是鲁迅的小说集。故本题选择C项。

24.课文《故都的秋》中写道故都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下列诗句与课文中秋的特点不同的是( )。

A.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B.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C.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

D.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小桃红·秋江》

24.【答案】B。解析:B项,写到望中的乡村,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黄”之色,树叶之红是浓密的,而黄则是稀疏的,浓淡相间,画境美丽。用笔疏淡,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故本题选择B项。

25.关于《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教学目标分析不正确的是( )。

知识与能力: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写作中有意识的学习和借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A.教学目标是对各自不同内容的表述,他们之间没有联系与交叉。

B.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设定有利于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从宏观上把握全文。

C.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是根据课标中所提出的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所学为所用。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定是为了从精神层面影响学生,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25.【答案】A。解析:A项,三维目标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各自有所侧重。故本题选择A项。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一、报考对象

(一)报考考生应符合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3.符合认定高校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已完成广西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1.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2.被撤销教师资格未满5年的。

3.被给予不得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处理且期限未满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人员,已经报名缴费的,报名无效;已经参加考试的,考试成绩无效。

二、免考条件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和理论考试免修免考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桂教师范〔2012〕12号)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免考相关课程。

(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在编在岗教学人员,申请高校教师资格可以免考高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四门课程。

(二)凡是在高等学校教育专业学科门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的人员,在校学习期间修学过《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注:以学生成绩登记表显示的课程名称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为准),并考试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免考《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如果在“教育学”“心理学”前面没有冠以“高等教育”四字的,则不属于免考范围。

符合免考条件的考生无需办理免考手续,也无需通过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报名系统)注册报名,如已报名且缴费,则视为考生自愿参加此项考试,所缴纳的考试费一律不予退还。考生如对自身是否符合免考条件有疑问的,请咨询所在单位人事部门。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考点整理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激起学习动机,教会学习的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道德人格品质发展等方面。也就是在材料题中教师两方面的做法都可以体现这一点。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即要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标准,应该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这一点在材料中的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处理教材的。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主动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一点在材料当中的体现关键是教师怎么处理实际教学问题的。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应走出学校,走出课堂,为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做出贡献。

2.教师行为转变(这一方面在材料中比较容易对应)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采取容错教育、赏识教育。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的本质就在于引导,即不直接把要教的内容告诉学生,而是采取一些方法使学生自己得出。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师应在教学的进程中进行教学反思,这也是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程强调综合,这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应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