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图;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渎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二、读“三哭”.感悟真情。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学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
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三、品语句,升华情感。
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四、归整体,理清层次。
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五、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
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案3
教学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朦胧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继续开展浓浓乡情的活动。
难点:
1.理解梅花魂中的魂的含义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赞美梅花、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设计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2.把重点句制成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诵读导入,激情启思
1引导学生诵读关于梅花的古诗(配上《梅花三弄》音乐)。
2交流:听了大家的朗诵,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3是呀,梅花,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颂。“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坚。”在老华侨的心里,梅花,又是什么呢?
4出示课题《梅花魂》,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诵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三、对比朗读,感悟情怀
1指名读第一段,谈感受。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师:读着“朵朵冷艳、缕缕幽芳”,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梅花?能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朗读体会,边读边想,读出梅花的冷艳与幽芳,感受梅花的清高品格。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回忆了外祖父几件事,哪几件与梅花有关,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是学生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
3读最后一段,谈谈读后感受。
(1)对比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2)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
(3)全班交流,感悟外祖父和梅花的关系,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四、留置问题,布置作业
1小结
2抄写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3收集热爱祖国的词句、诗文、歌曲,以及具有梅花一样气节的中国人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认读词语,谈话导入
二、潜心会文,感悟“梅花魂”
1再读课文,你觉得那几件事写出了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独处体会和感受。
2从你们的神情中,从你们的朗读里,我分明感受到你们的那份感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梅花,走进外祖父的心灵深处把!
【一字一句总关情。引导关注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反复品读,感受文字的灵性,提升人文素养。】
3品读第三段,感受惜梅之情。
重点指导: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②你们认为,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在外祖父的心中,古玩可以碰得,“唯独书房里的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是一份多么深情的爱梅之情啊!请你独处外祖父的这份“唯独”,这份“分外爱惜”!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呢?”
①看到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你是不是与莺儿一样觉得又害怕又奇怪?为什么?
②文字是有灵性的。你仔细读读,细细品品,这一字字,一句句,一个个标点,不都在向你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吗?你听到它在诉说着什么吗?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话语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一处标点来谈你的独特感受。
学生朗读体会。
4紧扣三个“!”,体悟“赞梅”之意。
(1)品读13自然段:
①面对这么小的孩子无意过错,一顿训斥,让我们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还有哪段话也写出了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相继引出13段)
②细细品味12、13段,看梅花有什么稀罕的。
③你能联系生活和课外阅读来谈谈梅花的稀罕吗?
④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你还能用哪些好词、佳句、诗文来赞美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
【拓宽语文的学习空间,架起课堂与课外的桥梁,引导学生把平时的积累灵活的运用道具体的语境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理解?
朗读体会,读出赞美、感叹的语气。
⑤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还仅仅是梅花吗?你又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相机理解“秉性”。
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新的理解?
⑥外祖父嘱咐莺儿好好保存墨梅图,用意何在?
⑦引发思辨:既然外祖父对墨梅图那么喜爱,为什么还要赠给莺儿带回祖国去呢?你能从中悟出“魂”的真正含义吗?
【在教学“离别赠图”时,以三个感叹号为抓手,采用“自学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方法,紧扣“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
(2)朗读体会:让我们饱含深情,在读这两段吧。
三、品味“三哭”,感悟“爱国心”
过渡:在莺儿的心中,外祖父还有一些让她无法理解的行为呢!你们发现了吗?请大家在默读课文,看看外祖父还有哪些怪举动。
1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1)读第2段,谈谈自己对这些唐诗宋词的理解。
(2)字字思乡,句句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的那份思乡的情弦呢!外祖父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莺儿到的不懂什么呢?
(3)你们懂外祖父的心思吗?请你告诉年幼的莺儿,为什么外祖父常常教她读唐诗宋词,还经常落泪呢!
(4)朗读体会。
2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1)师朗读第4—11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交流理解:如果你是莺儿,你看到这情景,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你理解外祖父的哭吗?
(4)是呀,看到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的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呀!读出那份痛楚吧!
(5)朗读体会感情。
3送别情人,思归难归。
(1)自由朗读第14、15段。
(2)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品悟“血”色梅花。
①外祖父把他最喜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
(腊梅有黄色的,粉红色的,雪白的。)
②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播放录音)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所有人的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③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一起诵读第1段和最后一段)
④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前后呼应,首尾连贯,对比朗读,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 理解“梅花魂”。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说说“魂”字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梅花芬芳吐艳的绚烂世界,音乐与画面的感染,让学生心灵为之动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
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词落泪;2、爱惜墨梅图;3、痛哭不能回;4、送“我”墨梅图;5、又赠梅花绢。
【学生通过默读思考,找出写外祖父的五件事,把握课文大意,在讨论交流中初悟情感,培养了学生的默读能力与概括能力。】
四、精读重点段,理解“梅花魂”
1、课文所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梅花魂”?(第四件)
2、学生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3、结合问题反复读文,思考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4、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预设:
①从哪儿看出墨梅图是外公最宝贵的画?他为什么爱惜墨梅图?抓住外公的动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语言“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外公对古董和墨梅图的不同态度等三方面来体会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
②外公为什么爱梅花?
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学生找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看法,理解梅花精神。读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③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学生读课文,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联系外祖父谈谈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④外祖父为什么送“我”墨梅图?(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
5、你还从哪儿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送梅花手绢。)
小结: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不仅仅是花,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祖国的象征,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魂!外祖父在爱梅、送梅、赞梅、喻梅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情。这就是梅花魂的内涵。
6、配乐朗读第13自然段,读出对梅花的赞美,对祖国的眷念,对莺儿的希望。
【直奔中心,理解“梅花魂”,引导学生就重点段质疑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特别是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梅花的品格,体会到了外祖父的思乡爱国情,真正做到了读中悟情,以读表情!】
五、研读三次哭,品味爱国情
1、再读全文,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这种情感?学生画句子,朗读体会。
2、全班品读,交流三次落泪。
①教读诗词落泪。通过朗读指导读懂三句诗,体会思乡情。
②不能回国而哭。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外公的伤心。
③送别泪眼朦胧。抓住外公外貌、神态体会思归不得归的愁苦。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走进了文本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于读中感悟到了外祖父那浓浓的思乡情和一颗高尚的爱国心。】
六、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1、齐读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2、梅花魂到底是什么魂?(回顾全文,完成板书)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外公的话不仅印在莺儿心上,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
3、拓展
①小练笔:写一篇《__赞》,用上的写作方法。
②课外积累思乡的诗词。
【学生自读首尾段,体会写法及好处,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特别是课外拓展中设计的小练笔,更将读与写有机地渗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双赢”。】
4、作业设计
①抄写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写出自己的感言。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案5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撩”、“眷”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策略与方法: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加强朗读训练;课后拓展延伸。
课前准备: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全班齐背古诗《梅花》。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知识。
师:“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文本 。
二、初读课文,扫出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
3、讨论、交流。
第一件事: 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 : 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 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 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 : 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四、小组合作、品读课文、交流评析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如果你有感受,就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把感受传递给别人。
3、谁愿意把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理解"清白""玷污"
b、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
b、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C、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5)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6)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7)“小时候,外祖父常常叫我被唐诗宋词,每逢念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外祖父总会落下泪来。
体会:
a、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b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师小结: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五、感情朗读。
六、延伸拓展
教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小学生写给学校的演讲稿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年度工作计划五篇
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计算机系实习生工作总结报告大全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新编范文五篇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模板
份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五篇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名师教案样本
太阳是大家的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
地球的清洁工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及教案
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板
古诗词复习练习必备最新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授课教案样板五篇
三年级下册新编语文复习教案五篇
1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必看
人教版语文年度教学反思模板